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和無抽搐電休克(MECT)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采用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與無抽搐電休克的臨床療效。方法:此次研究樣本從本院神經分裂患者中選取100例,研究時間從2018年3月開始,截至2019年3月,將治療方式作為分組依據,實驗組患者采用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結果:統計數據分析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研究得知,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均較高,兩組對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統計數據分析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研究得知,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兩組對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通過此次研究得知,在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采用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與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均能取得顯著療效,其中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安全性較好。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無抽搐電休克;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4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01
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患者常見癥狀為幻聽,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了較大的影響。而在臨床治療中尚不存在顯著療效的治療方式,根據實踐研究得知,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與無抽搐電休克兩種治療方法能取得顯著療效,其中在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過程中,主要是通過一種脈沖磁場對患者大腦中樞神經進行作用,從而對患者神經細胞進行有效的調節,而無抽搐電休克也能對患者幻聽癥狀進行明顯的改善,本次研究特對本院精神分裂癥患者采用不同治療方案,探究其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樣本為本院精神分裂癥患者,例數選取100例。研究時間從2018年3月開始,截至2019年3月,將100例患者依據治療方法分為兩組,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50例患者中,男性例數為27,女性例數為23,患者年齡在31-72歲之間,年齡平均值為(47.2±1.1)歲;實驗組50例患者中,男性例數為20,女性例數為30,患者年齡在33-72之間,年齡平均值為(49.1±2.2)歲,此次研究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與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對本次研究沒有影響。
1.2 方法 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采用磁刺激治療儀,將運動閥值設置為100%,將MT值設置為最小值,在患者左側顳頂葉作為治療部位,緊貼患者頭皮將線圈進行防治,在治療過程中將線圈位置與患者頭部形成一個45°的夾角,讓線圈盡量貼近頭皮,采用1Hz的低頻刺激,治療時間為15min,刺激時間為10s,每次間歇時間為2s,每周進行5次治療。無抽搐電休克,在治療當前禁止患者攝入任何食物與十分,將大小便排空,在進入手術室后,對患者靜脈通道進行開放,然后接上電極與腦電波監測,首次治療的電荷量百分比設置在患者年齡-5,然后再根據患者臨床情況增加電荷量,增加大約到5%到10%之間,每周進行3次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②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研究。計量資料采用 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以檢驗,相關性采用Pearson分析法,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2.2 不良反應 統計數據分析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實驗組患者中,出現不良反應例數為2例,發生率為4.0%,對照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患者15例,發生率為30.0%,研究得知,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兩組對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無抽搐電休克治療主要是在患者麻醉的狀態下采用肌松藥物治療,然后在通過脈沖電流的方式對其進行刺激,讓患者大腦皮層出現廣泛性放電,從而使得患者的腦細胞出現生理變化[1],讓患者精神分裂癥狀明顯得到控制,而相對于傳統治療方式而言,這種治療方法的效果明顯更好,但是在患者治療完成后容易出現頭痛、肌痛、惡心等不良癥狀,甚至出現記憶障礙,但是這些癥狀會在患者短時間內便消失,但是通過實踐證明[2],部分患者需要數月后才能恢復。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則是直接在患者中樞神經內進行作用,然后在通過電流的調節來對患者神經生理活動刺激程度進行調整,能夠達到抑制與興奮患者大腦神經的作用,術后不良反應較少[3]。
在本次研究中,統計數據分析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研究得知,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均較高,兩組對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統計數據分析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研究得知,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兩組對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綜上所述,通過此次研究得知,在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采用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與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均能取得顯著療效,其中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安全性較好。
參考文獻
叢偉東, 鄭明堅, 鄒小芳, et al.無抽搐電休克與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頑固性幻聽的臨床對照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5(26):3903-3905.
蒲麗, 向波, 梁雪梅, et al.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與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及白質完整性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 2017(19):92-96.
趙靜囡, 劉玉路, 李洋, et al.重復經顱磁刺激與改良無抽搐電休克治療首發抑郁癥起效時間的隨機對照試驗[J].當代醫學, 2017(30):109-1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41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