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我的“暗語”魔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關鍵詞〕高考;團體心理輔導;積極暗示;外化技術;放松訓練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15-0044-04
【團體輔導背景】
?。ㄒ唬┬睦韺W理論依據
耶基斯-多德森曲線告訴我們:壓力和效率與動力呈倒U曲線,適當的壓力和焦慮有利于學習,但壓力和焦慮過度,則會走向相反。人的一生中時刻都要面對壓力,有壓力并非壞事,但壓力過大就會對我們造成負面影響。對于高三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已經多元化,社會化程度有了更高的發展,耐挫力也有了進一步提高。但由于在這個特殊時期的學業任務較重,且每個人的心態與能力不同,他們對抗壓力的實際水平也會有所不同。壓力有外在的,也有內在的。外在的壓力來自學校、家庭、同學以及社會輿論等。外在壓力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你可以感受它,也可以不管它,不在乎它。內在壓力則是我們個人對事件的主觀看法,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的??陀^環境一樣,不同的人感覺到的壓力卻不一樣,是因為我們對事物的看法、態度不同。實踐表明,高三學生的壓力更多來自內在壓力。
巴甫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經典的條件反射,可極大地誘發人的潛能。在對高三學生進行考前心理輔導的過程中融入暗示技術,引導學生將積極心理暗示的運用貫穿于整個復習過程中,可幫助學生提升自信,使參加考試成為他們的一種愉快的體驗[1]。
(二)教學對象分析
我校是全國體育藝術特色學校,各年級都開設了一個體育特長班,由體育老師擔任班主任。在校園里,我們經??吹襟w育生進行體能和專項訓練。一般來說,體育特長生身材較為健碩,性格較為豪爽。按性別比例看,體育班男生偏多,女生較少。在高三第一學期末臨近體育術科統考的時間里,班主任反映大多學生存在緊張和焦慮的情緒?;诖耍覀優楦呷w育班學生設計了本節團體心理輔導課。
(三)團體心理輔導方法
本次團體心理輔導運用了繪畫技術和敘事療法里的外化技術。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拓展了繪畫功能,使繪畫不再是一種晦澀難懂的心靈治療技術,而是將其作為一種常規的咨詢形式、教學工具和教學形式。敘事療法的外化技術通過把問題對象化而改變人對內化的理解。外化對話能讓學生體驗到自己不是問題,問題是問題本身,重新定義自己與問題的關系[2]。在團體心理輔導工作階段,通過敘事療法的外化技術,讓學生明晰考前壓力源。另外,本次團體輔導還運用了積極暗示體驗和冥想放松技術。
【團體輔導目標】
1.了解和明晰自己面臨考試時的主要困擾更多的是來自主觀的內在壓力,是可控的。
2.通過暗示實驗的體驗和積極冥想放松練習,感受它們帶來的舒適感和愉悅感。
3.摒棄備考過程中的消極暗示,主動利用積極暗示提升備考自信心和行動執行力。
【課時安排】
60分鐘
【活動準備】
12色彩筆7盒,A4白紙42張,靠背椅42張,準備放松音樂《私語》和《故鄉的原風景》,提前分好6人一組。
【活動過程】
一、團體熱身階段
主題活動:雨點變奏曲
活動目的:集中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
游戲規則:每種天氣代表一種肢體動作,起風——擦掌;打雷——跺腳;小雨——打響指;中雨——拍大腿;大雨——鼓掌;暴雨——鼓掌加跺腳。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語做出相應的動作,教師觀察整齊程度。
教師指導語:現在開始,風起,下小雨,小雨變成中雨,中雨變成大雨,大雨變成暴雨,暴雨變成狂風暴雨,狂風暴雨變成暴雨,暴雨變成大雨,大雨變成中雨,下著下著,暴雨又漸漸變成小雨,小雨淅淅瀝瀝,又變成風起……
教師引導:同學們的表現都非常好,大家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有什么感受?(學生自由回答)如果把即將到來的術科高考比作一種氣候,你覺得會是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對于有些同學而言,即將到來的考試是晴天,風和日麗;對于有些同學而言,它是暴雨,風卷殘云。面臨即將到來的考試,我們每個人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
二、團體轉換階段
主題活動:考試,考試,我要對你說……
活動目的:回憶并梳理考前情緒,明晰自己的備考心態。
教師指導語:面對即將來臨的考試,你的心情怎樣?有可能你會擔心害怕,也有可能你信心滿滿。隨著考試時間一天天臨近,你的心里可能一直會有個聲音在回蕩,那個聲音是什么?請同學們將A4白紙橫向折成兩部分,并在白紙左邊寫下來,時間兩分鐘。
三、團體工作階段
活動目的:深入探析考試壓力源;認識到積極心理暗示的強大作用;體驗積極的暗示與放松練習所帶來的舒適感。
活動流程:
1.描繪我的考試困擾“面具”
教師指導語:面臨考試,你的困擾是來自外界還是自己?是來自父母、老師的期待還是自己主觀層面的壓力?如果是外界的壓力,具體是什么?如果是主觀的壓力,具體又是什么?當你被即將到來的考試困擾的時候,你會出現什么樣的情緒?是焦慮抑或煩躁不安,還是其他?當你被困擾時,你的面部肌肉可能會有變化,甚至會出現一些“動作”,那會是什么?請同學們在A4白紙右邊用“面具”形式畫出這個困擾的樣子??僧嫵鑫⒈砬?,也可加配飾。
?。?)面對考試,你面臨的主要困擾是什么?
?。?)出現這個困擾的時候,你的感受是什么樣的?
?。?)面臨這個困擾的時候,你的表情動作是怎樣的?
?。?)對于這個困擾,你會為它取個什么名字?
活動流程:教師指導學生完成本環節,可提供樣板,并強調困擾“面具”可以是簡易版表情圖,也可以有具體描繪。學生繪畫時間6分鐘。 2.活動分享
代表分享:派3名學生代表分別上臺坐在靠背椅上回答,每人分享2分鐘。
教師第一輪提問:
(1)你描繪的困擾“面具”的名字是什么?
(2)出現這個困擾的時候,你有怎樣的感受?
教師第二輪提問:
指導語:請××同學用你畫的困擾“面具”遮住臉,接受老師對“面具”的提問:
?。?)在什么狀態下,你比較容易干擾到××同學?
?。?)什么情境下,××同學不再被你困擾?
(5)你覺得××同學現在應該做些什么?
?。?)如果××同學克服了你的干擾,會有怎樣的結果?
小組分享:三名學生代表分享結束后,學生每三人一小組進行組內分享,其中一人為提問者,一人戴上“面具”遮住臉接受提問,另一名則作為觀察者。分享時間8分鐘。
我的考試困擾“面具”示例(見圖1、圖2)。
教師總結:剛才同學們都描繪了考試面臨的主要困擾,請仔細傾聽和觀察,同學們所談到的困擾更多的來自哪些方面呢?(學生自由回答)
對,很多同學都提到,自信心不夠,怕文化課與術科不平衡拉后腿,擔心自己發揮不穩定等,很少有同學提到家長和老師等外界因素的困擾。
如此我們可以看出,對于考試,我們更多的困擾是來自主觀方面的。
請大家再仔細想想,大家提到的困擾有一個什么樣的共同點呢?(學生自由回答)——對了,都偏向消極、負面的猜想,偏向對后果的擔憂,許多同學會不由自主地給自己施加消極的心理暗示。從心理機制上講,暗示是一種被主觀意愿肯定的假設,因主觀上已肯定它的存在,心理上便會竭力趨向這種假設,人無時無刻不在受到“心理暗示”。
3.魔力小實驗:氣球與鉛球
教師指導語:暗示有哪些作用呢?現在我們做一個心理小實驗。請全體同學站立,保持安靜,閉上眼睛,深呼吸5秒?,F在請將你的雙手伸直平放在胸前,盡量伸直,掌心朝上,使雙手保持同一高度。請同學們跟著我的話語在腦海中靜靜地想象。在你的左手和右手掌心各放一個體積相同的球,你的左手是氫氣球,你的右手是鉛球。請感受一下,你左手的氫氣球在慢慢膨脹,變得很輕很輕……右手的鉛球在慢慢膨脹膨脹,它變得越來越重,越來越重。你快要托不住它了。好的,大家再次想象剛才的場景……你們做得很棒?,F在請睜開眼睛,觀察自己的手和周圍同學的手,是不是發生了變化?(教師念指導語時同時播放輕音樂《私語》,觀察學生表現。)
教師提問:在剛才的活動中,你們雙手的感覺如何?實際上你的兩只手什么都沒有,感覺為何不相同?(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左手和右手高度有明顯變化的同學就是受到暗示的結果,暗示的力量是神奇的。不斷進行心理暗示,我們的情緒和行為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心理老師經常會說:消極的暗示,消極的你;積極的暗示,積極的你。在備考過程中,同學們應學會習慣性地做積極的心理暗示。用簡單、正面、肯定的話語替代消極暗示。例如,將“我自信心不夠”改成“我要盡我所能,發揮出應有水平”;將“我怕文化課拖后腿”改成“我要積極備戰考試”;將“我怕發揮不穩定”改成“我只需做好我該做的一切準備”,等等。
4.積極暗示練習——冥想放松
教師指導語:在重要考試前,我們要善于進行放松練習,接下來請跟著我的指導語進行冥想放松練習。(播放輕音樂《故鄉的原風景》)
請大家閉上眼睛,以自己最舒服的姿勢坐在椅子上,全身放松。
深深地吸一口氣,保持5秒,慢慢地將氣呼出來,保持5秒。再來一遍。
現在請讓你的思緒回到現在,你在認真進行體育術科訓練,你在有條不紊地完成每一項學習任務,每天都充滿斗志。高三的學習生活緊張、枯燥卻又充實。你的周圍都是一張張青春、充滿活力的面孔,你被這種氣氛感染著,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成為你享受的一件事。你明白:這樣充實的日子以后不會重來。你的心底懷揣著美麗的夢想,懷揣著熱切的期待。你加倍努力、努力、奮進、奮進、每天的一點點進步都讓你感到自豪。你在心底里默默地對自己說:我的目標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高考越來越近。終于,你等來了期待的那一天。兩天后的你將走進考場,周圍的一切看起來那么平靜,但你心底卻波濤洶涌。
終于,懷著父母、老師的叮嚀和自己的期望,你步伐堅定地走進了考場。在走進考場的那一刻:你默默地對自己說:加油!我能行!所有的努力不就是為了今天的成功嗎?
考試中,你對自己說:“我要鎮定自若,沉著冷靜?!笨荚囍?,你向作為一名體育生更高更快更遠的目標邁進……終于你圓滿地完成了考試。20天后,成績出來了,你好激動啊……激動得無法言語。你迫不及待地想把喜訊告訴所有愛你、關心你的人,因為你的目標實現了。你想大聲地對他們說:我做到了,我終于做到了。謝謝你們陪我一起走過這段日子!激動過后是淡定:因為2019年6月的文化課高考還在等著你,不過沒有關系,你將全力以赴備考沖刺,你相信,這只是你人生中的一段旅程、一段插曲。你將會以同樣的斗志迎向未來的生活。
2019年9月,你踏入了夢寐以求的那所大學,大學里鳥語花香,來自各地的同學齊聚一堂。突然,你意識到:這個世界原來是這樣寬廣……
教師點評:在剛才的冥想中,同學們都沉浸在美好的情境中,在大家覺得壓力大或煩躁的時候都可以使用這個方法讓自己獲得放松和平靜。同時,我們的冥想指導語里有很多積極正向的心理暗示,想象的場景大多是充滿正能量的激勵人心的,希望同學們在實踐中經常運用,以使自己更有自信和動力。
5.小錦囊
耶基斯-多德森曲線告訴我們,壓力和效率與動力呈倒U曲線,適當的壓力和焦慮有利于學習,但壓力和焦慮過度,則會走向相反。所以,適度的壓力是必要的,完全沒有壓力則會讓人懶散。當壓力和焦慮過大的時候,學會用剛才的方式調節和放松。最后,送給大家兩句話,最好的考試心態是積極平和的心態,最好的學習過程是專注和放松。
四、團體結束階段
主題活動:情緒傳染圈
活動規則:請各小組同學依次上臺,從左至右依次傳遞積極的備考狀態,只用肢體動作和表情表達,不能用言語。全部完成后小組成員將動作造型定格五秒,老師拍照留念。
課堂心理作業:
1.再次查看A4白紙左側“你對考試說的話”,如果是負向的心理暗示語,請改成積極正向的心理暗示語。
2.在A4白紙背后寫下冥想放松后的感悟和對自己考試的祝福語,全部完成后寫上姓名,交給心理老師即可離場。
【活動反思】
本節團體心理輔導課的對象是高三體育特長生,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在團體轉換階段和工作階段的活動環節都需要用到教師準備的指導語,指導語應通俗易懂,讓學生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特別是對考試困擾“面具”的提問環節,教師運用敘事治療中的外化技術,提出了四個與“困擾”有關的問題,學生較容易理解。而后的魔力小實驗的體驗和冥想放松練習都需要教師指導語的引導,冥想放松的指導語由心理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自行編寫,更具有針對性。
本節團體心理輔導課運用了繪畫、敘事、放松訓練等形式,同時心理老師在活動中傳授了一些心理小知識,在結束階段設置了情緒傳染圈的小活動,并留有課堂心理作業,在內容設計上有張有弛,符合學生的認知和個性特點。
在活動最后,有學生寫道:“我要把自己的最佳狀態展示出來,這種使命感讓我在最后時刻綻放光芒?!边€有學生寫道:“考試,考試,我終于等到了你,我是來收獲成果的。”學生的感悟證明本次團體心理輔導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鐘志農主編.班主任心育活動設計36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2]懷特著,李明,黨靜雯,曹杏娥譯.敘事療法實踐地圖[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廣東省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江門,529000)
編輯/于 洪 終校/梅 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62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