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埃及的金字塔》為例談說明文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對于第三學段的說明文教學來說,教師既要關注文體意識,又要關注語言表達,要從文本的知識性與語文性等特點出發來展開教學,以使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有所提高,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奠定基礎。
[關鍵詞]說明文教學;文體特征;語言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13-0072-02
在說明文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從說明文的文體特征出發,著眼于說明文的語段結構、文本的語言表達等方面,以使學生從中感受到說明文語言準確、嚴謹的特點。下面主要以蘇教版五年級下冊《埃及的金字塔》一課為例,談談對第三學段說明文教學的思考。
一、聚焦文體特征,設計教學目標
在教學中,怎樣才能突出說明文的文體特征呢?
首先,教師要關注說明文的知識性特點。如在本課中,由于金字塔距今已經很多年了,缺乏有力的史實資料驗證,因此,在介紹金字塔的建造情況時,文中是這樣描寫的:“當時沒有起重機,怎樣把這樣巨大的石塊壘起來呢?據說……”這兒運用了“據說”一詞,充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真實性的尊重,以及對金字塔建造過程知識性解說的重視。教學時,教師要善于引領學生去品味說明文的語言特征,以使語文課堂充滿濃濃的“語文味”。
其次,教師還要關注說明文的“語文味”的特點。在這一課的教學中,在學生對文本內容大致了解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課后習題為例,對學生進行語言特色表達的訓練。
課后習題2:讀一讀,注意帶點的部分,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1)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
?。?)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課后習題3:默讀課文,說說從哪里可以看出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仔細研讀上面習題,不難發現,編者要求教師關注說明文的語言特色,也就是關注精美的語句、精巧的布局以及精準的字詞等。如從課后習題2中可以看出,文章的作者特別注重詞語的推敲,講究用詞的精當與貼切,“……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充分表明了埃及金字塔石塊與石塊之間契合的緊密性。
筆者認為,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閱讀這樣的一篇課文在理解層面上是完全沒有難度的。因此,教師只有抓住說明文的文體特征設計教學,才能使說明文教學更加有效。
二、立足語言實踐,巧施教學策略
在說明文教學中,要想讓學生從中感受到語文的味道,就要始終堅持以語言實踐為依據,以具體實踐過程為根本,關注學生學習的態度、情感、過程與方法,致力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
(一)自主閱讀,提取信息
說明文中信息含量較大,幫助學生從中準確提取信息是說明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在平常的教學中,許多教師常常把這種信息提取變成純知識性的說教過程,而忽視了對學生自主提取信息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埃及的金字塔》一文中著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筑歷史和特點,謳歌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并從中提取一些有價值的信息。學生通過閱讀提取了這樣的信息:埃及金字塔位于(埃及首都開羅西南的沙漠中),大約在(公元前27世紀),由埃及古王國法老控制。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這些金字塔距今已經(四五千年了),它們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學生借助教師的提示自由讀課文,快速地找到有用的閱讀信息,讀懂了埃及金字塔的用途及特點,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閱讀,學生形成了自主提取有價值信息的能力。
(二)圈畫批注,理解特點
為了讓學生對說明對象的特點有清晰的認識,作者常常會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來表現說明對象。教師可以采取批注式閱讀的方法促進學生對文章說明方法的理解。這樣教學,有助于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
師:你們知道作者是通過怎樣的方法把金字塔的特點介紹給大家的嗎?
?。ㄉ杂勺x課文,畫出描寫關于金字塔的部分,并在旁邊做好批注)
生:作者介紹了金字塔的來歷以及金字塔的建造特點,是花費了很多人力、物力建造而成的。
師:為什么要這么說?
生:你瞧,“那時候沒有起重機,據說是先……然后……”由此可見,金字塔的建造是多么不容易,是靠無數人的辛苦勞動與建筑師的智慧才干修建而成的。
師:通過閱讀批注,你還有其他收獲嗎?
生:即使是科學技術非常發達的今天,要想修建成埃及金字塔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墒牵谒奈迩暌郧?,憑著落后的技術,他們卻修建成了這樣的建筑,真是太了不起了,他們的精神令人敬佩,他們的聰明才干令人贊嘆!
在說明文教學中,讓批注式閱讀伴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不僅能使學生對金字塔的了解更進一層,還能讓學生從中學到說明文寫作的基本方法,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ㄈQ詞比較,體會表達
說明文是一種實用性很強的文體,語言必須嚴謹準確。因此,讓學生體會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是說明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教師可以嘗試運用比較的方法,來讓學生感受這種言語表達的特點。
師:我們來看胡夫金字塔的描寫:“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贝蠹野堰@句話多讀幾遍,想一想,“相當于”這個詞語能不能去掉,或者還可以換成哪些詞語?
生:可以換成“差不多”。
師:把“差不多”代入原句,它們表達的意思一樣嗎?
生:沒有原句讀起來順口,也沒有原句表達得準確。
師:那我們把“相當于”改成“等于”行不行,為什么?
生:不行,“相當于”說明金字塔跟40層的摩天大廈差不多高,而不是一樣高;改成“等于”的話就與埃及金字塔的真實高度相悖了,那是錯誤的。
師: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看出說明文在語言表達上是非常準確、嚴謹的,來不得一點虛假。
在這個教學片斷中,通過刪減或者替換比較,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說明文語言嚴謹、準確的特點。由于這一切都是學生通過朗讀而品味出來的,比起教師生硬的講解,效果要好得多。
?。ㄋ模┣擅钸w移,積累語言
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是讓學生在語言訓練的過程中積累語言,提升語用能力。在說明文教學中,教師應從說明文語言精確的特點出發,引領學生習得語言,運用語言,以使學生的語用能力逐漸得到提升。
師:作者用列數字、作比較的方法向我們介紹了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的情況。那么,在你的周圍,有哪些有名的建筑物呢?請在當地人的幫助下,了解一下這些建筑物的有關情況,并運用列數字、作比較的表達方法把它介紹給大家。
俗話說,學以致用。在說明文教學中,鼓勵學生運用學到的說明方法進行創作,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課文的深刻理解,還可以使學生在運用中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語文素養。
綜上所述,說明文作為一種常用文體,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有著極高的教學價值。教師要充分尊重文本的文體特征,極力挖掘出文本中的語言訓練點,精心指導學生閱讀,從而使學生真正愛上說明文。
(責編 劉宇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