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素膠囊聯合柳氮磺吡啶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的臨床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觀察大蒜素膠囊聯合柳氮磺吡啶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96例潰瘍型直腸炎患者, 隨機分為A組、B組、C組, 各32例。A組單一給予柳氮磺吡啶灌腸治療, B組在柳氮磺吡啶灌腸的基礎上口服大蒜素膠囊治療, C組給予大蒜素膠囊聯合柳氮磺吡啶灌腸治療。比較三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B組 、C組患者總有效率81.3%、96.9%顯著高于A組的56.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55、12.000, P<0.05)。C組患者總有效率96.9%高于B組的81.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10, P<0.05)。三組患者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結論 大蒜素膠囊聯合柳氮磺吡啶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療效顯著, 且大蒜素膠囊經灌腸給藥優于口服給藥,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大蒜素膠囊;柳氮磺吡啶;潰瘍性直腸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1.049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llicin capsule combined with sulfasalazine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proctitis. Methods A total of 96 ulcerative proctit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C, with 32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sulfasalazine enema alone, group B was treated with garlicin orally on the basis of sulfasalazine enema, and group C was treated with garlicin capsule combined with sulfasalazine enema.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Group B and group C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81.3% and 96.9% than 56.3% in group A,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655、12.000, P<0.05). Group C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6.9% than 81.3% in group B,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010, P<0.05). There were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hree groups.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allicin and capsule sulfasalazine shows significant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proctitis, and allicin capsule administered by enema is superior to oral administration.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Allicin capsule; Sulfasalazine; Ulcerative proctitis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病因尚不清楚的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癥性疾病, 通常緩慢起病, 遷延不愈, 病變起初多首先累及直腸及乙狀結腸, 可逆向發展, 逐漸累及近段結腸, 甚至累及全結腸及回腸末端, 因此, 如果能在疾病發展的初期, 病變僅限于直腸時給予有效的治療, 可以延緩病情的進展, 對改善疾病的預后及患者的生活質量有顯著的作用。對于活動期的潰瘍性直腸及乙狀結腸炎, 包括多倫多共識及國內的共識, 首選的一線治療方案為經直腸給予5-氨基水楊酸類藥物, 其中最基礎的藥物就是柳氮磺吡啶[1]。大蒜素是從蔥科蔥屬植物大蒜的鱗莖(大蒜頭)中提取的一種有機硫化合物, 也存在于洋蔥和其他蔥科植物中。學名二烯丙基硫代亞磺酸酯。大蒜素具有消炎、抑菌等多種生物學功能, 有研究表明[2]大蒜素對炎作性疾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本研究探討大蒜素膠囊聯合柳氮磺吡啶治療潰瘍性直腸炎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潰瘍型直腸炎患者, 其中男51例, 女45例;年齡25~50歲, 平均年齡(36.0±4.9)歲。納入標準:患者均為根據臨床癥狀及相關實驗室檢查和結腸鏡的檢查結果, 無阿米巴腸炎、腸結核、放射性腸炎、抗生素相關性腸炎等疾病, 按照2012年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協作組制定的《炎癥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廣州)》[3]確診為潰瘍性直腸炎。排除標準:嚴重心肝腎臟疾病、結腸腫瘤術后、近期應用過激素或免疫抑制劑、不能配合直腸給藥治療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治療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將96例患者隨機分為A組、B組、C組, 各32例。A組男18例, 女14例;平均年齡(36.0±3.5)歲。B組男17例, 女15例;平均年齡(34.0±5.7)歲。C組男16例, 女16例;平均年齡(38.0±4.2)歲。三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A組將1 g柳氮磺吡啶片(上海信宜天平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1020557, 規格:0.25 g×100片)搗碎, 加入到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中充分混合后灌腸。B組在A組灌腸的基礎上給予大蒜素膠囊(江蘇正大清江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2025683, 規格:20 mg×12 s×2板)40 mg/次, 3次/d, 口服。C組將40 mg大蒜素膠囊打開后的藥物顆粒和柳氮磺吡啶粉與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充分混合后灌腸, 患者灌腸后均抬高臀部保持灌腸液腸內保留時間至少>30 min, 2周為1個療程, 囑患者治療期間注意飲食, 禁辛辣刺激性食物, 癥狀好轉后行結腸鏡檢查, 綜合評估患者是否已達完全緩解。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三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符合2012年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協作組制定的新的《炎癥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廣州)》的標準:完全緩解:臨床癥狀消失, 結腸鏡檢查見黏膜大致正?;驘o活動性炎癥;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 結腸鏡復查見黏膜輕度炎癥;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 結腸鏡檢查示腸黏膜無好轉??傆行?完全緩解率+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三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B組、C組患者總有效率顯著高于A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55、12.000, P<0.05)。C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B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10, P<0.05)。見表1。
2. 2 三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三組患者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
3 討論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癥性疾病, 1875年由Wilk和Moxon首次描述潰瘍性結腸炎, 該疾病在西方國家相當常見, 其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仍未得到詳盡的闡明, 多數學者認為, 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生是在一定的遺傳背景下環境因素與宿主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隨著檢查方法尤其是結腸鏡的快速發展及普及, 在我國報道潰瘍性結腸炎的病例數急劇升高, 目前該疾病已成為消化系統常見的疾病和慢性腹瀉的主要原因 [4]。潰瘍性結腸炎好發于青壯年, 但可發生于任何年齡, 主要的臨床表現為黏液膿血便、腹瀉、腹痛等, 臨床癥狀的輕重取決于結腸病變的范圍和嚴重程度, 并合并不同程度的全身癥狀及伴發腸道外表現, 如:結節性紅斑、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葡萄膜炎、強直性脊柱炎等, 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目前主要為臨床癥狀結合結腸鏡下典型表現, 病變多從直腸開始, 成連續性、彌漫性分布, 結腸黏膜充血、水腫, 血管紋理紊亂消失, 有多發糜爛及淺潰瘍形成, 表面附著膿性分泌物。
在我國潰瘍性結腸炎病變主要位于直腸、乙狀結腸, 通常稱為直腸乙狀結腸炎, 我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有92.7%的位于直腸乙狀結腸, 僅7.3%影響右半結腸或全結腸炎。病變起初在直腸, 隨著病情的發展, 逐漸向近端結腸延續, 嚴重者可達全結腸炎甚至倒灌累及回腸末端, 因此, 如果在病變僅限于直腸時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 可以阻止病變的發展, 現在對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主要有以下幾類藥物:①氨基水楊酸類藥物, 其中柳氮磺吡啶為主要的臨床一線用藥;②糖皮質激素, 用于對氨基水楊酸類藥物反應差、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患者, 適用于誘導緩解, 但不適用維持緩解;③免疫抑制劑, 不能用于誘導緩解, 可以用于維持緩解;④生物制劑, 如英夫利昔單抗等, 現在已成為治療重度潰瘍性結腸炎的一線用藥。對于不同部位的潰瘍性結腸炎在治療方面亦有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2015年多倫多共識中有關于對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中有10條涉及到輕中度潰瘍性結腸炎的處理, 其中對于活動期潰瘍性直腸炎強烈推薦直腸給予5-氨基水楊酸類藥物(1 g/d)作為一線治療;當病變范圍超過直腸累及乙狀結腸時, 強烈推薦直腸給予5-氨基水楊酸類藥物, (至少1 g/d), 作為一線治療[5]。5-氨基水楊酸類藥物仍是治療輕中度潰瘍性結腸炎的一線藥物, 而對于基層醫院考慮經濟因素首選的就是柳氮磺吡啶, 該藥搗碎后經直腸給藥可以在局部保持較高的藥物濃度, 柳氮磺吡啶通過抑制結腸黏膜白三烯的釋放, 清除活性氧等損傷因子而發揮抗炎作用, 同時亦有抑制免疫細胞的免疫反應等, 且作用時間較長, 因此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6]。大蒜素是從植物中提取的一種有機硫化合物, 大蒜素除了抗炎作用外, 還有明顯的抗氧化作用, 因為氧化損傷是炎癥發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所以, 大蒜素對炎癥性疾病亦有較好的效果, 其機制可能與調節內皮細胞一氧化氮含量, 抑制超氧化陰離子的產生, 減少自由基, 調節免疫有關。本研究結果顯示, C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B組高于A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患者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表明大蒜素通過不同的給藥方式聯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療效顯著, 且無明顯不良反應, 值得臨床推廣。
綜上所述, 大蒜素膠囊聯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療潰瘍性直腸炎可提高治療有效率, 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更易被廣大患者接受。本研究例數不多, 且尚缺乏大蒜素膠囊劑量相關性研究, 在今后的研究中將進一步完善大蒜素是否有劑量相關性。
參考文獻
[1] 江學良. 解讀非住院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內科治療臨床實踐指南-多倫多共識. 中華消化病與影像雜志(電子版), 2016, 6(2):49-52.
[2] 劉浩, 崔美芝, 董娟. 大蒜素抗氧化延緩衰老作用的實驗研究.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06, 26(2):252-253.
[3]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學組. 炎癥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2012年·廣州). 中華內科雜志, 2012, 51(10):818-831.
[4] Vohra P.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Endoscopy, 2002, 67(10):63-68.
[5] 江學良, 王志奎, 秦成勇. 中國潰瘍性結腸炎的研究現狀與對策.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00, 8(6):610-613.
[6] Kaiser AM, Jr RWB . Surgical manage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Swiss Medical Weekly, 2001, 131(23-24):323-337.
[收稿日期:2018-07-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706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