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檢驗標本出現誤差的原因及控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血液檢驗標本中出現誤差的原因以及相應的控制對策。方法:本次研究樣本從本院血液科50例血液檢驗誤差標本中選取,研究時間從2018年1月開始,截至2019年1月,對所有血液檢驗標本出現誤差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對相應的控制對策進行討論。結果:對本次研究結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知,血液檢驗標本出現誤差的原因有自身原因、標本采集原因、標本送檢原因、標本檢驗原因等,統計得知,在所有出現誤差的原因當中,患者自身原因占據總因素的50%、其次是血液送檢原因,占據20%。結論:通過此次研究得知,在血液檢驗標本中,出現誤差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自身原因與血液送檢原因,因此在臨床血液檢驗工作中需要控制好檢驗的每一個環節,規范檢驗操作,保證血液標本的質量。
【關鍵詞】 血液檢驗標本;出現誤差;原因;控制對策
【中圖分類號】R446.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255-02
血液檢驗在臨床醫療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協助臨床醫師確定患者疾病種類的一種重要檢驗方式,同時還能對患者疾病程度進行明確。而在血液檢驗當中,血液檢驗標本直接影響力檢驗質量,同時也對臨床醫師治療方案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必須找出血液檢驗標本出現誤差的原因,從而提高血液檢驗的準確率,更好的服務與臨床醫療工作。本次研究特對本院50例血液檢驗標本誤差原因進行分析,探究出現誤差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其控制對策。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樣本為本院血液科血液檢驗誤差標本,例數選取50例。
研究時間從2018年1月開始,截至2019年1月,50例血液標本中,男性患者血液標本例數為24,女性患者血液標本例數為26,患者年齡在25-81歲之間,年齡平均值為(46.2±2.1)歲,此次研究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與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所有患者血液標本采集為同時采血區域完成,采血方式保持一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對本次研究沒有影響。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血液標本均由專業采集人員與檢驗人員進行檢驗,對50例血液標本進行多次檢測,保證血液檢測每個環節工作的記錄完整性,對血液標本出現誤差的原因進行統計,從自身原因、標本采集原因、標本送檢原因、標本檢驗原因等方面出發,并且對出現誤差的種類進行處理。
1.3 觀察指標
血液標本出現誤差的原因(自身原因、標本采集原因、標本送檢原因、標本檢驗原因)
2 結果
對本次研究結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知,血液檢驗標本出現誤差的原因有自身原因、標本采集原因、標本送檢原因、標本檢驗原因等,其中血液檢驗標本誤差中,自身原因為25例,占據比例為50%;血液標本送檢原因10例,占據比例為20%;血液檢驗原因為6例,占據比例為12%;標本采集原因9例,占據比例為18%。統計得知,在所有出現誤差的原因當中,患者自身原因占據總因素的50%、其次是血液送檢原因,占據20%。
3 討論
對患者血液標本出現誤差的因素進行分析以及針對性的控制對策。從自身原因、標本采集原因、標本送檢原因、標本檢驗原因等方面出發。
3.1 患者自身因素
在血液檢驗過程中,血液標本出現誤差與患者自身原因有著較大的聯系,根據臨床調查得知,由于患者自身因素的影響,導致其血液檢驗形成誤差,而在影響血液檢查誤差因素當中的比例是最高[1],比如在患者檢驗前沒有按照規定禁食、禁飲,在血液標本采集過程中,所采集的血液標本本身就存在著誤差。因此在血液檢驗工作中,需要事先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讓患者明確禁食、禁飲對血液檢驗準確性的影響。另外對于在本院住院治療患者或正在接受藥物治療患者,需要對其藥物治療方案進行分析,部分藥物容易對血液檢驗標本存在影響,因此要按照規定時間讓患者停止藥物攝入[2]。
3.2 血液檢驗標本采集因素
在血液檢驗標本的采集過程中,采集過程需要患者、采血醫師兩方面的密切配合,特別是如果患者進食后,人體的機體處于代謝階段,十分活躍,因而血液當中波動的化學成分對血液檢驗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血液的采集量也會對血液檢測結果產生影響,如果血液采集過多無法準確反映血液成分含量所代表的問題,如果采集過少也無法準確的反應疾病。因此在血液采集工作當中,需要制定規范化的血液采集工作,臨床醫師讓患者進行血液檢驗的時候需要明確闡述檢驗項目,比如血常規、肝功能等,然后再交與采血醫師,確定采集劑量。所有采集工作都需要在陽光下進行,醫院需要定期對采血工作視頻進行檢查,對不規范行為或者錯誤行為進行指正。并且采取責任管理制度,對采血醫師的工作進行嚴格要求,如果存在的血液標本誤差為血液標本采集因素引發的誤差,則需要對采血醫師進行懲罰[3]。
3.3 血液檢驗標本送檢過程因素
在血液檢驗標本送檢過程中,如果送檢時間較長,會影響血液檢驗的合格率,因此需要規范血液標本送檢工作,在采血完成后將所有的血液標本分批次放置,同時根據采血時間的先后進行分批次送檢,保證所有血液標本的送檢時間一致,同時也保證送檢時間在規定范圍內[4]。
3.4 血液檢驗標本檢驗因素
在血液檢驗過程中,如果對血液標本處理不當或者存在錯誤操作抗凝管現象,都會對血液檢驗結果造成影響。因此在血液檢驗工作中,需要定期對檢驗醫師進行操作技能培訓,保證檢驗醫師以最好的狀態面對工作[5]。
3.5 結論
通過此次研究得知,在血液檢驗標本中,出現誤差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自身原因與血液送檢原因,因此在臨床血液檢驗工作中需要控制好檢驗的每一個環節,規范檢驗操作,保證血液標本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黃吉. 血液檢驗標本誤差的原因分析及預防策略探究[J]. 當代臨床醫刊, 2014, 27(4):887-888.
[2] 李志強, 王萬仲, 俞少英. 血站血液檢驗標本誤差的原因及對策探討[J]. 中國衛生產業, 2016, 13(2):98-100.
[3] 娜日蘇, 王巍. 血站血液檢驗標本誤差的原因分析及其對策[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5(28).
[4] 劉洪濤. 43例血站血液檢驗標本誤差的原因與對策淺析[J]. 醫藥前沿, 2016, 6(2):394-395.
[5] 烏云其木格. 血液檢驗標本誤差的原因分析及有效對策探析[J]. 中國衛生產業, 2016, 13(30):80-8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927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