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問題與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雙創”理念已逐漸扎根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體系中,但在實際工作中,雙創人才培養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主要原因存在于學校與企業對接、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針對這些問題,該文提出有序推進、合力推進校企合作、加強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創新型師資隊伍建設等幾方面對策,為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供支持。
  關鍵詞:創新創業  人才培養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4(b)-0214-02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成為當今時代鮮明的主題,2015年,國辦發36號對高等學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提出了操作性強的指導意見,推進、深化創新創業教育刻不容緩。廣西區內很多高校專設了創新創業教育學院,并將創新創業教育模塊加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但在實際推行中存在系列問題,主要有:各高校存在推進過速、學校支持創新創業的政策還有待完善、自治區對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支持力度還有待加大、學校與企業、行業對接還存在不足、學校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還有很大欠缺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以下對策與建議。
  1  創新創業教育應該有序推進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長期的積累。各高校在注重形式上支持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實效性。需要分階段穩步推進,在師資隊伍、硬件設施、對接企業沒有保證的前提下,不建議立刻體現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特別是人才培養方案的必修環節,創新創業教育刻不容緩,但不是一步到位。
  2  自上而下加強學校與企業、行業的對接問題
  目前,學校與企業、行業的合作交流多依靠教師個人的科研合作,這對于大規模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對于師資力量相對較弱的地方院校。雖然已經有意識地將學生的見習、實習等實踐環節安排在該專業對口的高新企業中,但企業的接收意愿不強,學生能夠接觸高新技術的機會較少。創新創業教育應由學校、企業或行業分擔完成。目前,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和基地都由高校管理和建設,集成技術少、效果較差??梢钥紤]在企業設立創新創業專項資金,建設訓練平臺,專門用作支持相關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以政策助推校企合作,是一種資源供給結構的調整,通過這類平臺的建設,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同時,對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3  建設專門的創新創業實訓平臺
  3.1 高校搭建自己的創業教育實訓平臺
  高校積極利用各種來源資金,每個高校都有各自的優勢學科或者特色專業,以這些學科和專業為主,有針對性和有方向性地搭建符合學校自己的教育實訓平臺。這樣的教育實訓平臺才更具特色,更符合學校的發展規劃,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創業實訓的平臺[1]。首先要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創業的欲望和動機、創業的阻礙,然后了解本地區經濟的結構和需求,為學生創業提供方向性的引導。同時要做好教師創新創業能力的評估與審核,選擇創新創業能力突出的教師指導學生。區內各高校在創業教育實訓平臺的搭建過程中應互相分享建設經驗,互幫互助,友好競爭。
  3.2 建立廣西創業教育實訓基地
  利用省會城市的資源優勢——優秀企業規模大、數量多,在南寧高新區建立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訓基地。設置專門的創業指導科,聯系優秀的企業,實現大學生創新創業和企業資源的融洽對接,以便為有創業夢想的大學生搭建一個更具可操作性的創新創業平臺。同時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政策的引導和咨詢,打造創新創業公共服務模式和創業氛圍,優化創新創業環境。
  4  創新型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條件之一,目前,廣西高校訪學資助體系多限于部分學校的學術型研究,對相關企業、行業掛職的經費資助和平臺搭建還有待進一步加強。首先各高校應該出臺系列政策大力鼓勵、扶持創業教育,結合創業課程教學內容聘請專家或者企業家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本著高校服務于地方的職能,引導教師轉變思想觀念,樹立新的創業教育理念,引導大學生更好地創新創業,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另外,利用好自治區級、校級及企業的訓練平臺,以推動師資隊伍建設。
  5  采用更加靈活的政策支持高校教師創業
  5.1 政府層面的政策
  5.1.1 給予高校更大的科技成果處置權管理權
  國家和各地政府應加強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建設與管理,健全和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管理機制,加快改革步伐,爭取賦予高等學校更多成果處置的管理權利,通過改變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方式,高??萍汲晒D化收益可以更多地向教師傾斜,以激發教師創業積極性,提升各高??茖W研究、成果轉化的效率[2]。
  5.1.2 加大優惠政策的支持力度
  對于高校教師有科技成果轉化而創辦的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政府要結合當地的實際給予較大的優惠政策,更要加強國際行情引導,規避投資風險,針對教師創辦企業的短板——企業公關能力較弱,加強協助市場推廣,幫助企業更好地成長。
  5.2 高校層面的政策
  5.2.1 政策上鼓勵、支持和扶持
  高校作為教師創業的直接領導者和受益者,要轉變觀念,從領導者向服務管理者轉變。特別要鼓勵和扶持科研能力突出、成果豐富的教師進行高新技術企業創業。除了政策上允許,更需要政策上扶持,高校利用自身的優勢為創業教師搭建交流平臺,鼓勵創業者相互交流和學習,另外要注重培育創業文化,營造鼓勵創業、寬容失敗的良好社會氛圍。   5.2.2 健全教師創業培養機制
  教師雖具有扎實的專業能力和較豐富的專業背景,但對企業經營管理的知識和實踐相對匱乏。高校應針對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常遇到的問題,定期聘請企業家或者相關業界人士開辦系列講座、培訓,使創業教師和他們深入交流,幫助教師解決創業中遇到的困境。
  5.2.3 完善教師創業支持體系
  績效考核、職稱評定是高校教師關心的內容,同時也是高校人事改革的重點,對于創業教師在其績效考核、職稱評定時要和他們的科技成果轉化貢獻掛鉤。對于科技創業的教師健全激勵機制,對高校教師創辦企業給予更多的扶持和獎勵,促進產教融合,以期更好地實現高校的職能——為社會服務[3]。
  5.2.4 實施過程與結果并重的綜合評價機制
  制定相關政策與制度,不僅對結果進行評價與考核,更要注重過程的管理與評價,過程考核與成果評價并重。不僅對成績出色的教師給予表彰和獎勵,對指導創新創業人才過程中做法突出的導師也給予相應的表彰和獎勵,鼓勵更多教師參與到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工作中。
  6  結語
  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創新型思維的人才是高水平人才培養質量的最好體現。將創新創業理念融入人才培養體系是各高校應該做和必須做的事。同時,我們應該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是需要長期堅持而非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深度政校企多方面合作的,是需要創新政策扶持的。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高等學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工作落到實處,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韓團軍,尹繼武,任亞杰,等.搭建創新創業平臺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9(1):60-61.
  [2] 蒙志明,楊日星.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師教學能力評價及提升路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9(13):3-4.
  [3] 黃偉偉,班榮鼎,張波.國家鼓勵高校教師創新創業政策的影響探析[J].高教論壇,2017(8):123-125.
 ?、倩痦椖浚簭V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重點資助項目“基于師范類專業認證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與實踐”(項目編號:2018JGZ135);“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河池學院工科類專業教學質量標準構建與實踐”(項目編號:2018JGZ136)。
  作者簡介:高麗霞(1980,5—),女,山東泰安人,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生物教學與管理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1053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