超聲乳化術在白內障臨床治療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觀察和分析超聲乳化術在白內障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3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白內障患者為實驗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使用小切口囊外摘除術治療疾病癥狀,實驗組患者采用超聲乳化術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結果:通過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間的治療總有效率,實驗組為95%,而對照組僅為67.5%,實驗組的患者具有明顯優勢,差異結果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超聲乳化術治療白內障患者的臨床醫療效果顯著,在我國醫院今后的白內障臨床治療過程中值得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 超聲乳化術;白內障;臨床治療
【中圖分類號】R779.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245-01
白內障是我國首位可能致盲的眼科疾病,該疾病發病特征明顯、病癥危害性巨大,在我國臨床診療領域屬于多年來一直難以有效攻克的難題[1]。隨著我國醫療手段與醫療服務設備的不斷優化創新,有效提高了臨床治療白內障疾病的醫療效果。而在白內障臨床治療中白內障超聲乳化術是常用微創手術,具有術后恢復快、手術時間短等多種優勢,是一種治療效率較高的可行性辦法。本文主要對超聲乳化術治療白內障患者的臨床醫療效果進行探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3月至年12月收治的80例白內障患者為實驗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患者例數相同,各40例。對照組中女性患者例數為25例,男性患者例數為15例,年齡在45-76歲范圍內,平均年齡為(64.26±3.71)歲;實驗組中女性患者為12例,男性患者例數為28例,年齡在45-75歲范圍內,平均年齡為(62.54±4.15)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80例患者資料均取得所有患者家屬以及倫理委員會的同意與批準,均符合白內障超聲乳化術的臨床治療標準。
1.2 方法 術前3d,兩組患者均給予抗生素眼藥水,且均在I期將人工晶體植人。對照組:對照組40例白內障患者需要接受小切口囊外摘除術進行治療,患者使用2%利多卡因進行麻醉,待麻醉生效后,懸吊直肌,沿角結膜緣剪開結膜,以彎隆作中心從11一1點之間進行結膜瓣,并在距離患者角膜緣15mm位置開一鞏膜隧道,長度5mm,內口處在患者角膜緣內部1一2mm處分離結膜下組織,燒灼止血,用安全刀片于角膜緣后1毫米處,稍向前傾斜進入前房,注人粘彈劑,連續環形撕囊,擴大切口大致約120度范圍,然后左手用鑷子下壓12點位切口后唇,娩出晶體,均勻縫合切口5針,從縫線間隙伸人注吸器,將患者前房和囊袋內的殘留皮質吸盡,囊袋內注人粘彈劑,拆除上面3根縫線,植入人工晶體,再縫合切口,調位鉤調正人工晶體,抽吸前房及囊袋內粘彈劑至清,撤出上直肌懸吊線,縫合結膜切口。利用水晶套出核進行劈核后,再取出,在人工晶體植入后,患者前房恢復,對患者進行嚴密查看,并在患者結膜下進行慶大霉素或者是地塞米松的注射,患者在術后ld就打開眼罩,給予地塞米松眼液、抗生素等進行治療。
實驗組:實驗組40白內障患者采用超聲乳化術進行治療。進行手術時,在術眼角膜或鞏膜的小切口處伸入超乳探頭將渾濁的晶狀體和皮質擊碎為乳糜狀后,借助抽吸灌注系統將乳糜狀物吸出,同時保持前房充盈,注人粘彈劑,保護角膜內皮及后囊膜,前房內劈開晶體并分塊取出,吸盡皮質,囊袋內注入粘彈劑,植入人工晶體,調位鉤調正人工晶體,抽吸前房及囊袋內粘彈劑至清,下拉結膜瓣,燒灼結膜關閉切口。結膜囊內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利用敷料對患者單眼進行遮蓋。
1.3 觀察指標 顯效:白內障癥狀基本消失,療效指數>95%;有效:白內障癥狀體征有所減輕,療效指數>60%;無效:白內障癥狀體征無減,輕療效指數<30%;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加上有效率。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文本數據分析與處理,用%表示計數資料,臨床療效比較用等級資料的規范檢驗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 根據實驗組與對照組白內障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進行判定,兩組患者經過臨床治療后,疾病恢復情況良好,實驗組患者及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分別為95%、67.5%,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人類的眼睛會逐漸老化,在晶狀體出現渾濁后, 就會阻礙眼內光線的進人,因此,晶狀體透明度降低對人類視力的影響在臨床中就被稱為白內障。
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治療中的白內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術已逐漸淘汰,超聲乳化術得到廣泛的應用,成為我國白內障臨床治療的首選方法,而且超聲乳化術治療在我國臨床醫療中的應用效果顯著,逐漸成為我國治療白內障疾病的主流技術。本研究結果顯示,超聲乳化術是在現代白內障囊外摘除術的基礎上進行優化與創新后的全新治療方法,這種手術治療方法的實踐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治療各種白內障疾病,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康復效果較好[2]。
在本次探究過程中,選取我院2018年3月至年12月收治的80例白內障患者為實驗對象,對照組患者使用小切口囊外摘除術治療疾病癥狀,實驗組患者采用超聲乳化術進行治療,通過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間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實驗組為95%,而對照組僅為67.5%,實驗組的患者具有明顯優勢,差異結果顯著(P< 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與牛麗君[3]等人的探究結果保持一致。
綜上所述,超聲乳化術在老年性白內障患者臨床治療中的使用不僅能夠有利于患者術后視力的恢復,對患者角膜內皮的損傷較小,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視力,臨床醫療效果顯著,在我國醫院今后的白內障臨床治療過程中值得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勾健媛,李勇亮,趙莉,等維生素A棕櫚酸酯凝膠治療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術后干眼的療效觀察[J].醫學綜述,2013,19(10):1893-1895.
[2] 牛紅梅,彭光耀.重組hEGF 治療糖尿病合并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干眼癥臨床療效[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4,35(3):129-132
[3] 牛麗君.重組hEGF 凝膠聯合谷胱甘肽滴眼液治療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干眼癥的療效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48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