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氯吡格雷在不穩定型心絞痛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觀察氯吡格雷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治療效果。方法:收集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共90例,根據患者入院日期的單雙號數分為45例對照組和45例觀察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使用氯吡格雷,將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進行觀察和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3個月內的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半年內的心肌梗死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均<0.05。結論:氯吡格雷對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具有很好效果,可以在臨床實踐中應用。
  【關鍵詞】氯吡格雷;不穩定型心絞痛;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01
  不穩定型心絞痛,是一種急性冠脈綜合征,其介于急性心肌梗死與穩定型心絞痛之間,該病既可發展為急性心肌梗死,導致病情加重,甚至發生猝死,同時病情也可逆轉,變為穩定型心絞痛 。由于不穩定性心絞痛發病較為突然,病程進展迅速.為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這種疾病若是不能有效、及時的予以治療,將會直接導致患者死亡。目前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主要藥物是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但近幾年來,我們在臨床實驗中加入氯吡格雷對患者進行治療,也取得一定成效,現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進行治療,兩組各占45例。均通過臨床癥狀、影像學檢查確診,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的心血管病學相關診斷標準 。臨床表現主要是胸部放射性疼痛、靜息型心絞痛等,并伴有心悸、胸悶、出汗等癥狀。排除心肝腎功能不全、免疫系統疾病及妊娠期患者,均知情同意。其中觀察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48—78歲,平均(60.21±3.43)歲。對照組男性患者2l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46—79歲,平均(61.10±3.54)歲。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所有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其他方面資料均未出現明顯差異(P>O.05),因此。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西藥進行常規治療,100mg阿司匹林口服,1日1次,結合低分子肝素鈉進行抗凝治療、冠心病常規治療、抗血小板治療。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加入氯吡格雷展開治療,1次/d,每次75mg,治療時間持續4周。在這一過程中,對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做詳細記錄,包括發病頻率、癥狀持續時間、血小板計數、肝腎功能、動態心電圖對比等等 。
  1.3 觀察指標 掌握兩組患者用藥后心絞痛的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并密切注意用藥中兩組不良反應情況。對兩組治療方法的臨床治療療效進行評價,主要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指患者心絞痛的癥狀消失或者發作的次數減少到原發作次數的20%,心電圖缺血的情況恢復正常;有效指患者發生心絞痛的次數減少為原發作次數的20%~50%,心電圖ST段沒有恢復正常的水平;無效指患者治療之后沒有出現好轉甚至出現病情加重現象。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得數據均經由SPSS19.0軟件包進行檢驗,計數資料表示為[n(%)],利用對其加以檢驗,若兩組患者的數據經對比后P<0.05,表示差異存在明顯的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總有效率對比 通過對研究結果進行統計和觀察發現,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患者復發率和心肌梗死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3個月內的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半年內的心肌梗死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3 討論
  不穩定性心絞痛主要是介于穩定性心絞痛與急性心肌梗死之間的一種潛在危險較為嚴重的疾病。患者若未能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患者極易患上急性心梗或心源性猝死等,機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均受到嚴重影響。相關的研究發現,不穩定型心絞痛是在冠脈阻塞后出現的急性加重,大約有33.8%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缺血區血管當中存在導致閉塞的血栓。也就是說,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發生與患者體內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破裂有著密切的關系。
  阿司匹林是臨床上常用的解熱鎮痛類藥物,臨床上應用時間較長,其主要通過抑制血小板前列腺素環氧酶來抑制血栓烷A2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所以在臨床上可用于治療心絞痛。但是,阿司匹林對于患者機體內已經激活的血小板并無明顯作用,且部分患者在治療中出現阿司匹林抵抗現象,治療效果難以得到保證。氯吡格雷是二磷酸腺苷受體的一種拮抗劑,通過對血小板膜表面受體的抑制作用,阻止了血小板表面的糖蛋白和纖維蛋白原的結合?;颊叻寐冗粮窭字?,血小板受體及相應的ADP復合物會受到選擇性抑制,患者機體內部的血小板血清素釋放會受到較強抑制。氯吡格雷進入到人體之后能夠迅速被吸收讓血漿藥物的濃度在短期之內達到峰值,氯吡格雷生物的利用率較高,提高了蛋白的結合率,藥物治療5d左右即可讓患者達到穩態。與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可降低心肌缺血性事件的發生率。
  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采用了氯吡格雷的治療方式。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3個月內的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半年內的心肌梗死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相關的研究發現,使用氯吡格雷進行治療的患者中,發生心絞痛的幾率比使用常規治療的患者低,而且患者的耐受更好;此外在不良反應方面,使用氯吡格雷進行治療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其胃腸道的安全性更高,骨髓的毒性更低。
  綜上所述,在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治療中,氯吡格雷在確?;颊咧委熜Ч耐瑫r,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加速患者康復進程,值得在臨床中應用。
  參考文獻
  高美華,崔月麗,呂嬋,等.不同年齡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臨床特點的調查分析[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3,22(2):160-163.
  王榮國.氯吡格雷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1:1631-1632.
  肖向陽,李林.氫氯吡格雷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120例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6):139-14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41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