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需要“爸”氣十足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關鍵詞]家庭教育;父親缺位;孩子成長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14-0075-02
前兩天,一位上初一的女孩媽媽來做心理咨詢,說了女兒的好多不對、不好、不是,說了自己更多的辛勞、痛苦、無奈。我輕輕地問了一句,“她爸爸呢?”良久的沉默后,她說了這樣一句話:“他根本不問事,有他沒他一個樣!”
大家對這句話也許并不陌生,我們身邊眾多的家庭,是不是很多都是這樣的?每當提到孩子的教育,我們是不是經常會聽到父親們以種種看似正當的理由,推脫自己的責任,“工作太忙脫不開身”“應酬太多推辭不掉”“生意太緊沒有時間”等等。再加上“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束縛,不知不覺地,父親對家庭教育的參與越來越少,甚至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完全交給了母親。中國青少年研究專家孫云曉在2016年3月份寫的“中國的父教缺失是我們民族的隱患”一文中指出,孩子成長中的父教缺位,已成為社會上一個突出的現象。只要您留意一下,就不難發現,學校開家長會或組織一些活動,來參與的家長三分之二都是母親。孩子們對父親的缺席也非??鄲溃W上曾流傳過這樣一個故事——“爸爸陪我一天,將來我還你100天”,孩子內心的苦悶和失望可想而知。
也許大家覺得,多數孩子都是由母親無微不至地照顧和教育,不是挺好的嗎?這里,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父性之愛和母性之愛對孩子成長的不同影響。
父愛和母愛,都是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支撐,只是每一階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它的發展規律是:隨孩子的年齡增長,母性之愛呈遞減趨勢,父性之愛呈遞增趨勢。這里有組研究數據,大家可以看得更清楚一點,見表1。
這個表格說明,隨著孩子成長,父性之愛占的比例越來越大。
特別是在中小學銜接階段,這個時期是孩子成長中浪漫階段的結束和精確階段的開始,是由母愛為主向父愛為主轉變的過渡期。這一時期,父母之間在教育方面要稍作調整,母性之愛應該適當減少,父性之愛應該適當增加。特別是當男孩進入了青春期時,母親就會感覺管理難度很大,這不是因為母親的力量變弱了,而是男孩的“翅膀”變硬了,這時候,需要的是父親給他們約束的力量,并為他們指引方向。所以,這一階段孩子是否健康成長,主要取決于父親。
由此可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一直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并且始終產生著重要的影響。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父親是孩子最重要的游戲伙伴
母親帶孩子的時候,經常把孩子抱在懷里溫馨對視,父親則常讓孩子騎在肩頭或拋上拋下,更多地與孩子玩一些冒險、刺激、變化多樣的游戲。所以,孩子更喜歡與父親玩。有研究表明,在自由選擇游戲對象時,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孩子會把父親作為第一游戲伙伴來選擇。
二、父愛有助于孩子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
一般來說,父親通常具有獨立、自信、自主、堅毅、勇敢、果斷、堅強、敢于冒險、勇于克服困難、富有進取心、合作、熱情、外向、開朗、大方、寬厚等良好的個性特征。孩子在與父親的相處中,一方面,模仿、學習父親的言談舉止;另一方面,父親也會要求孩子,培養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良好品質就逐漸形成了。
三、父愛能促進孩子扮演好自己的性別角色
父親的言傳身教,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在培養男孩男子漢氣概方面,父親承擔主要責任。爸爸的力量、權威、智慧等優秀品質,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與父親共處兩個小時以上的孩子,他們的人際關系更融洽,更具進取精神,男孩更像小男子漢,女孩長大后更懂得與異性交往。
四、父愛更易促進孩子智力的發展
孩子從母親那里更多接受的是語言、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知識,而從父親那里得到的更豐富、更廣闊。父親可以和孩子共同探索、實踐、創作,來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創新意識,促進孩子求知欲、好奇心的發展。美國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由男人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一些,在學校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在社會上更容易成功。
正因為父愛如此重要,而父教又如此缺位,所以電視欄目“爸爸去哪兒”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節目讓大家看到了理想中親密的父子關系,感受到了濃濃的父愛之情。也讓我們明白了,只有當爸爸真正擔當起育兒的責任時,爸爸才能和孩子漸漸產生難以割舍的依戀。我們真的希望所有的爸爸們都應該這樣去履行父親的責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即使在長達21個月的總統競選期間,也出席兩個女兒的每一次家長會,如果出差在外,每晚都會給女兒打電話,讓他們知道父愛從來沒有遠離。所以,只要用心,無論遠近,你都能讓孩子時刻感受到來自父親的關心和愛護。
說到這里,我們也不能回避一些特殊情況,就是單親媽媽帶著孩子特別是男孩子生活的情形。首先,我們建議千萬不要因個人的恩怨,剝奪父親的探視和教育的權利。如果實在做不到這一點,需要盡量彌補,比如,母親帶孩子多做一些男性常做的活動,可以請家庭中的其他男子,比如爺爺、外公、叔叔、舅舅等,對孩子盡一份有“男子影響”的責任,給孩子父親般的關愛。還可以督促孩子多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在活動中接受鍛煉。這樣就可以盡量彌補一些缺憾。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說母親是一個溫暖的懷抱,那父親就是一道挺直的脊梁。孩子要長成參天大樹,就必須要“爸”氣十足。確實,父親肩上的擔子很重,為了給孩子創造更美好的成長環境和更優越的發展空間,辛苦打拼,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可我們還是希望每一位父親工作可以緩一緩、應酬可以推一推、生意可以放一放,抽出時間陪一陪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里,聽聽孩子的心聲,陪孩子一路成長。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我們對孩子的影響就十分有限了。所以,臺灣作家龍應臺這樣說: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最不該偷懶那十年!
注:本文獲第七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成果評選三等獎。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中市外國語小學,鎮江,212200)
編輯/衛 虹 終校/張國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03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