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探討審美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的結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不斷發展,審美教育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首要任務。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必修課程之一,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乃至人生的發展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素質教育不斷滲透的當下,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將審美教育融入其中,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實用性,提升課堂授課的效率。本文就從當下出發,針對審美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進行了簡要分析,并就如何提升審美教育在其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相關探究。
  關鍵詞:審美教育;小學語文;教學
   一、 審美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滲透中的問題簡析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資源在不斷豐富化、形象化,并且教師已經注意到語文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但就當下現狀而言,仍舊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阻礙著小學語文教學的推進。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部分教師僅僅流于表面,授課形式化,受傳統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的影響,一味地把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把學生培養成應試教育下的考試機器,教學成效甚微。
 ?。ㄒ唬?教師認知不足,過度使用信息技術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教師踐行這種“雙主體”的教學思想,才能幫助學生發散邏輯思維,更好地樹立審美意識。部分教師仍沿襲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對審美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無法創新審美教育的教學形式,學生難以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甚至產生厭煩情緒出現。加上信息技術的不斷滲透,教師過度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本末倒置,忽略了語文教學的主體地位,不利于學生均衡發展。
  (二) 教師沒有意識到學生的獨特性
  學生是獨特的人,是不以教師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由于小學生的家庭背景、生活閱歷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存在不同,其語文審美意識的學習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小學語文教師傳統“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只會限制小學生的發展,教師自顧自地進行,導致“優等生吃不飽、差學生吃不了”的現象時常出現。例如,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自顧自講解相關知識,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不僅挫傷部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而且不利于學生培養獨立學習的意識,無形中扼殺了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審美能力。
 ?。ㄈ?師資水平有限,難以與時俱進
  良好的綜合素質是教師開展語文教學工作的基礎,如果教師沒有樹立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一味墨守成規,難以適應現代語文教育審美教學的需求。小學生處在身心發展的初級階段,對事物的認知存在一定局限性,并對周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與求知欲,作為語文教師應該保護學生的探索欲,明確自身的責任與義務,做小學生的榜樣。但就當下而言,部分教師難以與時俱進,自身素質低下,小到不合體的儀容儀表,大到不正規的教學方式,都制約著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
  二、 審美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結合的策略
   (一) 深入把握語文教材中的審美內容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時,首要的便是對教材中具有審美價值與內涵的內容進行了解和研究,深入把握其中具有審美教育價值的內容,才能夠在教學活動中有效融入審美教育。結合小學語文教材特點來看,為學生營造出美妙而又充滿魅力的世界,并且通過多種形式來展示美,例如,良好的品德、美麗的風景以及優美的語言等。因此,教師需要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入的研讀和把握,才能夠對其中的美進行深入的體會和感悟,進而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審美教育,有效地將知識教學與審美教育相結合,對學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和效果,提升學生對美的感悟與理解,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與良好的審美情趣。例如,在教學《桂花雨》這篇文章時,對文章中“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边@句話,教師便可進行重點賞析,引導學生體悟其中的美,進而融入審美教育,可以從“浸”這個詞進行重點分析,讓學生體會這個詞語的精妙與好處,進而讓學生去體會鄉村生活的美好以及濃濃的鄉情,從而實現審美教育的效果。
 ?。ǘ?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展開審美教育的前提
  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審美教育需要有良好的師生關系作為前提和基礎。在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中能夠較好地促進審美教育的滲透與實施。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下,教師與學生之間會有信賴感,審美教育作用也能夠更好地發揮。如果師生關系緊張且缺乏互動與溝通的話,知識教學目標都難以得到保障,更談不上審美教育的落實。所以,需要語文教師能夠注重對師生關系構建,教學過程中注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才能夠加強師生間的互動與溝通。除此之外,還需要還原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此基礎上,有助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建立審美關系并形成相應的審美態度。
  在審美教育中要能夠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養成端正的學習態度,促進學生全面地成長與發展,并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學生也應當給予教師足夠的尊重,彼此建立信賴關系,聽從教師的教誨與指導。只有通過師生間構建平等良好的關系才能夠為審美教育的實施奠定基礎。
  (三) 借助多媒體技術促進審美教育與語文教學的結合
  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來看,其蘊含著豐富的審美內容和材料,通過文字與圖片的形式能夠給學生帶來眾多美的享受,包括一些對景物、思想或情境的描繪能夠充分地體現出風景美、心靈美以及藝術美的特點。借助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則能夠更為直觀清晰地向學生進行美的展示。例如,在教學《小橋流水人家》這篇文章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對學生進行一些視頻、音頻或圖片的播放,讓學生欣賞和感悟田園風光的美好畫面。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還有助于學生直觀地體驗美和感受美,通過文字和圖片等形式來增強其審美情趣與能力。通過圖片、音頻以及視頻等資源的綜合運用能夠對審美教育的實施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能夠有效地將審美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使學生的發散思維、豐富的想象力以及觀察能力得到提升,進而對其審美能力也起到促進的效果,幫助學生更透徹地體會和感知美。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滲透審美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小學生拓寬視野、培養其審美能力,還可以幫助小學生感受語文學習的魅力,體會教材中的藝術形象,并深入其中不斷探究,以此提升自身的審美意識。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與時俱進,更新教學方法,豐富授課形式,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培養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羅世祥.小學語文審美閱讀教學建構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3(23).
  [2]崔勛.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中國科技博覽,2015(31):195.
  [3]羅世祥.小學語文審美閱讀教學建構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3(23).
  作者簡介:
   魏邦軍,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榆中縣呂家峴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227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