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應謹防腎臟損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高血壓是目前我國患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慢性病。在很多人看來,絕大部分的高血壓患者并沒有嚴重的癥狀,因此對之重視不夠,甚至置之不理。事實上,高血壓患者如果不好好治療,不嚴格控制自己的血壓達標,可能會留下諸多隱患,其中腎臟損傷就是高血壓患者常見的疾病之一。
很多讀者對于高血壓對腎臟的傷害難以理解,事實上,其致病原理并不復雜。高血壓患者如果血壓控制不良,血壓持續性、長期性處于較高的狀態,身體的血管壁就會承受比較大的沖擊與壓力,久而久之,就會對血管造成傷害,嚴重者甚至還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進一步影響血管中血液的流速,影響腎臟的血液供給。
腎臟是人體血管分布最為密集的器官之一。在高血壓的情況下,人體的腎臟血管會因為收縮或者硬化,從而導致腎損害的加重,出現腎臟小動脈硬化、管壁增厚、管腔變窄,繼而引發腎臟的缺血性損害,腎臟功能因之下降,導致尿蛋白的增多以及腎臟吸收功能的衰退等。
值得重視的是,高血壓和腎臟損傷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很容易造成惡性循環。長時間血壓控制不好會導致腎臟的損傷;而腎臟出現問題,腎功能受損,也會導致血壓進一步升高。這是由于腎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調整血液量的多少,在這個過程當中會對血壓產生重要的影響。
由于高血壓所導致的腎臟損傷起病隱匿,發病早期臨床上沒有特別嚴重或者不適的癥狀表現,人們往往對其重視程度不夠。一般來說,腎臟損傷患者最初容易出現乏力、水腫、胃口不好、惡心嘔吐、小便有泡沫等情形。高血壓患者應密切關注這些細微的癥狀,一旦出現這些情況,應引起高度重視,去專業的醫療機構排查確診,早發現,早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壓患者也應積極調整生活方式,積極預防腎臟損傷。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是要控制好血壓,減少對包括腎臟在內的人體器官的損害。在降壓藥的選擇上,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與中長效的鈣拮抗劑這兩大類藥物聯合使用,不但降壓療效增強,對腎臟的保護作用也會加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84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