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聾患兒人工耳蝸植入術后康復護理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先天性耳聾患兒人工耳蝸植入術后的康復護理措施及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120例先天性耳聾人工耳蝸植入術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兒術后均進行康復護理措施, 觀察并統計患兒術后并發癥、住院時間及隨訪情況。結果 經過康復護理, 患兒術后均未發生傷口裂開、出血、感染、腦脊液外漏、腦膜炎及電極脫出等并發癥?;純涸谛g后7d內均出院, 平均住院時間為(7.29±3.45)d。術后隨訪2年, 有20例(16.67%)患兒言語清晰可懂, 能對話, 30例(25.00%)患兒能說簡單詞語, 70例(58.33%)患兒正常上學。結論 對先天性耳聾人工耳蝸植入術患兒進行細致的康復護理, 可有效預防并發癥, 并提高患兒聽力及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 從而有效改善患兒及家庭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先天性耳聾患兒;人工耳蝸植入術;康復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8.111
人工耳蝸植入術是先天性耳聾極為有效的治療手段, 通過將人工耳蝸植入到患兒內耳, 以改善和恢復患兒的聽力, 先天性耳聾患兒交流困難, 在人工耳蝸植入術后的護理措施也具有特殊性[1], 其術后的康復護理對患兒的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0例先天性耳聾人工耳蝸植入術后患兒的臨床資料, 總結了患兒術后康復護理措施及效果?,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0例先天性耳聾人工耳蝸植入術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男68例, 女52例, 年齡最小3歲, 最大10歲, 平均年齡(6.72±3.25)歲。納入選標準:所有入選患兒均被明確診斷為先天性耳聾, 單耳(右耳74例, 左耳46例), 且在本院進行人工耳蝸植入術, 發育正常, 無其他重大疾病。所有患兒都由家屬照看, 家屬在被告知本次研究具體情況后, 均表示愿意將患兒納入研究。排除標準:生長發育不正常, 合并肝腎功能嚴重障礙, 有其他系統重大疾病, 合并其他先天性疾病和遺傳疾病, 精神異常, 配合能力低或明確表示不愿參與研究。
1. 2 方法 所有患兒均實施康復護理措施, 具體如下。
1. 2. 1 心理干預 患兒均為先天性耳聾, 平時交流主要是通過肢體語言, 尤其是手語, 因此護理人員應通過目光、表情以及各種軀體動作向患兒傳達信息。護理人員與患兒接觸時, 應盡量避免穿白衣, 以免引起患兒恐懼, 可通過與患兒玩游戲、玩玩具等增進與患兒的關系, 盡量穩定患兒在治療期間的情緒, 促進患兒配合治療, 提高護患關系。
1. 2. 2 并發癥預防 ①電極脫落:患兒術后應保持健側臥位, 避免術區受到壓迫, 術后妥善牢固固定電極, 避免患兒頭以及下頜骨大幅度的活動, 術后當日絕對臥床, 予以流食, 避免咀嚼動作, 避免打噴嚏, 避免快速轉動頭部, 避免過多搬動患兒, 避免抓撓術區傷口, 以免影響耳蝸植入的牢固性[2]。②傷口裂開、出血、感染:術后密切觀察患兒切口部位的情況, 觀察其敷料有無滲血、污染等, 如滲血異常應及時報告醫生, 及時更換保持敷料清潔, 加壓包扎力度應該適宜, 以避免血腫, 注意觀察患兒皮膚有無壞死。③面癱、腦脊液外漏、腦膜炎:人工耳蝸植入術容易損傷到患兒面部神經, 從而導致患兒發生面癱。因此, 護理人員在術后應密切觀察患兒有無面部抽搐、眼瞼閉合不全、口角歪斜等情況[3], 若有發生, 及時報告醫生進行處理。此外, 術后還應密切觀察患兒有無腦脊液漏, 術后有無發熱、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等臨床癥狀[4], 若有上述癥狀, 可能提示患兒發生腦膜炎, 患兒若發生嘔吐, 應及時清理口腔, 以防止誤吸。
1. 2. 3 指導家屬正確使用和合理保養人工耳蝸 指導患兒家屬詳細閱讀人工耳蝸的維護保養說明書, 家屬若有不理解的地方, 護理人員應詳細講解, 同時告知患兒及家屬避免患兒頭部劇烈撞擊活動, 以防止人工耳蝸內置不見發生移位或者脫落, 同時避免植入側耳朵接觸潮濕、靜電、雨淋以及強烈的外力等, 盡量避免做帶有核磁的檢查, 按時更換耳蝸電池[5]。
1. 2. 4 語言訓練 術后15 d后可開始語言訓練, 首次進行調機, 在調試時分散患兒注意力, 以便能調出準確的聽閾, 然后讓患兒逐漸適應聲音, 逐漸教患兒去確認聲音, 區別聲音, 進而去理解語言, 開始講話[6]。指導家屬應長期對患兒進行訓練, 給予患兒足夠的耐心和支持, 多對患兒進行激勵, 鼓勵患兒多表達, 強化訓練。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患兒術后并發癥(傷口裂開、出血、感染、腦脊液外漏、腦膜炎及電極脫出)發生情況、住院時間及隨訪情況。
2 結果
經過康復護理, 患兒術后均未發生傷口裂開、出血、感染、腦脊液外漏、腦膜炎及電極脫出等并發癥。患兒在術后7 d內均出院, 平均住院時間為(7.29±3.45)d。術后隨訪2年, 有20例(16.67%)患兒言語清晰可懂, 能對話, 30例(25.00%)患兒能說簡單詞語, 70例(58.33%)患兒正常上學。
3 討論
先天性耳聾是由于妊娠分娩異常以及其他遺傳因素所造成的耳聾, 在臨床中大多為感音神經性耳聾, 該疾病不僅會影響聽力, 還會影響患兒的語言系統發育, 從而影響患兒心理健康, 降低患兒生活質量[7]。
對于先天性耳聾患兒, 臨床中先通過藥物進行治療, 對于藥物治療無效的患兒, 臨床中通常通過助聽器、人工耳蝸植入等進行治療。人工耳蝸植入術的最佳植入時間為1~5歲, 患兒應盡早植入, 以提高或恢復患兒的腦聽覺, 提高患兒的語言塑造性。人工耳蝸植入術后患兒若護理不當, 易發生各種并發癥, 本次研究通過對先天性耳聾人工耳蝸植入術患兒進行細致的康復護理, 有效的避免了各種并發癥的產生, 同時對患兒進行了心理干預, 以提高患兒配合度, 此外, 還指導家屬對人工耳蝸進行合理保護運用, 以促進患兒的聽力恢復, 患兒語言功能提高, 改善患兒生活質量[8-10]。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經過康復護理, 患兒術后均未發生傷口裂開、出血、感染、腦脊液外漏、腦膜炎及電極脫出等并發癥?;純涸谛g后7 d內均出院, 平均住院時間為(7.29±3.45)d。術后隨訪2年, 有20例(16.67%)患兒言語清晰可懂, 能對話, 30例(25.00%)患兒能說簡單詞語, 70例(58.33%)患兒正常上學。
綜上所述, 對先天性耳聾人工耳蝸植入術患兒進行細致的康復護理, 可有效預防并發癥, 并提高患兒聽力及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 從而有效改善患兒及家庭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史玲玲, 劉珊. 延續護理對先天性感音神經性耳聾患兒人工耳蝸植入術后的影響. 中國保健營養, 2017, 27(20):137.
[2] 王秈君, 梁茂金, 張軍鵬, 等. 先天性聾患兒人工耳蝸植入后大腦皮層活動演變與康復效果研究.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7(21):1632-1638.
[3] 黃秋菊, 黎菁, 陳文君, 等. 針對性心理護理干預對人工耳蝸植入術后患兒依從性的影響. 海南醫學, 2013, 24(5):770-771.
[4] 劉軍, 李萬鑫. 遺傳性耳聾的人工耳蝸植入康復.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16, 14(1):1-6.
[5] 王寧. 先天性聾兒行人工耳蝸植入術后心理護理干預效果觀. 齊魯護理雜志, 2018, 24(12):65-67.
[6] 楊海燕, 張力. 100例貧困聾兒免費救助項目人工耳蝸植入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云南醫藥, 2015, 36(2):241-243.
[7] 葉惠蓮, 賴愛如, 李小志. 家庭語訓在小兒人工耳蝸植入術后中的應用. 齊魯護理雜志, 2013, 19(20):40-41.
[8] 賀建橋, 易天華, 周紅勤, 等. 先天性耳聾患兒人工耳蝸植入術20例療效分析.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4(2):119-120.
[9] 彭湘粵, 黎曉靜, 王萍, 等. 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患兒人工耳蝸植入術的護理干預研究. 繼續醫學教育, 2015(12):92-93.
[10] 胡小飛, 胡金旺, 吳紅, 等. 35例人工耳蝸植入術圍手術期心理護理體會. 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4(4):88-89.
[收稿日期:2018-09-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