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青少年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廣大青少年中,蘊藏著巨大的藝術潛能;學生課業負擔減輕以后,開發這一潛能獲得了極佳的機會。特別是對中小學生提高審美修養、豐富精神世界、培養創新意識,促進全面發展具有其他教育學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必須正確認識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藝術教育;素質教育;重要組成部分
藝術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實施手段,在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藝術教育對于學生的培養和塑造具有不可忽視的力量。藝術教育如同一把開啟人類心智與情感大門的鑰匙,在塑造人類超越自我、超越功利、超越自然的崇高精神境界的同時,也孕育著人們真、善、美的追求,所以有人把藝術教育形象地稱為培養全人的教育。藝術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念,而且對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都有著深遠的意義。但由于對藝術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致使現階段藝術教育遠遠落后于時代的要求和進步,成為中小學教育工作中最薄弱的一個環節。
一、藝術教育是學校教育轉軌的需要
以往,由于各中小學,教育的指揮棒是升學考試,所以,學生學習的內容,僅限于幾個考試科目,而體音美則被排擠在外,流行著“小科小科,不學也可”的說法。不少初中生熟背唐詩宋詞,卻不會唱《歌唱祖國》,有的甚至連國歌也不能完整的唱下來。這種嚴重情況,再次證明了學校教育轉到素質教育軌道上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如果我們不把受到缺損的藝術教育找回來,搞上去,我們只能培養光會背書做題,不懂琴棋書畫的畸形人才,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就是一句空話。
二、藝術教育符合群眾致富之后對子女教育的價值取向
改革開放輝煌四十年,群眾致富步伐不斷加快。致富之后的群眾,不但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念十幾年書,而且很大一部分家長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寫善畫,能歌善舞。在一些富裕家庭中,有許多家長為子女購買了鋼琴、電子琴,有二胡、笛子等普通樂器的家庭更是比比皆是。這說明:群眾心向藝術,藝術教育的春天已經到來了。作為教學一線的老師們,應該有這種敏感性,順應群眾推進兩個文明建設的強烈愿望,把藝術教育乘勢搞上去。
三、藝術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完善
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就是塑造個體完善的人格,解決人格扭曲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美是道德純結、精神財富的主體健全的強大源泉?!币虼?,藝術教育在促進人格完善中也有巨大作用。譬如說,學校藝術教育活動中,多數是集體活動,無論是繪畫、集體唱歌、樂器合奏、舞蹈表演等,對于培養和發展中小學生相互尊重、團結互助、協調配合的精神,形成人與人之間密切合作的群體意識、集體主義就有很重要的作用。
四、藝術教育是青少年全面發展的需要
通過學情調查,我們發現課程太多,作業太重,書包太沉,是中小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普遍問題。為此,他們吃不好、睡不好,生活枯燥,情緒煩悶。青少年最喜歡的一句歌詞是:“生活本是七彩陽光,年輕哪能不放聲歌唱”??梢姡_展藝術教育,對青少年來說,已是久旱甘霖。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說得好:理性思維,易犯機械的、片面的毛?。欢蜗笏季S能培養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只有順應青少年全面發展的需要,把藝術教育搞上去,我們才能把歌聲、笑聲重新喚進青少年的學習生活中,開創學校工作生氣蓬勃的新局面。
在這里我還要特別強調一點: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藝術教育有不有這樣的功能、作用呢?實際上,這個問題前面我已講過。在這里我還是得重復一下:藝術教育的過程是引導學生研究美、表現美、創造美和應用美的過程,是使學生獲得深切的審美體驗和創造美的過程,是在學生和藝術作品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為學生鋪設理解藝術美和獲得創造藝術美的通道。
因此,創新是藝術教育的生命力所在,是藝術教育的真諦。失去創新,藝術教育就會失去活力。在藝術教育中,無論是藝術欣賞,還是藝術創作訓練都蘊含著創新。藝術欣賞雖然有著多樣性,但本質上說就是一種審美再創造活動。在藝術欣賞中,欣賞主體根據自己的藝術認識結構對藝術作品進行創新的認知和評價,這是情感與理智、感性與理性、理解與創造有機統一作用的過程。藝術創作訓練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創新訓練活動,如學生從事畫、刻、剪、折、貼等藝術活動就是一種創新訓練活動,它是在一定創新動機和興趣推動下,學會運用一定藝術語言和藝術手法,通過觀察、思考、判斷,經過藝術體驗、構思和傳達三個階段,將自己的藝術感知、生活體驗與思想情感轉化為具體、生動、可感的藝術形象,將自己的審美意識物化為藝術的。由于創新是藝術教育的真諦,所以世界許多國家都非常重視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不僅本身是一種創新教育,而且它還可以培養學生和所有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我們現在正全國推進素質教育,我們如果真正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那么就離不開藝術教育。
參考文獻:
[1]聶鑫.論中西方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D].大連工業大學,2015.
[2]王少華.藝術教育的重要性[J].學園,2009年第11期.
[3]郭聲健.藝術教育--基礎教育新概念[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0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