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依賴患者與精神分裂癥患者人格特征比較分析和護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觀察酒依賴患者與精神分裂癥患者人格特征比較分析和護理療效。方法: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35例酒依賴患者(即為酒依賴組)與4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即為精神分裂組)為本次研究對象,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MMPI)得分變化情況。結果:酒依賴組MMPI量表中L項得分明顯高于精神分裂組,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MMPI量表得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數據差異明顯P<0.O5。結論: 酒依賴患者有高度掩飾性格傾向,護理干預后酒依賴患者與精神分裂癥患者癥狀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關鍵詞】酒依賴;精神分裂癥;人格特征;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1
近些年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和居民生活壓力的提高,酒依賴患者與精神分裂癥患者發病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酒依賴患者與精神分裂癥均屬于臨床較為常見的精神系統疾病,人格特征存在一定的差異[1]。本次研究比較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35例酒依賴患者與4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干預前后MMPI量表得分變化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酒依賴組35例患者中男(18例)女(17例)比例為18:17,年齡在21~57歲,中位年齡為(33.12±1.12)歲,病史在3個月至5年,平均病程(2.14±0.12)年。精神分裂組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比例為11:9,年齡在22~54歲,中位年齡為(33.15±1.14)歲,病史在3個月至5年,平均病程(2.11±0.11)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1.2病例選擇標準
本次研究過經醫院倫理會同意,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入院后結合患者臨床癥狀均符合酒依賴、精神分裂癥臨床診斷標準。排除標準:(1)排除合并語言交流障礙患者。(2)排除合并意識障礙以及認知障礙患者。
1.3 方法 參與本次研究的酒依賴組患者與精神分裂組患者入院后均行MMPI檢測,MMPI檢測包括4個效度量表,其中Q(疑問量表,得分超過30分表示不可信)、L(說謊量表,得分超過10分表示不可信),F(詐病量表,得分超過20分表示不可信)、K(矯正量表,得分超過20分表示隱瞞或防衛)。10個臨床量表,其中Hs(疑?。(抑郁)、Hy(癔?。?、Pd(精神病態)、Mf(男性化-女性化)、Pa(妄想狂)、Pt(精神衰弱)、Sc(精神分裂)、Ma(輕躁狂)、Si(社會內向)。酒依賴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循醫囑給予常規基礎護理以及對癥治療的同時密切監測患者情緒,以避免患者住院過程中發生意外事件,待患者病情穩定后給予患者認知功能糾正以及健康教育,幫助患者重新樹立戰勝疾病的自信心。精神分裂組患者護理人員可通過示范、模擬的方式增強患者日常生活方面動性訓練。
1.4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MMPI檢測各項得分變化情況。
1.5 統計學處理 選擇SPSS21.0統計軟件包,各計量數據以()的形式表示,統計學方法采用兩樣本均數間t 檢驗, 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MMPI檢測各項得分變化情況,具體情況(見表1),酒依賴組L得分明顯高于精神分裂組,護理干預后酒依賴組與精神分裂組各項得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3 討論
本次研究顯示酒依賴患者與精神分裂癥患者MMPI測驗人格特征模式中除“L”項,護理干預前不存在明顯差異,由此可見,酒依賴患者與精神分裂患者均呈不成熟、情緒不穩等人格特征,除此之外,對外界社會的刺激較為敏感,性格偏執,伴有不同程度幻覺、妄想癥狀[2]。結合酒依賴患者與精神分裂癥患者在臨床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應密切關注患者情緒變化,在健康教育及認知功能提升的基礎上逐年提升患者社會適應能力[3]。酒依賴病人患者與分裂癥患者相比,具有高度掩飾傾向,為喝酒不惜手段,因此對于酒依賴癥患者在臨床護理中應著重向患者強調戒酒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張廷福.酒依賴患者與精神分裂癥患者人格特征比較分析和護理[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10):241.
楊玉榮,李慶梅,胡永山等.護理干預對預防酒依賴患者復飲的效果[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3):146-149.
侯素花.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施行心理行為護理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9):26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39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