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固定正畸對骨性Ⅱ類患者后牙合平面及上牙軸傾斜度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骨性II類患者后牙合平面和上牙軸傾斜度受到固定正畸治療的影響情況。方法:2016年至2018年我院對13例骨性II類高角度正畸治療患者進行分析研究,共4例男性和9例女性患者,拔除4顆雙尖牙進行矯治,對患者進行X線測量,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經過治療后,患者的磨牙為中性關系,前牙覆蓋正常,醫生患者對矯治的效果均表示了滿意,治療周期為26至32個月不等。結論:骨性II 類高角度患者接受固定矯治后,牙合平面陡度下降,上頜牙軸中心靠攏平行,整體治療效果理想。
【關鍵詞】 骨性Ⅱ類錯牙合畸形;高角;牙合平面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033-02
在Fushima等[1]提出了雙牙合平面的概念之后,有很多的學者對后牙合平面傾斜度給予了關注,因和頜骨發育,下頜伸展,錯牙合等類型的治療效果有關。骨性II類高角患者下頜小,后縮,后牙合平面比較陡,正畸治療難度很大。臨床中對其研究也比較少。骨性II類高角錯牙合畸形患者的骨骼生長類型比較特殊,臨床中不管使用何種治療方式,都有很大的難度。過去的這類治療研究不多,主要是對下頜平面和側貌進行評價,對牙合面平面的變化情況沒有給予過多的關注。近年的研究顯示牙合平面和頜骨發育、下頜前伸有很大的關系。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2016年至2018年我院的13例患者來分析,共有9例女性患者和4例男性患者,最小16歲,最大24歲。所選病例均符合以下條件:①骨性Ⅱ類錯牙合,即ANB角>5°;②垂直高角型,即MP-FH角>35°;③恒牙列,磨牙關系為遠中關系;④矯治前牙列完整無缺損,第三恒磨牙除外。
1.2 方法 每例患者均拔除4顆雙尖牙,采用直絲弓矯治技術進行矯治,均使用橫腭桿,部分病例配合使用微種植釘支抗。矯治前后均拍攝頭顱側位定位片。測量工作由筆者在一段集中連續的時間段內獨立完成,每一測量項目均測量兩次,取其平均值。
1.3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 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治療后,患者的磨牙為中性關系,前牙覆蓋正常,醫生患者對矯治的效果均表示了滿意,治療周期為26至32個月不等。
3 討論
研究顯示,II類錯牙合患者和正常人相比,顱頜面的垂直方向有所不同。上頜和顱底的位置固定,頜是順時針旋轉[2]。骨性II類高角錯牙合畸形患者的骨骼生長類型比較特殊,臨床中不管使用何種治療方式,都有很大的難度。過去的這類治療研究不多,主要是對下頜平面和側貌進行評價,對牙合面平面的變化情況沒有給予過多的關注。近年的研究顯示牙合平面和頜骨發育、下頜前伸有很大的關系[1,3-4]。
此次研究的男性患者都超過了18歲,治療前患者的后牙合平面陡峭。拔牙進行掩飾矯治,后牙合平面減小,治療前后存在統計學差異性,數值比正常牙合人群要大[5]。有研究顯示,治療的時候,有效的減小后牙合平面傾斜度,可以獲得較好的下頜前移效果[6]。此次研究中,FX在治療后沒有統計學差異性,正畸治療沒有影響下頜骨生長和位移,下頜前移的效果對生長階段的青少年更加合適;而且,此次研究治療時,沒有刻意的進行后牙合平面控制和重建,有意識進行壓低和伸長可以控制上后牙伸長,所以此次研究沒有出現下頜順時針旋轉的病例。此次研究中經過治療后,患者的磨牙為中性關系,前牙覆蓋正常,醫生患者對矯治的效果均表示了滿意,治療周期為26至32個月不等。
為患者進行下頜后縮治療時,將上頜磨牙伸長,迫使下頜前伸,磨牙生長可以促進P-OP整平,更好的建立咬合關系,穩定下頜位置。說明骨性II類高角度患者接受治療的時候,壓低下頜磨牙,調整P-OP可以促進錯牙合畸形的治療效果提升。所以,在對骨性II類錯牙合畸形矯治的模式也需要調整,這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分析。
參考文獻
[1] Fushima K,Kitamura Y,Mita H,et al. Significance of the cant of the posterior occlusal plane in Class Ⅱ division 1 malocclusions[J].Eur J Orthod,1996,18 (1):27-40.
[2] 袁峰,段銀鐘,馬曉萍,等.安氏Ⅱ類患者顱頜面形態的主成分分析[J].口腔醫學研究,2006,22(3):307-308.
[3] 葉瑞,王晟,裴姣,等.牙合平面與下頜矢狀向位置關系的X線頭影測量研究[J].華西口腔醫學雜,2012,30(6):610-614.
[4] Tanaka EM,Sato S.Longitudinal alteration of the occlusal plane and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dentoskeletal frames during growth[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8,l34(5):602.
[5] 賈秀,張曄,王培軍,等.哈爾濱市正常牙合人群前后牙合平面數據的建立及其與牙、骨骼的相關性分析[J].口腔醫學研究,2009,25(2):213-216.
[6] 弓國梁,林新平.后牙合平面對青少年骨性Ⅱ類矯治效果影響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3,54(12):18-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52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