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劑量凝血因子輸注治療血友病急性關節出血的療效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小劑量凝血因子輸注治療血友病急性關節出血的療效。方法 85例血友病急性關節出血患兒, 均行小劑量凝血因子輸注治療。比較治療前、治療后1年出血程度、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生活質量。結果 治療后, 患兒出血程度顯著優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患兒VAS評分為(1.15±0.11)分, 顯著低于治療前的(3.26±0.68)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患兒環境、社會、心理、生理生活質量評分分別為(89.62±6.84)、(91.52±7.14)、(91.48±7.09)、(90.05±7.01)分, 均顯著高于治療前的(62.85±5.14)、(61.05±5.08)、(63.74±5.34)、(62.89±5.16)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小劑量凝血因子輸注可有效減輕血友病急性關節出血患兒出血情況與疼痛程度, 提升生活質量, 效果顯著, 值得借鑒。
【關鍵詞】 小劑量凝血因子輸注;血友病;急性關節出血;療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low-dose coagulation factor infusion on acute joint bleeding in hemophilia. Methods A total of 85 hemophilia children with acute joint bleeding all were treated with low-dose coagulation factor infusion. The bleeding degre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fore treatment and 1 year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ly better bleeding degree after treatment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VAS score as (1.15±0.11) points than (3.26±0.68) points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environmental,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quality of life score respectively as (89.62±6.84), (91.52±7.14), (91.48±7.09) and (90.05±7.01) points than (62.85±5.14), (61.05±5.08), (63.74±5.34) and (62.89±5.16) points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Low-dose coagulation factor infusion shows remarkable effect in effectively reducing bleeding and pain degree of hemophilia children with acute joint bleeding and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It is worthy of reference.
【Key words】 Low-dose coagulation factor infusion; Hemophilia; Acute joint bleeding; Efficacy
血友病是一種兒童常見病, 屬于X性染色體連鎖的一種遺傳性出血性疾病, 包括血友病A(HA)、血友病B(HB), 患兒終身均有出血的可能, 部分患兒術后也會出現持續性出血, 病重的患兒在出生后就會即刻發病, 出血部位主要是肌肉軟組織以及關節等, 病情輕的患兒發病時間相對較晚[1, 2]。血友病的主要特征是關節出血, 出血癥狀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有效的控制、治療, 極易引發殘疾、關節畸形等并發癥, 嚴重影響患兒預后, 且加重社會、家庭負擔[3, 4]。當前血友病尚無特效根治方法, 主要以替代治療為主, 但由于替代治療價格昂貴, 部分患兒不易接受, 對于小劑量凝血因子輸注在血友病急性關節出血治療中的效果目前報道相對較少。在上述研究背景下, 本文選定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血友病急性關節出血患兒85例進行研究, 目的是為血友病急性關節出血患兒提供一種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法,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血友病急性關節出血患兒85例作為研究對象, 均為男性, 年齡3~14歲, 平均年齡(8.52±2.14)歲;體重31~62 kg, 平均體重(46.52±5.18)kg。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①病情穩定者;②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③家長、監護人均知情, 并簽字“知情同意書”;④研究前1周未接受凝血因子ⅧI(FⅧ)治療;⑤經臨床確診為血友病急性關節出血。
1. 2. 2 排除標準 ①研究前接受過相關治療者;②合并先天性疾病、遺傳性疾病者;③腎、肝功能不健全者;④合并代謝性、內分泌疾病者;⑤機體電解質紊亂者;⑥臨床資料不完整者;⑦體重>80 kg或者<30 kg者;⑧凝血因子Ⅷ抑制物:陽性;⑨過敏體質、合并蕁麻疹、哮喘等;⑩存在FⅧ過敏反應病史者。
1. 3 方法 予以5~15 U/kg注射用重組人凝血因子Ⅷ(Wyeth Farma S.A., 注冊證號S20120061, 規格:2000 IU/瓶)治療, 2次/周, 連續用藥1年。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 4. 1 出血程度 出血程度評定標準如下:①皮膚黏膜出血、關節酸痛評定為輕度出血;②關節疼痛、關節腫脹、關節活動受限評定為中度出血;③顱內出血、尿道出血、消化道出血評定為重度出血[5, 6]。
1. 4. 2 VAS評分 以VAS量表評估所有患兒治療前、治療后1年疼痛程度, 總分為10分, 0分為無痛, 1~3分為輕度疼痛, 4~6分為中度疼痛, 7~10分為重度疼痛。分值越低, 疼痛感越輕[7]。
1. 4. 3 生活質量 治療前、治療后1年采用WHO簡明生活質量測定量表評估所有患兒治療前后生活質量, 包括環境、社會、心理、生理4個方面。分值越高, 生活質量越高[8]。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等級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治療前后出血程度對比 治療前, 患兒輕度出血率、中度出血率、重度出血率分別為14.12%、23.53%、62.35%;治療后輕度出血率、中度出血率、重度出血率分別為是49.41%、41.48%、9.41%。治療后, 患兒出血程度顯著優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 2 治療前后VAS評分對比 治療后, 患兒VAS評分為(1.15±0.11)分, 顯著低于治療前的(3.26±0.68)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2. 3 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治療后, 患兒環境、社會、心理、生理生活質量評分分別為(89.62±6.84)、(91.52±7.14)、(91.48±7.09)、(90.05±7.01)分, 均顯著高于治療前的(62.85±5.14)、(61.05±5.08)、(63.74±5.34)、(62.89±5.16)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血友病一般是女性攜帶、男性發病, 在臨床中包括血友病B、血友病A、遺傳性因子Ⅺ缺乏癥。急性關節出血患兒病理特征主要是滑膜絨毛出血并破入關節腔中, 進而形成血腫, 出血同時會引發血管炎癥反應, 首先是中性粒細胞滲出, 隨即是單核細胞滲出, 形成的急性炎癥反應包繞血腫, 炎癥反應的消除速度極慢[9, 10]。血友病急性關節出血由于反復性慢性關節炎病變以及關節出血, 對患兒心理、生理均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 長期性活動受限、關節損傷, 對患兒未來職業選擇有所限制, 明顯降低了患兒的生活質量[11]。目前, 臨床普遍認為血友病的發生與患兒機體凝血因子缺乏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 故目前臨床對于血友病以凝血因子替代治療為主, 凝血因子替代治療為血友病患兒帶來了福音, 目前我國常用的凝血因子有重組人凝血因子Ⅷ、抗血友病球蛋白(AHG)以及新鮮冰凍血漿, 新鮮冰凍血漿雖然價格低廉, 但每日的輸注量有限, 明顯增加了血液傳播性疾病的發生率[12]。同時凝血因子替代治療費用昂貴, 且考慮到抗體產生等原因, 大部分患兒在出血時往往會選擇少輸或者不輸凝血因子。傳統血漿凝血因子制劑來源具有局限性, 但是重組凝血因子很好的彌補了這一不足, 明顯緩解了臨床中用藥緊張的局面[13]。凝血因子類藥物的半衰期相對較短, 因此患兒需要反復性使用凝血因子治療, 由于大部分家庭經濟情況有限, 不能負擔龐大的治療費用, 故臨床一般采用有效劑量的重組凝血因子進行靜脈輸注治療。
重組凝血因子屬于基因重組因子制劑, 生化特性以及活性接近于血漿制品, 不具備免疫活性, 安全性更高, 可有效清除抑制物, 控制出血癥狀, 避免血源性病毒感染, 安全性更高。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 患兒出血程度顯著優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患兒VAS評分為(1.15±0.11)分, 顯著低于治療前的(3.26±0.68)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患兒環境、社會、心理、生理生活質量評分分別為(89.62±6.84)、(91.52±7.14)、(91.48±7.09)、(90.05±7.01)分, 均顯著高于治療前的(62.85±5.14)、(61.05±5.08)、(63.74±5.34)、(62.89±5.16)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說明小劑量凝血因子輸注在血友病急性關節出血治療中效果顯著, 應當作為血友病急性關節出血患兒理想的治療方法。其原因分析如下:重組凝血因子主要是由基因工程生產, 有效避免了傳統血漿制品所致血液疾病高傳播性的不足, 提高了治療安全性。通過靜脈輸注重組凝血因子, 可促使重組凝血因子結合細胞表面表達受體, 形成一種復合物, 減輕關節腔張力, 進而緩解疼痛癥狀[14]。重組凝血因子進入患兒機體中, 將血小板表面的凝血酶激活, 加快凝血酶生成, 對纖溶的發生具有顯著抑制作用。定期予以小劑量的重組凝血因子, 可顯著提高患兒機體中血小板的聚集、粘附功能, 將靶關節的出血情況有效阻斷, 進而減輕患兒出血癥狀, 減少出血次數與出血量, 發揮了顯著的止血效果[15]。其次小劑量凝血因子輸注治療具有明顯優勢, 更符合大部分家庭的經濟情況, 極大的減輕了血友病急性關節出血患兒及其家長的心理負擔和經濟壓力, 接受度較高, 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給更多血友病急性關節出血患兒帶來福音[16]。 綜上所述, 血友病急性關節出血患兒采用小劑量凝血因子輸注治療, 止血效果顯著, 同時可有效緩解患兒關節疼痛、腫脹等癥狀, 尤其是踝關節、膝關節、肘關節等出血、腫脹癥狀, 降低血友病骨關節病、嚴重出血事件發生率, 改善生活質量及預后, 近期、遠期療效顯著, 安全可靠, 值得臨床信賴并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紅藝. 小劑量凝血因子輸注治療血友病急性關節出血的療效研究. 中國校醫, 2017, 31(12):932.
[2] 方擁軍, 洪愷. 關節出血對血友病關節的影響.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17, 32(1):70-75.
[3] 馮賓, 翁習生, 林進, 等. 血友病性骨關節病變的外科治療策略. 中華骨科雜志, 2016, 36(7):413-421.
[4] 門亞勛, 賀堯, 曹萬全, 等. 凝血因子替代療法下血友病A患者行THA 1例報告. 實用骨科雜志, 2017, 23(7):668-670.
[5] 馬山, 張振, 高超. 人凝血酶原復合物治療乙型血友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評價. 中國輸血雜志, 2016, 29(9):945-947.
[6] 劉國青, 陳振萍, 吳潤暉. 血友病關節病變與炎癥因子關系的研究進展. 血栓與止血學, 2016, 22(6):718-720.
[7] 楊新平, 敖志文, 彭弘, 等. 小劑量重組人凝血因子Ⅷ治療血友病甲外傷后蛛網膜下腔出血并硬膜下血腫1例. 江西醫藥, 2017, 52(5):426-427.
[8] 鄭冬麗. 反復輸注血液制品對血友病抗體及凝血因子活性的影響. 中國實用醫刊, 2015, 20(13):21-22.
[9] 張靜, 嚴媚. 重型血友病A患兒重組人凝血因子Ⅷ短期預防治療的研究. 浙江臨床醫學, 2017, 19(7):1220-1221.
[10] 張潤花, 楊時佳, 吳思靜, 等. 重組凝血因子Ⅶa治療獲得性血友病A合并嚴重出血的療效觀察. 內科急危重癥雜志, 2015, 21(4):316-317.
[11] 胡政斌, 孫新, 何麗雅. 遺傳因素與血友病A凝血因子抑制物產生的研究進展.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17, 25(3):957-960.
[12] 王武超, 郭楊. 小劑量凝血因子輸注治療血友病急性關節出血的療效研究. 中國急救醫學, 2013, 33(s1):7-9.
[13] 傅玲玲, 吳潤暉. 治療模式與血友病顱內出血綜述. 中國小兒血液與腫瘤雜志, 2015, 20(1):47-49.
[14] 王迪. 低劑量重組人凝血因子Ⅷ預防治療兒童血友病A的效果評價. 中國現代醫藥雜志, 2016, 18(5):86-88.
[15] 張建華, 董春霞, 張愛榮, 等. 血漿源性人凝血因子Ⅷ治療血友病A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 中華內科雜志, 2016, 55(8):624-627.
[16] 肖娟, 趙永強, 李魁星, 等. 重型血友病A患兒低劑量預防治療血漿凝血因子Ⅷ谷濃度的檢測. 血栓與止血學, 2016, 22(1):61-65.
[收稿日期:2018-1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4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