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中詩歌教學的審美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中,已經明確指出高中語文教學應注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 而詩歌作為當前高中語文教材中一種極其重要的文體,蘊含了相當豐富的美育因素。因此,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從高中語文詩歌審美教學的重要意義出發,具體探討了加強高中語文詩歌審美教育的措施,以期能夠為同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語文教學;詩歌教學;審美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8-0131-02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提出和不斷推進,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加大了對學生審美教育的重視力度,尤其是提出了在語文詩歌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在高中語文詩歌的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滲透可以促進學生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發展,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當前高中語文教材中所選用的詩歌大部分都具有較高的藝術內涵,尤其是其中所蘊含的藝術美、結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都對學生的審美教育具有較高的價
值[1]。因此,在高中語文詩歌的教學中,將審美教育滲透到高中語文詩歌教學,從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欣賞詩歌,從中體驗和發現美,促進學生自身的發展和不斷進步。
一、高中語文詩歌審美教學的意義
高中語文詩歌的審美教學是集創造性與審美性于一體的活動,它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在鑒賞詩歌的同時,積極主動地去欣賞和感受詩歌所蘊含的美,最終發揮主動性創造美。高中生正處于人生的重要階段,已經形成了自身獨特的人格,具有一定的審美觀點和能力。所以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容易被學生所接受,也有利于學生培養自身的審美情感、形象思維、創造表現等能力,從而提高詩歌鑒賞的
水平[2]。
在高中詩歌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培養學生基本的認知能力外,還應注重加強對學生的審美教學。詩歌的審美教學體現了當代語文教學的本質,能夠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精神世界。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3],有利于開拓高中生審美情感的渠道,構建學生健康的審美人格,從而實現詩歌教學的最終目的。
二、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強化審美教育的措施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詩歌的教學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因此,作為任課教師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在詩歌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的重要性,教師要不斷豐富自身的教學經驗,積極引導學生去感知和鑒賞詩歌的美,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以下就如何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進行相關探討。
?。ㄒ唬┙處熞S富教學手段,積極創設高中語文詩歌審美教學情境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實際,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以便調動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發揮其主體作用,提升其審美觀念。
首先,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隨著計算機相關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得到了推廣和應用。在語文詩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來展現詩歌的生動化意境,從而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詩歌的審美教育中[4]。如在學習《歸園田居》這首詩歌時,教師可以先將生機勃勃的園田生活以幻燈片的形式進行展現,同時配以田園音樂穿插其中,這樣學生就有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就像置身于真正的自然生活,學生在真實寧靜的大自然中得到了感染,切實感受到了詩歌所蘊含的審美意境。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合適的教學導語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引導至關重要。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引導者的作用,可以在利用詩歌所蘊含的意境基礎之上,適時的采取合適的課堂導入語言,通過個性化的語言描繪進行情境創設,引導學生從中獲取相關的審美體驗,最終融入到詩歌的意境中去。如在學習柳永的《望海潮》時,作為任課教師,可以編寫這樣的課堂引導語:“同學們,大家知道大海是美麗浩瀚的,有去過海邊的同學應該目睹過大海漲潮時的波瀾壯闊,也遇到過大海落潮時的夕陽西下情境。但是你們對古代詩人筆下的潮水又了解多少呢?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穿越到北宋時期的杭州,來欣賞一下婉約派詞人柳永筆下的杭州景色?!蓖ㄟ^這樣簡單的幾句引導語,就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逐漸融入到了詩歌的意境中。
?。ǘ┙處熞膭顚W生在賞析詩歌過程中進行適當聯想
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適當的聯想。由于某些原因,有時詩歌作者的意愿和愿景并沒有在詩歌中直白地表達出來,而是運用非常低調的手段,通過其中某種語言符號來寄托自己的情思。這就需要讀者打開豐富想象的思維匣子,從詩歌表面上的字詞出發,進行聯想,這樣才能無愧于詩詞作者的那一番苦心。在詩歌審美教學中,運用聯想并不是不切實際的。而是需要在詩歌所蘊含的情境基礎之上,做到“意”和“境”的高度有機統一。
教師鼓勵學生進行適當的聯想,學生才能夠從省略到無法再省略的精簡的文字中去品味其背后的美麗與詩歌無限的審美空間,培養自身的審美情感。
?。ㄈ┲匾曊n外拓展,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
高中語文詩歌審美教學要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除了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外,還需要學生能夠發揮主動性,在課外進行一些的語文課外拓展活動來增強自身的審美體驗。為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參與課外詩歌閱讀。這樣學生就可以利用在課堂上所學到的欣賞詩歌的方法去鑒賞課外閱讀的詩歌,學生在閱讀這些詩歌的時候,可以將它們所包含的意境、運用的風格、以及所蘊含的情感進行鑒賞比較[5],從中發現其蘊含的審美情趣,這也大大拓寬了學生學習渠道,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
?。ㄋ模┘訌妭鹘y教學方式與現代化教育媒體技術的融合
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要加強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化教育媒體的整合,把現代化教育媒體和詩歌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利用現代化教育媒體教學的優勢,將學生帶入一個有聲有形的、絢麗多彩的詩歌世界,學生在學習詩歌的同時,又能親身體驗到詩歌所包含的音樂美、畫面美、意境美[6]。《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注重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初步獲得當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現代化教育媒體和詩歌教學有機結合,為語文詩歌教學的創設情境創造了條件和機會。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化的教育媒體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已經達到了聲畫同步、視聽一體的效果,能夠使學生身臨其境,尤其在詩歌的教學中,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領悟到詩歌的韻味、情趣,促進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最終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三、結語
總之,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措施。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在詩歌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是語文教師應盡的職責。相信教師在教學中精心準備,認真探究學情、教情和教學內容,必定能使高中語文詩歌教學達到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馮小靖.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研究[D].河南大學,2011.
[2]陳明君.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審美教育[J].現代語文,2012(09).
[3]吳凱.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中學語文,2011(21).
[4]王文韜.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詩歌審美性教學[J].學園,2013(35).
[5]戴躍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詩歌審美性教學探究[J].文理導航:上旬,2014(8).
[6]張崇春.高中語文新課程詩歌審美性教學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33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