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白內障閉角型青光眼患者行超聲乳化及青光眼白內障聯合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手術治療方案對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自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的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共8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41例。對照組采用青光眼白內障聯合手術方法,而試驗組采用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房角分離術方法,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眼壓值、矯正視力和眼房角開放度。結果:試驗組治療后的矯正視力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治療后的眼壓值和眼房角開放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房角分離術可明顯改善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的視功能,控制其眼壓值,促進患者創口的恢復,值得臨床推行。
【關鍵詞】急性
【中圖分類號】R54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1
青光眼為以視力下降為特征的一類進行性眼部疾病,白內障為由于代謝、遺傳等多種因素導致晶狀體發生變性混濁的疾病,兩者均為臨床常見的致盲性病變。白內障患者的晶狀體病變會壓迫虹膜發生移位,降低前房角的寬度,阻礙房水的引流,因此易于合并閉角型青光眼[1]。目前,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通常采用手術治療,但是具體選取的手術方式以及兩種手術的時間均存在一定的爭議。因此,為了分析不同手術治療方案對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的影響,本文選取我院自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的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具體研究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的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共82例,納入標準如下:①確診為閉角型青光眼[2],且既往無眼部術史者;②符合手術治療的指征;③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如下:①由于視神經障礙引發的視力下降者;②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41例。其中,在試驗組中男25例,女16例;年齡為40-78歲,平均為(67.21±6.33)歲。在對照組中男24例,女17例;年齡為43-79歲,平均為(68.04±7.10)歲。兩組患者之間的基本資料沒有統計學方面的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青光眼白內障聯合手術方法,在術前用藥調節患者的眼壓值為21mmHg左右,并在0.5h前滴加適量復方托品酰胺眼液散瞳處理,消毒后使用濃度為0.75%的布吡卡因與濃度為2%的利多卡因麻醉處理,排放房水并注入粘彈劑,從患者的顳側角膜切口位置置入人工晶狀體,采用抽吸系統去除粘彈劑并縮瞳處理,自鞏膜瓣下方去除小梁,最后對虹膜組織進行復位。而試驗組采用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房角分離術方法,具體手術方法如下。首先給予眼部表面麻醉,自患者的眼部上方顳側透明角膜處行長度為3.2 mm的切口,再使注入粘彈劑后作環形撕囊,其直徑約為5 mm,并將平衡液注入患者的皮質與前囊下方,選取能量超聲和機械乳化并吸除晶狀體的皮質,自顳側角膜置入人工晶狀體,于房角部位注入粘彈劑,接受鈍性分離操作。然后切去小梁組織約1mm×2mm及周邊虹膜層??p合并在手術結束前包敷傷口。兩組術后均給予相同的抗感染處理。
1.3 觀察指標 分別測定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眼壓值、矯正視力和眼房角開放度。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的數據都用統計學軟件 SPSS25.0 處理,眼壓值等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的形式描述,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 t 檢驗,若P<0.05表示存在顯著的差異。
2 結果
試驗組治療后的矯正視力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治療后的眼壓值和眼房角開放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3 討論
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同單純閉角型青光眼相比,前者的病情相對偏重,臨床治療難度較高,嚴重損害人們的視功能,若沒有及時采取合理的治療方法則可能會導致終身性失明,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3]。以往臨床中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多采用分步手術,間隔一段時間分別實施兩種術式,但是該術式會對患者組織產生反復損傷,影響患者創口的愈合,導致多種并發癥。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有研究者指出可采用一次手術方式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簡化了手術流程,但是該術式的具體療效尚未明確。本研究的結果中,試驗組治療后的矯正視力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治療后的眼壓值和眼房角開放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知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房角分離術可明顯改善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的視功能,控制其眼壓值,促進患者創口的恢復。何金凌[4]的文獻研究中也發現,超聲乳化聯合房角分離術可用于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的治療中,有助于患者視力的改善,且可降低感染率,這與本研究一致。超聲乳化聯合房角分離術能夠改善患者眼部前房的深度和房角結構,促使虹膜距小梁組織的距離增大,改善小梁功能,從而促進眼壓的恢復[5]。然而,在臨床應用時需注意,若患者術前眼壓值未調控在適當范圍內或其伴有結膜充血則不可采用該術式。
綜上所述,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房角分離術可明顯改善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的視功能,控制其眼壓值,促進患者創口的恢復,值得臨床推行。
參考文獻
蘆曉磊,包煜芝,范凌志,周煜煒,施繼光.黔江區基層醫院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篩查與預防[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35):64-66.
邵毅.青光眼診斷與治療規范——2017年英國專家共識解讀[J].眼科新進展,2018,38(11):1001-1004.
任麗麗.青光眼患者心理彈性與負性情緒及視覺相關生活質量的相關[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8,26(10):1469-1472.
何金凌.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臨床觀察[J].黑龍江醫藥,2018,31(06):1369-1371.
林虓.青光眼合并白內障60例不同手術方式的治療效果比較[J].福建醫藥雜志,2018,40(06):75-7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39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