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傳統游戲陪伴孩子成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和孩子一起慢慢體味相伴時的每一道風景,每一種心情。但是有的父母不知道如何陪伴孩子,更不知道如何高質量的陪伴孩子成長。回想我們小時候各種格樣的民間傳統游戲,一直是孩子們所最鐘愛的游戲,很多民間游戲可以發展孩子的思維能力以及手的靈活性。
【關鍵詞】傳統游戲 成長 玩具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202
手機現在可謂是人手一個,在家里這樣的畫面會經常出現:不管是大人、小孩,每人拿一個手機,自己玩自己的,互不交流,孩子完全沉浸在電子產品的世界里,玩手機對孩子的一些弊端,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也有的家長會說:“我家孩子要什么買什么,我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玩具,買來的玩具堆的滿屋都是”。堆積如山的玩具,讓孩子失去了愛護玩具、珍惜物品的好習慣。這些買來的玩具孩子可能玩一兩次,丟個小零件就不玩了,有些塑料玩具材質不好的,對孩子的身體有一定的危害性。我想說的是:“不管是手機還是買來的玩具,對于今天的孩子來說,都不是孩子們最需要的東西,什么是孩子需要的,那就是陪伴,陪伴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陪孩子一起玩游戲,才是孩子們向往的生活”?,F在的父母除了本身的壓力大和工作忙,最主要的還是不清楚父母陪伴孩子的重要性。有人說等有時間了再說,說這些話的家長,我要告訴你,陪伴是有有效期的,當孩子中學以后,你想陪孩子,孩子可能已經不想和你呆在一起了。說自己太忙的家長,我想對你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擠一擠就有了”。作為父母,其實我們給不了孩子屬于他的未來,他有自己的人生。我們能做的只是努力守護孩子能夠得到當下的快樂和幸福。哪些簡單易學的民間傳統游戲,適合家長和孩子共同玩的游戲呢?
一、民間傳統游戲
1.走十二窯。
我們小時候到處都是泥土地,這個游戲就是在地上挖十二個小坑窯,排兩排,一排六個坑窯,每個坑窯里放5個差不多大的小石子,這些民間游戲,真是根據地域特色,知道我們嵩山石頭多,隨處可見。我在家里帶孩子玩就是用廢舊的五子棋的棋子或是粉筆段代替石頭子,在紙上畫十二圈代替坑窯,來玩這個游戲,這個游戲可以兩個人、三個人、四個人、都可以玩,人少了分的坑窯就多,人多了分的坑窯就少。一樣可以玩。我們的前輩們真是太聰明了,人多人少都能玩,換材料也可以玩,這些傳統游戲,有很強的伸縮性,孩子的手抓石子,再一個一個丟進去,孩子小手的肌肉得到鍛煉,可以發展孩子的思維能力以及小手的靈活性。
2.飛機輪子。
三根同樣寬的紙條,分別對折后,相互套在一起,拉緊后,用吸管頂起來,用嘴吹或跑動,飛機輪子會轉動。孩子們經常動手做東西小手會變的更靈活,俗話說,心靈手巧,反之手巧心靈。而且自己做的玩具壞了我們還會再做,最重要的是玩自己做的玩具孩子會有成就感,體驗成功的快樂。
3.玩甩炮。
準備一張長方形的紙,沿著最長的一條邊折兩次,留一點邊,對折,再輕輕一拉,然后使勁一甩,放出響炮,這個游戲孩子的動手能力,臂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同時可以進行親子比賽,看誰的甩炮響,無意中鍛煉了孩子的競爭意識。
民間游戲的特點就是具有廣泛性、自由性、競賽性、趣味性,內容具體生動,形式活潑、輕松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游戲玩法 。
民間游戲還很多,玩法也是千百遍萬化,如跳皮筋、打面包、斗雞、翻花繩、踢毽子、打陀螺、挑小棒、滾鐵環、摸冰糕、老鷹抓小雞、捉迷藏。
家庭教育專家王大龍教授不但提倡要多讓孩子閱讀,還提到要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讓孩子接觸大自然,比如,聞花香,爬樹,他說有一個大學里就有練習爬樹這一項,但大部分學生不會爬樹,所以有機會我們要帶孩子練習爬樹,我想這也是傳統游戲的一種,還要多帶孩子到農村去,讓孩子感覺到應該感覺的東西,孩子的感覺越豐富,成績就越好。王教授說:給孩子最好的語言就是媽媽或爸爸語,這是沒有任何一種電子產品所能替代的。
現在每個家庭的孩子少了,樓也高了,大人們也總有看不完的手機,家長與孩子之間,孩子與同伴之間,少了親子陪伴,少了同伴的奔跑嬉戲,而傳統游戲材料環保、實用,甚至適合家長和孩子共同玩的游戲,讓傳統游戲陪伴孩子左右,把我們中國的民間傳統游戲文化,手口相傳的傳承下去,讓我們共同搭建親情陪伴的橋梁,給孩子一個可以回味一生的美好童年。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48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