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方法 89例心肌梗死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45例)與對照組(44例)。觀察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 對照組患者給予單一阿司匹林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結果 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3.3%, 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7.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心肌梗死效果確切, 且用藥安全性高, 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的嚴重病變類型, 是因患者冠狀動脈出現病變后致使冠狀動脈封閉, 從而使患者體內的血供發生突發性減少或中斷, 導致心肌缺血或心肌損傷的發生。心肌梗死具有發病急、病情發展快、死亡率高等特點[1], 臨床以劇烈疼痛、發熱為主要表現, 患者一旦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則會出現死亡, 因此提高心肌梗死的療效具有重要臨床意義。目前臨床治療心肌梗死以藥物為主, 阿司匹林是治療心肌梗死的常用藥物, 其治療效果值得肯定。本次研究為了進一步提高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 對本院收治的45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 并將治療效果與44例給予單一阿司匹林治療的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對比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治療的89例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45例)與對照組(44例)。觀察組中男25例, 女20例;年齡39~76歲, 平均年齡(53.9±10.2)歲;病程2~8 h, 平均病程(4.5±1.2)h;其中伴有糖尿病患者26例, 伴有高血壓患者16例。對照組中男23例, 女21例;年齡37~78歲, 平均年齡(54.6±9.9)歲;病程2~8 h, 平均病程(4.3±1.3)h;其中伴有糖尿病患者24例, 伴有高血壓患者1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J20130083]聯合阿司匹林(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J20171021)治療, 給予阿司匹林 300 mg/次, 1次/d, 連續治療3 d后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藥物劑量, 最低可調整至100 mg/d;同時給予氯吡格雷 300 mg/次, 1次/d, 連續治療3 d后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藥物劑量, 最低可調整至75 mg/d;以3個月為1個治療周期。對照組患者給予單一的阿司匹林治療, 用藥方法同觀察組一致, 以3個月為1個治療周期。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采用顯效、有效及無效對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判定[2], 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左心室射血分數恢復正常值、心電圖檢查提示正常、心絞痛及硝酸甘油用量降低率≥95%;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數峰值為40%~55%、心電圖檢查提示有明顯改善、心絞痛及硝酸甘油用量降低率為60%~94%;無效:患者的病情無明顯改善, 甚至加重??傆行?顯效率+有效率。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疼痛。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3.3%, 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7.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中發生 1例惡心嘔吐, 1例疼痛,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4%;對照組患者中發生2例惡心嘔吐, 1例疼痛,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8%。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有臨床研究表明, 心肌梗死是由冠狀動脈供血急劇減少或中斷所引起的[3], 且多數患者伴有血栓, 因此阻止血小板凝集對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作用。阿司匹林是當前臨床一線抗血小板凝集藥物, 其作用機制是進入患者體內抑制血小板氧化酶的活性, 使其喪失活性后影響前列腺素與血栓素的結合, 進而對血小板的凝集起到抑制作用, 此外阿司匹林還具有鎮痛、解熱等作用, 在心肌梗死治療中的臨床價值較高。雖然阿司匹林在心肌梗死治療中的效果值得肯定, 但單一用藥的臨床效果仍然有限, 因此有學者提出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的治療方案[4]。
氯吡格雷則是一種新型的抗血小板凝集藥物, 該藥物可以對血小板糖蛋白受體與二磷酸腺苷起到不可逆性的抑制作用, 對阻止血小板凝集的作用效果明顯, 同時氯吡格雷還能夠起到阻斷二磷酸腺苷或其他激動誘導劑的自主釋放, 從而有效降低了血小板的活化擴增, 進一步提高抑制血小板凝集的效果。而且有相關研究報道稱, 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的聯合應用并不會相互產生不良影響, 不僅能促進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 還能保證聯合用藥的安全性[5-9]。
本次研究對本院收治的45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 并將治療效果與44例給予單一阿司匹林治療的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對比分析發現, 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3.3%, 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7.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證實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方案在心肌梗死治療中具有可行性與有效性, 且聯合用藥的效果明顯優于單一用藥。同時研究發現,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說明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的聯合應用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風險, 證實了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聯合應用的安全性有保障。
綜上所述, 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心肌梗死的效果確切, 不良反應發生風險低, 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但在臨床實際應用該聯合方案治療時要充分考慮到患者的病情變化程度以及身體耐受度, 合理調整方案及藥物劑量, 提高整體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 劉淑芳. 探析對心肌梗塞患者實施阿司匹林結合氯吡格雷治療的效果. 中國保健營養, 2017, 27(36):324-325.
[2] 徐寧娜. 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輔助靜脈溶栓治療10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臨床分析.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6, 7(5):87-88.
[3] 劉微, 黃晶, 龐軍, 等. 27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現狀及治療. 貴州醫科大學學報, 2017, 42(10):1203-1206.
[4] 史振仙, 胡敏. 氯吡格雷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炎癥因子的影響效果觀察. 西部醫學, 2015, 27(3):398-399.
[5] 伍睿. 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心肌梗塞患者效果分析.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6, 22(22):3466-3468.
[6] 許漫麗, 張陽. 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研究.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7, 5(27):77-78.
[7] 張詠梅. 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心肌梗死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6, 27(18):3380-3381.
[8] 閆鵬飛. 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6, 29(10):1300-1301.
[9] 溫飛飛.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7, 38(23):2788-2789.
[收稿日期:2018-1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8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