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水稻種植中的運用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農業種植中也逐漸引進了許多新技術。在水稻的種植當中,肥料在其中起著較為關鍵的促生長作用,能夠極大地提升糧食產量。肥料的合理使用會使水稻增產,而不合理的使用則會導致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使土壤結塊,影響今后的水稻種植。因此,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也就應運而生,對農業的發展進步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測土配方施肥概述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先對種植土地的土壤各項養分含量進行監測,依據監測結果和農作物生長過程中對各類元素的所需狀況合理施加化學肥料,達到肥料被有效利用、減少化學肥料對自然環境危害的最終效果。這種施肥方式可以對肥料用量、施肥時間、施肥方法進行周密的規劃與把控,使肥料的利用效率最大化、提升肥料利用率、減少化肥使用、提升農產品產量、改善農產品質量,節省了勞動力,降低了投入成本,令農民的經濟效益有效提升。
現代化的農業種植中,想提升農產品的最終產量就離不開化肥的施用。在化肥剛剛產出還未被普及使用的年代,由于無法合理地使用化肥,導致土地的性能日趨下降,肥力逐年降低,對日后的農作物種植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影響。然而,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化肥的產出量也逐漸增多,由于農業種植者對化肥作用理解有限,就發生了大量的化肥濫用現象,使種植農作物的土地遭受污染與破壞。如果一直地按照這種施肥方法進行種植,不僅不會提升農產品的最終產量,還會使種植農作物的土壤結構遭受嚴重的破壞,農作物產量也就會逐年降低。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提出有效解決了化肥亂用和土壤酸化的問題。經由科學的檢測數據,將所施用肥料合理配比,使其能夠更好地與環境相容,在合理施用化肥的同時,令農產品收益達到最大化。
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水稻種植中的運用策略
?。ㄒ唬y土配方控制氮肥施用
在水稻的種植當中,氮肥能夠為其生長提供重要的營養供給,為植物生長提供合成氨基酸的必要原料,促進植物生長。如果種植戶隨意地施用氮肥,而減少了其余肥料的供給,就會導致水稻生長時因營養供給不均勻,而使地上的部分生長過于旺盛,而根系卻還未牢牢地深入土壤之中,在抽穗和分蘗時期就會因為根部營養供給不足,而發生稻谷癟?,F象。此外,過多地施用化肥還會破壞土壤自身的養分平衡,使農作物的生長受到影響,降低農產品的最終產量,而且還會因為氮肥促進了水稻中蛋白質含量提升,影響了大米的食用口感,因此,合理的施用氮肥就顯得至關重要。
例如:某地在對水稻種植地進行測土配方后,還著重注意施肥方法。首先,對于氮肥的施用采用深施土埋法,施肥深度約在八厘米左右,充分使肥效延長,提升氮肥利用率。其次,因為氮肥的肥效時期普遍較短,所以采用少量施用多次施加的方法,嚴格控制氮肥用量,減少氮肥的浪費。再次,依據土地的實際情況對氮肥施用量進行嚴格控制,當地的種植水田,因部分種植區蘊含沙土,使水分較易流失,應該先少次多用地施加碳酸氫銨,隨后再依據生長時期不同而改換用尿素等氮肥。最后,可以適當地選用緩釋氮肥,雖然單位成本有所提升,但是其作用效果更好,會提升農作物的產量。
?。ǘ┱{控磷鉀肥施用
水稻產量的提升,磷、鉀肥的合理施用也對其產生了積極的促進影響。然而在實際生產中,由于大量農戶對磷鉀肥是施用方法不當,導致了肥料施用混亂、盲目跟施、施用方法錯誤現象時有發生,進而造成了肥料浪費、水稻產量降低、土壤結構被嚴重破壞等。因此在磷鉀肥施用時也應該嚴格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施加。在施用時,一定要注意施用的時間,應該在秧苗期適量施加作為苗基肥使用,在水稻分蘗期和幼穗分化期應該依據水稻生長情況適當施加鉀肥,提高植株抗性,促進其光合作用。此外,在施加鉀肥時還應注意“四少四多”原則,在早稻、雜交稻、高桿水稻和鉀含量少的田里多施加鉀肥,反之則要減少施加量。
對于磷肥的施用,以我國某地的種植實例進行闡述,當地在施加磷肥時將其與有機肥混合,采用早施的方法,充分促進根系對磷元素的吸收。同時,為了使水稻返青早、分蘗快,磷肥施用還采取分層施肥的方法,在土壤的底層和淺層都適當地進行施加。此外,由于水稻在生長后期根系逐漸老化,吸收能力減弱,為防止水稻缺少磷元素,可以采取根外噴施的方法,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ㄈ┘訌娝咎镩g管理
在使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時,應該格外注重加強田間管理工作,田間管理工作是保障測土配方施肥合理進行的重要環節。在田間管理時,首先,應該在水稻種植過后及時地進行查苗和補苗工作,保持苗間空隙一致,并在幼苗扎根后適當施加肥料,促進其生長。其次,應該注意田間的除草工作,防止其對土壤養分的吸收影響了水稻的正常生長。除草在一茬的種植中大約要進行兩到三次,使土壤疏松、雜草去除,促進水稻生長。再次,在降雨季節時,一方面降雨量急劇增加,容易造成洪水災害,另一方面其正處于水稻茁壯生長的時期,為了防止出現水稻減產,甚至顆粒無收的現象,人們應該積極做好防澇排水工作,為水稻成長提供一個最適宜的生長環境。最后,在水稻生長的整個時期,應該注重對水稻的病蟲害防治工作,諸如立枯病和紋枯病等。
例如:某地在進行田間管理工作時,為防止水稻產生病蟲害,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治辦法。首先,針對水稻種植不同時期可能會出現的各種病蟲害積極做好藥物防治工作,并做好通風管理,在萌芽之中減少病蟲害的侵襲。其次,在育苗期間,盡量保持棚內處于恒溫的狀態,防止立枯病的發生。再次,加強對農田的監控及治理工作,在水稻病蟲害的高發期內,結合實際情況,積極做好病蟲害的治理應對措施。最后,由于水稻屬于硅酸性作物,其硅含量較高,然而部分土地的硅含量無法滿足其生長要求,此時就應該適當地施加硅肥,保障水稻生長有充足的硅元素供給。
(作者單位:124218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清水鎮農業服務中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87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