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6項在不孕癥診斷治療中的臨床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性激素6項在不孕癥診斷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方法 選取200例不孕癥女性患者設為觀察組, 同期100例體檢健康女性志愿者作為對照組, 兩組研究對象均進行性激素6項指標檢測。比較兩組研究對象黃體生成素(LH)、催乳素(PRL)、睪酮(T)、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以及孕酮(P)水平。結果 觀察組LH、PRL、T、FSH水平分別為(5.20±1.40)mIU/ml、(29.55±3.00)ng/ml、 (8.01±0.60)ng/ml、(8.53±0.48)mIU/ml, 均高于對照組的(3.32±1.47)mIU/ml、(15.10±2.90)ng/ml、(6.51± 0.47)ng/ml、(6.18±0.42)mIU/ml,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E2、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性激素6項檢測可以為臨床診斷不孕癥提供重要參考價值, 也是臨床醫生進行疾病治療的可靠依據, 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性激素6項;不孕癥;診斷治療;臨床應用
不孕癥在臨床上是指夫妻雙方在2年同居后, 有著正常性生活且無避孕措施條件下, 無法受孕的一種疾病。導致該類疾病的因素眾多, 其中包括有輸卵管因素、排卵障礙、宮頸因素、子宮因素以及內分泌失調等。而最為重大的危險因素則為患者的內分泌失調,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 女性患者的不孕癥疾病變化和發展與性激素水平改變存在密切聯系。因此, 本文為探究分析性激素6項在不孕癥診斷治療中的臨床應用, 選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不孕癥女性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不孕癥女性患者200例作為觀察組, 同時選取100例同期體檢健康女性志愿者作為對照組。本次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曉同意。對照組年齡 22~40歲, 平均年齡(28.12±4.18)歲;觀察組年齡23~38歲, 平均年齡(27.23±4.27)歲。 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男性伴侶生殖系統功能正常, 不孕年限約2年。排除標準:嚴重的腎、心、肝功能異常疾病;精神疾病;先天性生理缺陷疾病[1]。
1. 2 方法 兩組研究對象均進行性激素6項指標檢測, 主要時間段為在月經干凈后的第3天進行空腹狀態下血液抽取, 使用離心機進行樣本離心, 轉速2000 r/min, 離心時間 5 min, 將血清分離, 然后進行適宜冷藏存儲[2]。進行測定時將其送至醫院檢驗科進行指標測定。儀器選用:西門子IMMULITE2000全自動免疫發光儀, 試劑盒為原裝配套。定標液均為西門子公司提供, 詳細操作可按儀器試劑相關說明書進行。參考范圍正常值:FSH:3.85~8.78 mIU/ml;LH:2.12~ 10.89 mIU/ml;E2:27.0~122.0 pg/ml;PRL:3.34~26.72 ng/ml;P:0.31~1.52 ng/ml;T:10~75 ng/ml。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研究對象FSH、LH、E2、PRL、P、T水平。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LH、PRL、T、FSH水平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E2、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不孕癥患者經常發生的一些不良反應, 包括痛經、閉經以及不規則陰道出血等, 或者伴有其他的臨床婦科癥狀, 這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3]。女性月經的周期性改變相互依賴且制約于患者的下丘腦、垂體以及卵巢軸, 其中的某一環節出現功能異常均會導致患者的內分泌失調, 正常排卵被影響, 進而造成月經失調甚至不孕。近些年來,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 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壓力也隨著加大, 越來越多的女性患者開始出現不孕癥狀, 且逐年上升。內分泌不調因素比例在不孕癥因素中最高。因此, 調節患者的內分泌環境極為重要。日常工作生活中, 女性可多進行體育鍛煉, 增加抵抗力以及免疫力, 同時還需避免從事熬夜性勞作, 杜絕不良的生活習性, 如飲酒吸煙等, 良好的生活習性對于內分泌調節至關重要。夫妻雙方對于性知識應充分了解, 對于每月的排卵時間應做到大致掌握, 便于提高受精率[4]。
本文為探究性激素6項在不孕癥中的臨床診斷應用價值, 通過臨床檢測得出, 觀察組LH、PRL、T、FSH水平分別為(5.20±1.40)mIU/ml、(29.55±3.00)ng/ml、(8.01±0.60)ng/ml、 (8.53±0.48)mIU/ml, 均高于對照組的(3.32±1.47)mIU/ml、(15.10±2.90)ng/ml、(6.51±0.47)ng/ml、(6.18±0.42)mIU/ml,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E2、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 FSH為一種糖蛋白激素, 由垂體前葉的嗜堿性細胞分泌, 促進卵巢中的卵泡發育以及成熟是該激素的主要功能。FSH水平通常較低, 可見于患者的孕激素、雌激素治療階段。本研究中的不孕癥患者的FSH水平高于正常健康體檢者則驗證了這一點。而當患者的FSH水平高于規定水平范圍時, 卵泡的生長發育則起到抑制作用, 卵泡發育緩慢, 出現閉鎖甚至停滯[5]。有研究認為, FSH水平升高可能為患者不孕的一個主要因素。LH同樣屬于垂體前葉的嗜堿性細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 對于排卵起到促進作用, 同時有利于形成黃體, 分泌孕激素。LH過低或過高則表示患者促性腺激素功能異?;蚵殉补δ艹霈F衰竭。PRL為單純的由垂體前葉的嗜堿性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 其可促進乳腺增生、排乳和乳液生成。而若催乳素過高則對于LH以及FSH起抑制作用, 排卵和卵巢功能受影響[6]。E2為卵泡分泌, 其濃度與LH及FSH呈負相關。E2減少則表明患者卵巢功能早衰或低下, 影響子宮內膜分泌, 導致不孕。P由黃體分泌, 可促進患者子宮內膜由增殖期到分泌期, 若水平低下則表明黃體功能異常, 患者排卵隨著受到影響[7, 8]。
綜上所述, 性激素6項檢測可以為臨床診斷不孕癥提供重要參考價值, 也是臨床醫生進行疾病治療的可靠依據, 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桔紅. 性激素6項在不孕癥診斷治療中的臨床應用.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7, 38(12):1669-1671.
[2] 徐子惠. 性激素檢驗在不孕癥診斷中的臨床應用研究.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35):6863, 6866.
[3] 梁盛, 黃燕鳳. 性激素檢驗在不孕癥診斷中的意義. 實用檢驗醫師雜志, 2016, 8(4):233-235.
[4] 葉文, 劉鳳霞, 任小川. 性激素六項水平對不孕癥診斷價值分析. 中國性科學, 2015, 24(9):89-91.
[5] 吳愛武. 性激素六項檢測在不孕癥診斷中的臨床意義.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4, 8(19):171-172.
[6] 徐漢. 女性不孕癥患者性激素水平變化.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3, 17(16):110-112.
[7] 田康. 性激素檢驗在不孕癥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分析. 養生保健指南(醫藥研究), 2015(8):36.
[8] 紀官治. 女性性激素六項檢測在不孕癥診斷中的意義. 中外醫學研究, 2016, 14(34):43-44.
[收稿日期:2018-1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9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