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漢大學生健康素養水平比較及影響因素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了解朝、漢大學生健康素養水平現狀,探索其影響因素,為有效實施大學生健康素養干預研究提供依據。方法: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抽取延邊地區某大學學生282名,采用全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結果:朝鮮族大學生健康素養總分為50.83±12.03,漢族大學生健康素養總分為57.42±9.43,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062.p<0.001);朝鮮族三年級大學生健康素養總分高于二年級、一年級,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F=3.169;p<0.05);一年級的朝族大學生的健康素養總分低于漢族大學生,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F=-6.545,p<0.001);朝鮮族大學生健康素養總分與自覺健康狀況呈負相關(p<0.05);自我效能與自覺健康狀況為健康素養主要影響因素(p<0.01)。結論:朝鮮族大學生健康水素養水平低于漢族大學生,學校應克服地域因素,加強針對性教育,提高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感,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健康素養水平。
【關鍵詞】健康素養;大學生;自我效能;朝鮮族
中圖分類號: R1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2-0211-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2.102
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并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做出正確判斷,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大學生正處于人格形成和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這期間的健康素養水平將會直接影響以后的健康狀況。大學生更是國家發展的中堅力量,大學生的健康素養水平關系到未來我國公民的健康水平。有研究提出少數民族或種族人群是健康素養研究的重點之一[1]。并且有研究顯示,健康素養存在民族差異且漢族高于朝鮮族[2]。為明確朝鮮族和漢族大學生健康素養差異及影響因素,為提高大學生健康素養提供依據,本研究在朝鮮族較集中的延邊地區綜合性大學進行調查,結果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本研究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抽取延邊地區某綜合性大學6個學院,每個學院抽取1個班級,抽中的班級中隨機抽取50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300份,有效問卷282份,有效率為94%,其中朝鮮族學生138人,漢族學生144人。
1.2 方法
1.2.1 一般人口學特征
包括年級、性別、民族、專業、戶口所在地、家庭平均月收入、每月生活費、父親平均月收入和母親平均月收入及自覺健康狀況10項,其中自覺健康狀況記分方式為非常差記1分,較差記2分,一般記3分,較好記4分,非常好記5分。
1.2.2 大學生健康素養的測定
在《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2015年版)》的基礎上選取和大學生相關的條目48條,包括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識19條、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24條以及健康技能5條。正確回答80%以上問題視為具備健康素養。單選題及判斷題回答正確記1分,多選題正確率≥60%記1分,共計48分,結果轉換為百分制。問卷Cronbach α系數為0.74。
1.2.3 自我效能
采用由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的著名臨床和健康心理學家Ralf Schwarzer教授編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共10項,選擇完全不正符合1分,尚算符合記2分,多數符合記3分,完全符合記4分。
1.3 統計分析
問卷復查后,利用SPSS21.0軟件建立數據庫并進行統計分析,主要使用的統計方法有t檢驗、x2檢驗,分層回歸分析等,檢驗水準為α=0.05。
2 結果
2.1 研究對象同質性比較
朝漢大學生在一般人口學特征上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朝鮮族大學生健康素養總分在年級上有差異,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F=3.169;p<0.05)(表2)。
2.2 朝、漢大學生健康素養差異及具備率
朝鮮族健康素養總分、各維度得分及自我效能得分均低于漢族大學生,見表3。
朝鮮族和漢族大學生健康素養具備率均為0,除健康技能外各維度具備率均無差異,見表4。
2.3 朝、漢大學生健康素養與自覺健康狀況、自我效能相關關系
2.3.1 朝鮮族大學生健康素養與自覺健康狀況、自我效能相關性
朝鮮族大學生的自我效能得分與健康素養總分及自覺健康狀況具有顯著正相關性,健康素養總分與自覺健康狀況呈負相關,見表5。
2.3.2 朝鮮族大學生健康素養影響因素
以健康素養總分作為因變量,年級、專業、每月生活費、父親受教育程度、母親受教育程度、自覺健康狀況及自我效能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根據結果可得出自覺健康狀況和自我效能為影響朝鮮族大學生健康素養的主要因素,可以解釋朝鮮族大學生健康素養28.9%的變異,見表6。
回歸分析(n=282)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朝鮮族大學生和漢族大學生健康素養總分以及各個維度的得分均存在顯著差異且具有統計學意義。漢族大學生的健康素養總分以及各個維度的得分均高于朝鮮族大學生,這與孫傲伊[3]等研究結果相似??赡芤驗椴煌褡逦幕c生活習慣存在差異,有研究[4]指出,患者的健康素養水平受語言影響,長期生活在這樣的語言環境,逐步形成了健康素養的差異[5]。延邊地區朝鮮族大學生語言多為朝鮮語,而學校及社會的健康教育及宣傳內容以漢語為主,導致朝鮮族大學生對健康知識獲取率較低,同時朝鮮族居民特殊的生活習慣,如愿意食用泡菜等高鹽飲食,這也會影響到朝鮮族大學生的健康素養。因此,學校有必要可增加少數民族語言的健康宣教內容,同時配有圖片、視頻等資料,提高健康知識的教育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級的朝鮮族大學生健康素養總分之間存在差異,隨著年級的增高其健康素養也提高,這與潘秋予[6]研究結果相似。可能因為一年級學生剛剛入學,其健康素養水平主要由中小學教育決定,而三年級學生已經完成了多半的大學課程,同時在大學期間有機會選擇和健康有關的選修課[7]。學校在開設與健康相關的選修課的時候還應注重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8],進而提升學生的健康素養水平。
學生在學校或網絡上接觸到的健康素養的相關內容多為大眾化,缺乏針對性。因此,校方可加強新生的健康教育,定期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并對不同年級、不同民族進行針對性教育,對不同學生群 體分類別、分層次開展健康知識教育。學校也可組織朝鮮族大學生作為志愿者,向朝鮮族居民進行健康教育時,在講解的同時鞏固自己的健康知識。
朝鮮族大學生的健康素養與自覺健康狀況呈負相關,與自我效能呈正相關。健康狀況可分為主客觀兩方面,自覺健康狀況受主觀因素影響,健康素養總分越高的大學生,對健康知識了解得越多,越能發現自身健康存在的問題。此結果有待進一步證實。朝鮮族大學生的自我效能與自覺健康狀況呈顯著正相關性,可能因為自我效能高的大學生更加注重自身健康狀況,發現健康問題能積極地尋找對策、及時解決。自我效能為影響健康素養的最主要因素,公民健康素養的基礎主要受學校教育的影響[9],高校教育可以自我效能為切入點,利用不同的傳媒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定期監測、干預。
綜上,漢族大學生的健康素養水平高于朝鮮族,朝鮮族大學生健康素養水平有待提高,自我效能和自覺健康狀況為健康素養的主要影響因素,提升朝鮮族大學生健康素養水平要克服地域因素,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從根本上提高大學生的健康素養水平。
【參考文獻】
[1]Institute Of Medicine.Health literacy:a prescription to end confusion[R].Washington: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4: 1.
[2]LI C Y,LEE O,SHIN G S,et al.Health literacy and health status of Korean-Chinese elderly people living in Yanbian,China[J].J Korean Aacd Nurs,2009,39(3):386-392.
[3]孫傲伊,武軼群,錢力,等.楚雄市中學生健康素養調查[J].中國學校衛生,2014,35(5):740-742.
[4]李彩福,李現文,李春玉.朝鮮族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素養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5):1-4.
[5]郭玲茹,許麗娟,邱艷,等.延邊地區朝鮮族和漢族中學生健康素養水平比較[J].中國學校衛生,2017,38(3):445-448.
[6]潘秋予.南充市在校大學生健康素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醫療管理科學,2018,8(1):61-66.
[7]袁雪晴,于天賀,李路旋,等.河北省大學生健康素養水平與健康狀況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8,34(12):1072-1075.
[8]郭玉婷,方成,張昭雪,等.湖北省大學生健康素養現狀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19,35(1):77-81.
[9]朱斌.中國公民健康素養與學校健康教育資源的整和利用[J].中國學校衛生,2009,30(2):161-162.
※基金項目:延邊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ydcxcy201808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398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