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界首市農藥減量控害和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是農藥減量增效的有效途徑,也是農民節本增效的重要保障,其目的是促進農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本文從實施措施和保障措施2個方面總結了農藥減量控害和綠色防控的方法,以期為農業病蟲害綠色防控提供參考。
  關鍵詞    病蟲害;綠色防控;農藥減量;安徽界首
  中圖分類號    S4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1-0123-01
  為全面落實農藥減量控害和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保證界首市農產品質量和生態環境安全,不斷提高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F將農藥減量控害和病蟲害綠色防控實施情況總結如下。
  1    實施措施
  1.1    扎實開展病蟲情監測預警工作
  自2015年以來,界首市共進行田間監測182次,提供有效監測數據1 000多個,發布病蟲情報52期,上報省市病蟲草害信息逾420條次。病蟲害長期預測準確率達85%以上,短期預測準確率達95%以上。由于精準預警,為指導農民適期用藥提供了科學依據,從而減少了農民盲目施藥。
  1.2    強化精準施藥技術
  為加強綠色防控相關技術示范、試驗和推廣應用工作,界首市利用國家級區域試驗站優勢,與境外科研單位合作開展不同藥劑藥效試驗與示范。通過一系列試驗、示范獲得了對農業生產具有指導性的試驗結果,推廣了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新品種,淘汰了使用年限長、病蟲已產生抗性的農藥品種,從根本上解決了用藥量大、施藥次數多的難題,為農藥減量和綠色防控工作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1.3    推廣新型植保器械
  為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提高病蟲防治效果,降低農藥使用量,界首市推廣了新型植保器械。近年來,界首市招標采購了3臺大中型和24臺中小型自走式高桿噴霧機,以及200臺新型靜電噴霧機,免費分發給示范戶、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和植保專業合作社,提高了病蟲防治的效率和效果,達到了少用藥的目的。
  1.4    推行統防統治
  實施統防統治可有效提升病蟲害防治的專業化和科學化水平,也是實現病蟲綜合治理、農藥減量控害的重要內容[1]。近年來,界首市植保服務組織發展迅速,現已有73家;同時還與境外飛防組織聯合開展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尤其在小麥赤霉病防控中發揮了明顯作用,使赤霉病平均病籽率控制在3%以下,平均病穗率為0.6%,病情指數為0.28。
  1.5    推進綠色防控技術
  采用光誘、色誘、食誘、性誘等集成配套技術,扎實推進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2]。界首市建立病蟲害綠色防控區21個,每個示范區核心面積13.33 hm2,輻射推廣666.67 hm2,全市輻射帶動1.4萬hm2,占全市小麥種植面積的39.62%,形成了以核心示范區為重點,輻射推廣區為戰線,全市整體推進的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模式,為界首市糧食作物綠色、高產、高效生產奠定了扎實基礎。
  1.6    健身栽培
  一是選用優質、多抗新品種。利用國家級農作物區域試驗站篩選優質、高產、多抗新品種,小麥品種如安科157、淮麥35等,玉米品種如隆平206、奧玉3765、華皖267、創新568等,大豆品種如中黃13、皖豆33等。二是適宜栽植密度。合理的群體結構可以改善田間小氣候,減少病蟲危害。一般玉米種植密度為6.30萬~6.75萬株/hm2,大豆密度為21萬~24萬株/hm2。三是適期播種。播期適宜可減輕薊馬、灰飛虱、蚜蟲等危害,同時也可避開強對流天氣,減輕高溫熱害的危害。玉米播期一般在6月10 —20日,大豆應在6月22日之前播種完畢。四是水肥調控,減少氮肥使用量。五是合理輪作套種,利用不同生物激素抑制病害的發生[3]。
  1.7    大力推廣生物農藥
  廣泛利用生物農藥,替代高效、高毒、高殘留農藥,以減少農藥使用量、延長藥效時間,且對農產品質量安全[4]。近年來,界首市主要推廣甲維鹽、阿維菌素等藥劑。
  1.8    加大宣傳力度
  充分利用微信、短信、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媒體,大力宣傳小麥病蟲害防治科學技術,增強農民病蟲害科學防治意識;建立技術人員包聯制度,發動全市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宣傳指導農戶進行病蟲害綠色防控,并發放“技術明白紙”10萬余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營造了良好的病蟲害科學防控工作氛圍。
  通過采取以上措施,2015年、2016年、2017年界首市農藥使用量分別為803、681、303.5 t,呈逐年遞減趨勢,實現了農藥零增長目標,農作物生產達到了綠色、高產、高效的目標,極大地降低了病蟲害發生危害程度,單季作物平均減少用藥1~2次,節約成本300~450元/hm2,每年減少病蟲害發生面積逾3 333.33 hm2,挽回糧食損失逾2 500 t,確保全市糧食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
  2    保障措施
  2.1    強化組織領導
  按照省、市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控、農藥減量增效工作安排,成立了“界首市2015年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控領導小組”和“界首市2015年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專家組”,制定了工作方案,嚴格落實病蟲害綠色防控屬地管理責任,各鄉、鎮、街道成立了防控組織,主要領導親自抓,制定工作、技術方案,層層包聯,確保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控關鍵技術進村入戶到田。
  2.2    加強宣傳
  積極做好宣傳發動,按照省、市通知要求,多次召開病蟲害綜合防控專題培訓會和病蟲害綜合防控現場會。例如在小麥赤霉病防治中界首市電視臺采用滾動字幕連續15 d播放小麥赤霉病防控技術措施;廣播電臺制作了小麥赤霉病防控技術錄音,連續播放;各鄉、鎮、街道利用廣播、宣傳車宣傳到村到戶,技術專家做電視專題講解。
  2.3    增加資金保障
  為做好全市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市農委多方籌集資金500多萬元,作為綠色防控專項經費;及早采購高效低毒農藥,并發放到位。
  2.4    強化督查考核
  在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過程中,實行綠色防控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市農委、市考核局、農業執法辦公室及市農技推廣中心共同參與,成立了綜合督查組,對全市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進行督查和指導,各鄉、鎮、街道也成立了考核組,層層落實責任。
  3    參考文獻
  [1] 崔艷輝.設施蔬菜農藥減量綜合技術探討[J].特種經濟動植物,2017,20(12):49-50.
  [2] 推進化肥農藥減量 促進農業綠色發展[J].吉林農業,2017(22):27.
  [3] 黃超艷,黃小玲,張武鳴,等.十字花科蔬菜農藥減量技術應用效果分析[J].江西農業,2017(21):20-21.
  [4] 廖偉忠,趙志英,裴艷.桃源縣農藥減量控害技術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6(4):152-15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1255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