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平原大棚西瓜甜瓜與萵筍輪作周年生產技術規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經過多年研究和生產實踐,探索制定了適于江漢平原的大棚西甜瓜與萵筍輪作周年生產技術模式和規程,主要內容包括產地環境條件、大棚要求、品種選擇、周年茬口模式、生產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及生產檔案。該模式將西甜瓜與萵筍的高效益茬口有機銜接優化,對促進江漢平原及生態條件相似的地區大棚西甜瓜與大棚萵筍相互帶動發展,提高種植綜合效益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西瓜; 甜瓜; 萵筍; 大棚; 輪作; 技術規程
在經濟全球化和大農業經濟轉型大背景下,湖北省西瓜甜瓜和蔬菜產業向設施化、高品質、綠色高效快速轉型的態勢明顯。荊州市地處江漢平原腹地,是湖北省西甜瓜生產第一大市,也是萵筍生產大市,同時生產上不同程度存在連作障礙突出、栽培模式不優、質量效益不高等問題,缺乏科學統一的集成技術和標準規范指導。自2011年以來荊州農業科學院等單位不斷創新技術模式研究與應用,在該市示范推廣大棚西瓜甜瓜與萵筍輪作周年生產高效模式,多年來年平均667 m2產值穩定在2萬元左右,實現了瓜菜質優價高、節本增效和可持續發展,在該市及周邊地區推廣面積超過650 hm2,發展勢頭很好。江漢平原大棚西瓜甜瓜與萵筍輪作周年生產技術規程已通過荊州市地方標準審定,于2018年11月17日發布,標準號為DB4210/T 006—2018。該規程為該區大棚西瓜甜瓜或大棚萵筍提供有效前后茬口銜接,促進瓜與菜相互帶動發展,有助于提高種植綜合效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對豐富湖北西瓜甜瓜、大宗蔬菜設施生產模式和提升其標準化水平有較好的借鑒作用。
1 應用范圍和規范性引用文件
江漢平原大棚西甜瓜與萵筍輪作周年生產技術規程規定了大棚西瓜甜瓜與萵筍輪作周年生產技術包含的產地環境條件、大棚要求、品種選擇、周年茬口模式、生產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及生產檔案的基本要求等內容,適用于荊州市乃至江漢平原及生態條件相似的地區。后述文件對于本文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GB/T 8321.10—2018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十);GB 16715.1—2010瓜菜作物種子第1部分:瓜類;GB 16715.5—2010瓜菜作物種子第5部分:綠葉菜類;GB/T 51057—2015種植塑料大棚工程技術規范;HG/T 4365—2012水溶性肥料;NY/T 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NY/T 582—2002萵筍;NY 884—2012生物有機肥;NY/T 5010—2016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產地環境條件;NY 5109—2005無公害食品西甜瓜。
2 產地環境條件
栽培地塊應符合NY/T 5010—2016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產地環境條件的規定,應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有機質含量較高的沙性或沙壤土田塊。
3 大棚要求
農用鋼架大棚建造技術條件應符合GB/T 51057—2015種植塑料大棚工程技術規范。自建簡易結構大棚應在棚高、肩高、棚長、棚寬以及抗風、抗雪、承載能力等方面參考GB/T 51057—2015有關技術要求。
4 品種選擇
西瓜宜選用早熟耐低溫中果型品種,如‘84-24’等,種子質量應符合GB 16715.1—2010的規定;甜瓜宜選用早熟抗病厚皮類型品種,如‘鄂甜瓜5號’等,種子質量應符合GB 16715.1—2010的規定;萵筍宜選用耐低溫高產紅葉綠肉香味品種,如‘紅香妃’等,種子質量應符合GB 16715.5—2010的規定。
5 周年茬口模式
第1茬為西瓜或甜瓜,1月中旬播種,5月上旬至6月下旬收獲;第2茬為西瓜或甜瓜,7月上旬播種,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收獲;第3茬為萵筍,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種,次年1月上旬至2月下旬收獲。
6 生產管理
6.1 第1茬
前茬收獲清園后2月下旬前全田深耕1次,667 m2施生物有機肥200~250 kg,高氮高鉀硫基復合肥20 kg、鈣鎂磷肥15 kg、硼砂1 kg、ZnSO4·7(H2O)1.5 kg。肥料應符合NY 884—2012和NY/T 496—2010標準規定。所有肥料全田均勻撒施,深旋整細起壟。西瓜壟廂(包溝)寬2.7~3.0 m,甜瓜壟廂(包溝)寬1.8~2.0 m。每個壟廂正中間鋪設直徑32 mm滴灌帶于地膜下,滴孔朝上。每廂滴灌帶配裝獨立閥門,滴灌帶與支管和主管相通。選用無色透明PE地膜,厚度0.014 mm,全田覆蓋(廂溝除外),做到鋪平壓實。在起壟覆膜后移栽前7~10 d利用膜下滴灌將全田灌足水分。
西瓜、甜瓜宜在1月中旬前后播種,采用暖床穴盤基質育苗,苗齡2葉至3葉1心,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西瓜采用爬地栽培,瓜苗定植在壟廂偏外一側離滴灌帶0.2~0.3 m直線上,株距0.40~0.45 m,667 m2定植500~550株;甜瓜采用吊蔓栽培,瓜苗錯位定植在滴灌帶兩側離滴灌帶0.2~0.3 m直線,窄行距約0.5 m,寬行距1.3~1.5 m,株距0.45~0.50 m,667 m2定植1 500株左右。定植后用細竹弓片造拱,加蓋厚度0.014 mm、寬2.0 m的無滴膜,形成小拱棚保溫。
早春定植后大棚內覆蓋小拱棚,以保溫和防高溫燒苗為主,小拱棚內白天溫度宜在30~35 ℃、夜間不低于15 ℃;伸蔓期應結合氣溫、整枝定蔓操作需要和田間長勢,逐步揭開直至去掉小拱棚,以增加光照同時防高溫和防低溫,白天溫度宜在30~35 ℃、夜間18~22 ℃;開花坐果期大棚內白天28~32 ℃,夜晚18~22 ℃;膨果期以增加晝夜溫差為主,白天32~35 ℃,夜晚18~20 ℃。整個生育期控制棚內濕度不超過70%為宜。 西瓜宜采用2蔓整枝,主蔓向棚內側、副蔓向棚外側引蔓,第1批果實坐住前主蔓、副蔓上側枝盡早去除,整個生育期視瓜秧長勢適度整枝打杈,確保果實發育期營養平衡。第1批西瓜于主蔓第2或第3雌花坐果,1株1果;第2批于主或副蔓延長頭坐果,1株1~2果。甜瓜采用單蔓整枝,非留果子蔓全部去除,第1批于主蔓第8~第12節子蔓留1果;第2批于主蔓第22~第25節子蔓留1果,主蔓在預留的第2果節位后3~4節處摘心。2批西瓜甜瓜均利用坐果靈或蜜蜂輔助授粉。
果實坐穩后首次施膨果肥前酌情滴灌1次清水。利用肥水一體化膜下滴灌水溶性肥料追施膨果肥,肥料應符合HG/T 4365—2012標準的規定。西瓜甜瓜在伸蔓期667 m2施1次高氮全營養水溶性肥料2 kg;膨果期667 m2施中氮高鉀全營養水溶性肥料8~10 kg,分2~3次隨水滴灌。第2批西瓜甜瓜肥水調控可參考頭批瓜,遵循少量多次原則。全生育期配合病蟲害防治補充全營養葉面肥。
6.2 第2茬
第2茬為西瓜或甜瓜。第1茬拔秧后于7月上旬在原有壟廂上直播第2茬西瓜或甜瓜,栽培方式不變。適當稀植,西瓜667 m2定植450~500株、甜瓜1 300株為宜。整枝理蔓、授粉留果和肥水參考第1茬管理。第1批西瓜甜瓜在整個生育期應揭開大棚四周盡量通風降溫,同時預防大風和暴雨破壞設施和瓜秧;第2批西瓜甜瓜應根據氣溫變化,參考第1茬對大棚進行溫度和濕度調控,預防階段性低溫冷害或熱害。第1批果實在9月中旬收獲,第2批在10月中下旬收獲,是否收獲第2批應根據后茬萵筍的季節安排需要來定。
6.3 第3茬
第3茬為萵筍。第2茬收獲后揭掉(或完全卷開)大棚膜,拔秧清園深耕,667 m2施生物有機肥200 kg,高氮高鉀硫基復合肥40 kg,鈣鎂磷肥20 kg,硼砂1.5 kg。肥料應遵循NY 884—2012和NY/T 496—2010的規定。所有肥料全田均勻撒施,深旋整細起壟。前茬地膜保護較好的可用作萵筍地膜再次利用,并按照前茬壟廂模式開好壟廂,覆上地膜。萵筍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種,667 m2需種量20~30 g,苗床20~30 m2,冷床撒播集中育苗,苗齡25~30 d。萵筍定植株距0.3 m,行距0.4 m,667 m2定植5 500株,定植時用滴灌帶澆足定根水。
在蓮座期大棚覆膜前667 m2穴施尿素10 kg、高鉀型硫酸鉀復合肥10 kg。從苗期開始全生育期配合病蟲害防治補充全營養葉面肥。所用肥應遵循NY/T 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在抽薹初期和中期分別噴施1次萵筍專用防臺增粗劑,濃度與藥量遵循前輕后重,弱輕旺重原則。11月下旬再蓋回大棚膜同時完全通風。最好覆膜前有1次較足降雨,或利用噴灌在覆膜前灌足水分。進入12月以后以通風為主,同時預防寒潮、霜凍和冰雪冷害,棚內夜溫不低于5 ℃時不必完全閉棚,雨雪低溫天氣保證棚內溫度最低在0 ℃以上。大棚覆膜后注意控濕以預防病害。
7 病蟲害防治
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配合使用化學防治。重點防治瓜類枯萎病、蔓枯病、細菌性角斑病、細菌性果斑病、炭疽病、疫病、白粉病、霜霉病、病毒病等,以及萵筍霜霉病、軟腐病、菌核病、灰霉病等。蟲害重點防治蚜蟲、紅蜘蛛、黃守瓜、瓜絹螟、粉虱等?;瘜W防治應交替用藥,嚴控農藥安全間隔期,禁止使用高毒、劇毒、高殘留農藥,應符合GB/T 8321.10—2018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十)要求。
8 適時采收
西瓜甜瓜果實可根據品種在不同茬口時期的發育時間來判斷,也可根據成熟時品種固有的花色條紋、蠟粉和香味綜合判斷。本地銷售宜九成熟、外銷八成熟采收。西瓜保留5~8 cm長果柄,甜瓜保留果柄和10 cm長瓜蔓,呈“T”字形,采收過程中輕拿輕放,以利于延長貯藏保鮮期。西瓜甜瓜應符合NY 5109—2005無公害食品西瓜甜瓜要求。萵筍采收通過其花序外露可見且與頂端葉片基本相平來判斷。切掉基部根莖,保持基部莖段粗度基本一致,切口平直,并去除4~5片基部老葉;按粗細分級和一定數量打捆,遮陽防曬保鮮。萵筍衛生質量應符合NY/T 582—2002萵筍標準中的衛生指標。
9 生產檔案
生產者應建立生產檔案,記錄品種、施肥、病蟲害防治、采收以及田間操作管理措施,所有記錄應真實、準確、全面、規范,并具有可追溯性。生產檔案應有專人專柜保管,至少保存2 a(年)。
參考文獻
[1] 戴照義.西瓜安全生產技術指南[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2.
[2] 李平,鄭金煥,邱文兵,等.西瓜一種多收無公害高效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2(2): 165-167.
[3] 陳玉林,羅友善,張長禮.大棚萵苣-厚皮甜瓜-青蒜無公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10(5): 38-39.
[4] 鄧士元,鐘賢紅,劉偉等.大棚西瓜-甜瓜高效栽培模式[J].長江蔬菜,2014(17): 30-3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892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