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護理及康復訓練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析系統化護理及康復訓練對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的干預效果。方法 50例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 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25例。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 觀察組使用系統化護理及康復訓練,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及干預后3、6個月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髖關節功能評分(Harris評分)。結果 干預前, 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3個月, 觀察組患者SAS和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6個月, 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 觀察組Harris評分為(67.68±4.50)分, 對照組為(66.45±3.68)分,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3、6個月, 觀察組Harris評分分別為(75.21±2.30)、(80.45±1.32)分, 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36±3.12)、(72.13±3.17)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使用系統化護理及康復訓練能夠緩解患者的術后負面情緒, 促進髖關節功能恢復, 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系統化護理;康復訓練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8.106
  髖關節病變患者臨床中接受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前會出現疼痛和畸形等癥狀,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F在臨床中主要使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 使用人工髖關節假體進行替換, 實現矯形和治療的目的, 手術過程較為復雜, 術后需要較長的時間恢復,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以老年患者為主, 患者術后單純的接受普通護理和康復訓練的效果不理想[2]。所以,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接受系統化康復訓練和護理對患者的髖關節功能恢復有很大幫助, 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3, 4]。使用系統化護理能夠讓患者的負面情緒得到緩解, 督促患者去接受康復訓練, 讓患者的關節穩定性得到改善, 恢復髖關節功能。本文探討分析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系統化護理和康復訓練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50例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將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25例。觀察組患者男7例, 女18例;年齡最小44歲, 最大85歲, 平均年齡(68.76±5.42)歲。對照組患者男6例, 女19例;年齡最小57歲, 最大87歲, 平均年齡(69.43±5.8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護理, 叮囑患者及其家屬術后注意事項, 為患者進行術后康復訓練知識普及, 提供出院指導, 讓患者能夠按時復查。觀察組患者使用系統化護理及康復訓練, 具體內容如下。①術后護理人員將患者送回病房, 醫護人員將患者轉移到床上, 下肢用三角海綿固定器進行固定。②術后去枕平臥6 h, 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 有異常情況發生需要通知醫生處理。③開展心理護理, 讓患者的負面情緒得到紓解。④為患者提供康復訓練, 根據患者情況制定個性化方案。⑤在出院前, 提供出院指導, 根據患者恢復情況開展健康教育, 叮囑患者及時來院復查。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及干預后3、6個月SAS和SDS評分, Harris評分。SAS<50分為正常, 50~59分為輕度焦慮, 60~69分為中度焦慮, >70分為重度焦慮;SDS<53分為正常, 53~62分為輕度抑郁, 63~72分為中度抑郁, >72分為重度抑郁[5];Harris評分越高代表髖關節功能恢復越好。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和SDS評分比較 干預前, 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3個月, 觀察組患者SAS和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6個月, 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Harris評分比較 干預前, 觀察組Harris評分為(67.68±4.50)分, 對照組為(66.45±3.68)分,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3、6個月, 觀察組Harris評分分別為(75.21±2.30)、(80.45±1.32)分, 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36±3.12)、(72.13±3.17)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髖關節疾病在老年群體中比較高發, 臨床中手術是主要治療方式。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能夠通過手術緩解患者的疼痛, 促進關節功能恢復, 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6-8]。因為術后患者住院時間較短, 髖關節恢復需要較長周期, 所以術后的護理和訓練要求比較高?;颊邔膊〉膿鷳n和恐懼容易出現負面情緒, 因為害怕疼痛而不愿意接受康復訓練, 導致了髖關節恢復不良。使用系統化護理能夠讓患者的負面情緒得到緩解, 督促患者去接受康復訓練, 讓患者的關節穩定性得到改善, 讓患者的髖關節功能得到恢復[9-12]。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干預后3個月, 觀察組患者SAS和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6個月, 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3、6個月, 觀察組Harris評分分別為(75.21±2.30)、(80.45±1.32)分, 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36±3.12)、(72.13±3.17)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系統化護理對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有較好的影響效果, 心理護理給予了患者鼓勵, 患者能夠積極的接受康復鍛煉, 關節活動度增加, 髖關節功能恢復進展比較理想。   綜上所述,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使用系統化護理及康復訓練能夠緩解患者的術后負面情緒, 促進髖關節功能恢復, 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阮愛娟, 趙群英, 嚴界蓉, 等.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手術室護理效果分析. 浙江臨床醫學, 2016, 18(5):986-987.
  [2] 孫立, 韓偉, 胡如印, 等. 骨水泥型與生物型加長柄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高齡不穩定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療效比較. 中華創傷雜志, 2016, 32(6):527-532.
  [3] 程艷秋. 健康教育路徑對老年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護理結局的影響. 中國藥業, 2015, 24(23):146-148.
  [4] 韓萍, 葉春桃, 李紅梅, 等. 居家護理干預方案對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活動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護理學報, 2015, 22(10):65-67.
  [5] 謝貽麗, 江旭, 胡敏, 等. 臨床護理路徑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康復訓練中的應用.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5, 34(2):230-232.
  [6] 趙榮萍, 姬潤香.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病人康復護理. 護理研究, 2008, 22(33):3060-3061.
  [7] 張曉燕.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康復護理的效果評價.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09, 26(17):16-18.
  [8] 王虎蘭, 王秀珍. 46例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護理體會. 局解手術學雜志, 2004, 13(4):280.
  [9] 王玲玲.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護理及康復指導. 中國實用醫藥, 2012, 7(24):208-209.
  [10] 岳春娥, 高士輝, 閆長紅.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延續性護理效果分析.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3, 10(10):38-39.
  [11] 蘇立梅, 高冬菊, 董彩云.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康復護理及出院指導.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02, 6(16):2468.
  [12] 曹祎. 老年患者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及術后護理. 中國保健營養, 2013, 23(1):26-27.
  [收稿日期:2018-08-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34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