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腹腔鏡下治療宮外孕的臨床療效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腹腔鏡下治療宮外孕的臨床治療效果, 總結手術方法。方法 48例宮外孕患者, 均經腹腔鏡手術治療, 觀察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48例患者無中轉開腹者, 手術均成功, 術中出血量35~105 ml, 平均術中出血量(58±19)ml;手術時間25.0~75.0 min, 平均手術時間38.5 min;術后病理檢查確診輸卵管妊娠, 壺腹部妊娠未破裂30例, 壺腹部妊娠破裂10例, 峽部妊娠8例;48例患者無出血、感染等并發癥發生, 術后1~2 d肛門排氣, 48例患者術后1周復查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降至正常。結論 腹腔鏡下治療宮外孕手術時間短 、出血少、患者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創傷小、并發癥少、臨床療效滿意,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腹腔鏡 ;宮外孕;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9.028
  宮外孕是早孕期間孕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為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癥, 近年來發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1], 傳統宮外孕的治療方法多采用開腹手術[2], 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 腹腔鏡手術逐步應用于宮外孕的治療, 患者出血少、患者恢復快, 住院時間短, 創傷小、并發癥少 , 得到了廣大醫療工作者的認可[3-6]。本文選取2014年 1月~ 2016 年1月間在本院經腹腔鏡手術治療的48例宮外孕患者, 觀察臨床療效, 總結手術方法,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 年1月在本院治療的48例宮外孕患者, 年齡19~42歲, 平均年齡27.5歲;48例患者均有停經史;其中未產婦 18例、經產婦30例;其中3例為首次妊娠即為宮外妊娠, 宮外孕病史4例, 曾有人工流產、藥物流產病史5例, 自然流產病史4例;患者表現為陰道不規則流血, 后穹隆飽滿伴宮頸舉痛, 腹痛史有肛門墜脹感, 附件區觸及包塊及壓痛, 有腹膜刺激征、休克 ;陰道B超檢查附件區見孕囊或原始心搏動和胚芽, 宮內空虛、子宮正?;蛏栽龃蟆?8例患者查血、尿HCG為陽性, 其中11例患者通過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
  1. 2 手術方法 患者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 CO2人工氣腹, 氣腹壓力維持 12 mm Hg(1 mm Hg=0.133 kPa)[7], 在臍輪上緣和左右麥氏點分別做10、5、5 mm切口, 常規探查 腹腔及子宮、附件, 根據患者生育要求、年齡、妊娠部位及破裂與否分別行輸卵管切除或輸卵管保留手術。探查盆腔內出血并檢查妊娠囊著床部位, 無生育要求患者以雙極電凝于輸卵管系膜和根部切除妊娠側輸卵管;對要求保留輸卵管生育功能者在縱形切開包1~2 cm, 去除胚胎、絨毛和周圍積血塊, 水沖妊娠病灶使之剝離, 鉗出妊娠病灶, 不予縫合管腔[8-10];間質部妊娠者局部注射催產素10~20 U或垂體后葉素 6 U+生理鹽水 10 ml。為預防持續性官外孕, 沖洗盆腔后留置生理鹽水 10 ml+甲氨蝶呤(MTX)10~15 mg, 妊娠病灶組織送病檢。
  2 結果
  48例患者無中轉開腹者, 手術均成功, 術中出血量35~105 ml, 平均術中出血量(58±19)ml;手術時間25.0~75.0 min, 平均手術時間38.5 min;術后病理檢查確診輸卵管妊娠, 壺腹部妊娠未破裂30例, 壺腹部妊娠破裂 10例, 峽部妊娠8例;48例患者無出血、感染等術后并發癥發生, 術后1~2 d肛門排氣, 48例患者術后1周復查血HCG降至正常。
  3 討論
  宮外孕居婦科急腹癥首位, 近年來宮外孕發生率有增多趨勢, 宮外孕是婦科常見急腹癥之一, 在 19世紀初, 宮外孕的死亡率為70%, 宮外孕最常見的發病部位是輸卵管部, 占 90%以上[11], 輸卵管壺腹部是輸卵管妊娠發病最多見部位, 其次是輸卵管峽部以及傘部位置, 其發病與輸卵管手術、輸卵管炎癥、宮內放置節育器、輸卵管發育不良等因素有關。傳統的開腹手術治療輸卵管妊娠療效較好, 出血量多, 但對機體損傷大, 術后易粘連[12]。
  傳統的開腹手術手術損傷大, 術后容易導致患者輸卵管與周圍的粘連, 影響患者術后的受孕。由于生育年齡的推遲, 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對于現代的女性來說非常重要。宮外孕的診治水平隨著腹腔鏡技術在婦科臨床上的應用有了顯著性的進步。傳統認為輸卵管妊娠破裂引起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視為腹腔鏡手術的禁忌證, 腹腔鏡技術在宮外孕的診斷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腹腔鏡對輸卵管妊娠的診療價值已經得到廣泛公認。在現代外科急腹癥手術中, 腹腔鏡日益彰顯優勢。近年來隨著術者經驗的積累和搶救技術的完善, 對失血性休克的宮外孕患者也能成功實施腹腔鏡手術。
  腹腔鏡技術創傷小的特點可作為一種診斷性治療方法, 直接對妊娠部位進行觀察, 此技術可全面了解盆腔的整理情況, 減少輸卵管的自然破壞, 這樣就大大增加了保留輸卵管的幾率, 使許多臨床表現不明顯的患者得以早期明確診斷以及早期治療, 具有重要臨床意義[13, 14]。作者手術的幾點
  體會:對于術中腹腔內有大血塊不易鉗出時, 可對準血塊吸引, 這樣就能找到出血點進行止血, 迅速吸出腹腔積血;對患側輸卵管保留者, 絨毛附著面的滲血應用電凝止血為佳;吸引胚胎時負壓不宜太高, 吸引時間不宜過長, 手術結束將腹腔內CO2氣體盡量放凈, 以減少術后肩胛部痛以及腹痛等并發癥發生[15]。
  綜上所述, 腹腔鏡治療宮外孕患者術后恢復較快, 較開腹手術具有明顯的優勢, 手術時間短, 其創傷小、出血少、并發癥少, 隨著技術的成熟腹腔鏡已逐漸在臨床上成為宮外孕的常用治療方法, 具有很大的臨床應用價值, 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晶晶, 劉雪. 急診官外孕手術的術中配合與護理. 華西醫科大學學報, 2007, 11(3):36-38.
  [2] 余愛明. 三種輸卵管妊娠手術效果觀察. 皖南醫學院學報, 2010, 29(6):435-436.
  [3] 李光儀. 實用婦科腹腔鏡手術學.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284.
  [4] 鄒燁, 黃雪梅. 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異位妊娠的效果分析. 吉林醫學, 2010, 31(31):5530-5531.
  [5] 黃靜. 腹腔鏡診治宮外孕68例臨床體會. 醫學臨床研究, 2010, 27(4):684-686.
  [6] 陳海芳 .輸卵管妊娠66例臨床分析.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 2004, 85(1):358.
  [7] 石穎. 宮外孕腹腔鏡手術162例臨床觀察. 陜西醫學雜志, 2011, 40(7):830-831.
  [8] 付強. 婦科腹腔鏡手術治療良性卵巢腫瘤333例臨床分析.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03, 19(5):299-300.
  [9] 袁耀萼, 盛丹菁. 婦產科學新理論與新技術.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6:330.
  [10] 郭寶玄, 李瓊, 林瑾, 等. 宮外孕相關因素的調查. 海峽預防醫學雜志, 2003, 9(6):75.
  [11] 李霞, 唐莉, 李志玲, 等. 腹腔鏡手術治療輸卵管妊娠的臨床觀察. 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1, 17(1):111-113.
  [12] 楊延林, 雷巍, 陳潔, 等. 輸卵管妊娠病因與輸卵管解剖.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09, 21(6):322.
  [13] 徐鳳霞. 腹腔鏡手術治療宮外孕79例臨床分析. 醫藥論壇雜志, 2012(8):91-92.
  [14] 胡鑫楠, 吳迪. 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異宮外孕130例對比觀察. 中國實用婦產科與產科雜志, 2008, 4(6):23-25.
  [15] 馮纘中, 劉霞. 異位妊娠的處理//實用婦科內鏡學.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 2001:203.
  [收稿日期:2018-09-3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411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