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開胸術后患者肺部護理中應用按壓氣管誘導咳嗽排痰的效果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在開胸術后患者肺部護理中應用按壓氣管誘導咳嗽排痰的臨床效果。 方法 100例行開胸術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0例。術后,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肺部護理,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肺部護理基礎上應用按壓氣管誘導咳嗽排痰,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住院時間和治療費用。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為16.00%,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6.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198, 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為(6.15±1.42)d, 短于對照組的(9.90±3.06)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1.116, 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費用為(1.03±0.25)萬元, 少于對照組的(1.86± 0.63)萬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2.246, P<0.05)。結論 應用按壓氣管誘導咳嗽排痰對開胸術后患者進行肺部護理的臨床效果較好, 可有效降低術后肺部感染等相關并發癥發生率, 縮短住院時間, 降低患者治療費用, 值得在護理中推廣。
  【關鍵詞】 開胸手術;肺部護理;按壓氣管;排痰
  開胸術是治療食管癌、賁門癌以及胸腔腫瘤等多種疾病的有效治療方式, 但開胸手術時間長、創傷大, 術后易產生肺部感染、肺不張、心律失常等并發癥[1], 不僅增加了患者疾病痛苦, 而且延長了住院時間, 增加患者經濟負擔, 影響患者康復治療。霧化吸入作為臨床上開胸術患者常用的治療方法, 可通過將藥物霧化成顆粒直接作用于呼吸道, 起到緩解氣道狹窄、阻塞癥狀的作用, 同時配合氣管按壓, 對其進行持續刺激, 可幫助痰液的排出[2]。本院在對開胸術后患者肺部護理中采用按壓氣管誘導其咳嗽排痰, 有效降低了患者術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 提高了護理質量, 為今后開胸術后護理提供了思路,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本院行開胸術治療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 女23例;年齡25~68歲, 平均年齡(45.3±8.1)歲;其中食管癌手術16例, 賁門癌手術11例, 肺癌手術12例, 其他手術11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6例, 女24例;年齡24~67歲, 平均年齡(44.6± 8.7)歲;其中食管癌手術14例, 賁門癌手術13例, 肺癌手術10例, 其他手術1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入選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組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心肝腎等重要功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以及肺功能不全者。
  1. 2 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前均給予常規護理, 包括:①健康教育: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由護理人員為其詳細介紹各科室位置、住院環境以及護理項目, 使患者盡快適應住院環境, 了解日常起居情況;對于有吸煙史的患者應告誡患者戒煙;為患者解釋排痰的重要性。②咳嗽指導:選擇患者自覺舒適的體位, 對患者進行深呼吸訓練, 吸氣末屏氣2 s, 呼氣時收縮腹肌向下用力, 醫護人員輕壓患者胸部, 幫助其咳嗽排痰;當痰液聚集在氣管深處時, 患者應充分吸氣, 再持續小聲咳嗽, 當痰液靠近氣管上部時再大聲咳出[3]。③深呼吸鍛煉法:用鼻慢慢吸氣, 吸至最大程度后屏氣2~3 s, 后縮唇慢慢呼氣, 10~20 min/次, 2次/d。
  對照組在肺部護理中采用叩背排痰法, 排痰前給予:生理鹽水2 ml+慶大霉素2 ml+沐舒坦2 ml霧化吸入, 完成后使患者保持側位或坐位, 護理人員手指并攏, 手背隆起, 手指微曲, 從肺底由下向上叩擊患者背部, 同時指導患者進行咳嗽, 幫助粘附在氣管壁的痰液進行脫落并排出體外。
  觀察組患者在肺部護理中應用按壓氣管法誘導排痰。具體方法:使患者保持坐位, 護理人員站于患者右側, 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 當吸氣停止時用右手大拇指指腹對患者胸骨上窩處進行垂直按壓, 刺激氣管以誘導排痰;同時左手自下而上叩擊患者背部, 震動氣道, 排除痰液[4]。在按壓時注意力道, 由輕到重進行按壓, 避免對患者身體造成損傷。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肺部感染、低氧血癥、肺不張、心律失常等并發癥發生情況及住院時間、治療費用。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術后, 觀察組和對照組肺部感染發生率分別為4.00%(2/50)、6.00%(3/50);低氧血癥發生率分別為4.00%(2/50)、10.00%(5/50);肺不張發生率分別為6.00%(3/50)、12.00%(6/50);心律失常發生率分別為2.00%(1/50)、8.00%(4/50);并發癥總發生率分別為16.00%(8/50)、36.00%(18/50)。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198, 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治療費用比較 觀察組住院時間為(6.15±1.42)d, 短于對照組的(9.90±3.06)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1.116, 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費用為(1.03± 0.25)萬元, 少于對照組的(1.86±0.63)萬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2.246, P<0.05)。見表2。
  3 討論
  開胸手術創口較大, 手術時間長, 對肺擠壓、牽拉等操作會造成對患者肺組織的損傷, 因此患者行開胸手術后易出現肺感染、低氧血癥、肺不張、心律失常等并發癥, 其中以肺不張最為常見。由于開胸手術會對胸腔膜的密封結構造成破壞, 使原胸腔膜負壓消失, 不易于咳嗽排痰, 加上患者因術后疼痛不愿咳嗽或進行深呼吸幫助排痰, 氣管插管也會對器官黏膜造成一定的損傷, 使患者咳嗽排痰功能受到影響, 導致呼吸道分泌物聚集、滯留, 并發肺不張[5], 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 有效的咳嗽排痰護理是開胸術后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   常規護理多采用霧化吸入濕化氣道、協助翻身叩背等幫助患者進行痰液的排出, 但從實際效果來看, 排痰效果往往并不理想, 尤其是對于高齡患者或女性患者。此外, 常規肺部護理中還經常采用鼻導管對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進行吸收, 幫助排痰, 但這種方法對于呼吸道黏膜的損傷較大, 并增加患者痛苦[6-8]。有鑒于此, 本院在開胸術后患者肺部護理中采用按壓氣管誘導其咳嗽排痰, 通過對氣管進行持續性的刺激, 能夠更好地促進粘附于氣管壁痰液的脫落, 幫助患者排痰, 尤其是對于高齡或害怕疼痛的女性患者, 排痰效果明顯提高, 肺不張等并發癥減少。研究結果顯示, 在開胸術后患者肺部護理中應用按壓氣管誘導咳嗽排痰的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低于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 且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 治療費用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按壓氣管誘導排痰法在開胸術后患者肺部護理中臨床效果顯著, 可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縮短住院時間, 節約治療費用, 值得在護理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嵩. 開胸術后肺部護理中應用按壓氣管誘導咳嗽排痰的效果觀察. 當代醫學, 2016, 22(29):111-112.
  [2] 穆玲娟, 胡向寧. 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對開胸術后肺部并發癥的預防效果研究.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21):238-239.
  [3] 黃金梅. 不同護理模式在開胸手術后的應用價值對比分析. 河南醫學研究, 2016, 25(6):1143-1144.
  [4] 沈琴, 祝玲, 顧欣, 等. 拍背咳痰法與振動排痰機干預對胸部手術后肺部并發癥的預防研究.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7, 26(30):3408-3410.
  [5] 萬迎春, 李海紅, 陳麗霞. 肺癌開胸術后呼吸道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措施. 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 2017, 3(1):12-14.
  [6] 王蘭. 機械振動排痰與手工叩背對開胸術后患者肺部護理的比較. 現代養生, 2016(4):241.
  [7] 王曉紅, 胡曉仙, 白亞麗. 人工排痰與機械排痰應用于胸外科術后護理效果觀察. 心理醫生, 2016, 22(17):142-144.
  [8] 趙園園. 開胸術后排痰方法的護理體會.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 17(7):164.
  [收稿日期:2018-09-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96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