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經典誦讀屬于小學語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與教學途徑,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相對比較復雜且持續時間比較長的特征。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學生的系統化學習語文知識是屬于一個起點,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經典誦讀的應用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對于經典美文的理解與感受,從而更好地理解與學習美文。對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小學語文教育水平,本文簡要分析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希望可以為相關教育者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經典誦讀;實施
一、 引言
在小學教育階段,語文課程中經典詩詞教學的重要性較高,同時經典詩詞也屬于漢語言的重要載體之一,也屬于經典美文的一種。當前小學語文教育方面,教師雖然比較重視誦讀教學,但是在具體教學方式、內容等方面仍然存在各種問題。在小學語文教育階段,經典美文是我國傳統文化所遺留下來的瑰寶,同時在我國語文教育體系當中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和價值,所以也屬于語文教學的重要項目。對此,探討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具備顯著教育價值。
二、 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價值
經典美文的鑒賞普遍是以經典的美文為主,這一些美文當中普遍涉及到了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同時還會涉及到部分傳統文化內涵。對此,對于經典美文的鑒賞也屬于語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育內容,借助對經典美文的鑒賞,可以促使學生對優秀的民族文化形成更加濃厚的認知,對于學生的視野也有一定的拓展效果,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內心的情緒渴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促使學生對社會、人文等形成更加全面的認知,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態。小學教育階段屬于關鍵性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學生的學習壓力相對較大,學習情緒普遍不理想,借助經典美文的鑒賞可以更好地改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氛圍中鑒賞,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習積極性,實現教學質量的持續性提升。
從當前的小學語文教育現狀來看,經典美文的教育意義具體而言在于兩個方面:1. 培養學生的基本功。閱讀經典美文本身也是對文章作品的一種理解與學習,對于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基本功有一定的培養作用,例如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在閱讀經典詩詞文時可以提高對古文的理解與翻譯能力,這也是提高學生基礎學習能力的有效措施,可以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2. 感受詩意。經典誦讀本身可以更好地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從而實現精神層面上的享受。借助經典誦讀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對于經典美文的閱讀與理解能力。在新時代之下,教育的目標并不是要求學生掌握各種專業技能,而是借助對知識的學習、文章的閱讀實現對自我能力的持續性提高。經典美文本身擁有大量的美好元素,教師在教學與督促的同時也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感受文化的魅力,在美好事物之下實現對心靈、情感等多方面的感染影響,從而推動學生健康成長。
三、 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
?。ㄒ唬?培養熱情
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學生對寫作、對經典美文形成強烈興趣的同時,學生才會從以往的被動化學習轉變為主動化學習。對此,培養與激發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非常關鍵,在鑒賞經典美文的過程中,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高度重視學生自身的參與性以及感悟性,注重探索以及思考,并在欣賞經典美文的過程中通過多種途徑,例如借助多媒體技術的方式以音樂、圖片、動畫以及視頻短片等形式進行理解,并采用情景模擬、知識競賽等方式進行互動,從而提高鑒賞的參與模式,優化教學感染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 激發文字理解
在對經典美文進行鑒賞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高度重視學生的鑒賞方式。葉瀾說過語文教學只有在充分激活原本凝固語言文字時,才可以有效地轉變為涌動的生命。對于這一種理解而言,我們可以在經典美文鑒賞教學中,借助閱讀的方式,讓學生從冰冷的文字中逐漸感受語言的生命,逐漸走入到美文作家的思想、情感世界當中,促使原本凝固、靜止的語言活起來。想要更好地體現美文,就必須先從朗讀開始,朗讀屬于感知語言的主要方式,同時也是美文鑒賞的重要途徑之一。朗讀可以將沒有聲音的文字轉變成為有聲音的故事,借助眼、口、耳、心的配合,讓學生身臨其境。正是因為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所以有著大量的經典美文,其中用字的生動、準確、凝練都有著非常高的藝術水平,只有借助朗讀才可以感受其中的奧秘。對此,在鑒賞經典美文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高度重視閱讀習慣的培養,有意識地掌握經典美文的節奏感,促使學生理清語言的結構,感受情感態度,更好地掌握美文的情感線路,從而達到鑒賞能力的提高以及學習能力的提升。
?。ㄈ?體會美文情感
在美文鑒賞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還需要高度重視學生對于美文的思想情感理解,借助情感上的影響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從而間接實現能力的持續性提升。以《雨巷》為例,在鑒賞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單純地憑借文字,很難展現江南美的特點,更無法感受到為什么雨巷中的意象可以代表江南,江南的整體風格以及意蘊的感受也不會深刻。對此,借助微課教學,可以在網絡當中收集關于江南的情境圖片,同時以油紙傘、雨巷、丁香為線索,搜尋相應的教育資料,讓學生應用真實的視覺感官去理解美文當中的情境,從而促使學生應用情感去理解作者,感受作者的寂寞、幽怨、智慧,達到情感感染的教育目的。
?。ㄋ模?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不愿意或不主動思考的主要原因在于課堂不平等,教師的地位過于權威,導致學生只能夠默認教師所說的就是對的,導致不敢思考。對此,便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創建良好的平等、和諧氛圍,激發學生可以因為思考而學習,因為思考而思考。思考是學習的基礎,是思維的基礎。對于學生而言,他們所掌握的知識并不多,再加上因為傳統教師的教學習慣影響,導致學生很少對所學內容進行思考。
在以往的經典詩詞教學中教師普遍是采取口述性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學過程嚴重缺乏多樣性與豐富性,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思維的培養難度也就更高。在語文教學當中合理應用多種類型的形象、直觀性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可以創建更加豐富的教學情境,并有利于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協同化運作,進而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種途徑創新教學方法,這也是讓學生從被動式學習轉變為主動式學習的有效方法。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創建良好氛圍,提倡平等互助的教學方式,這一種教學方式的建立基礎在于教師需要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學生的提問,而不能因為學生提出很低級或錯誤的問題便直接反駁甚至批評,應當激勵學生讓他們敢于表達。其次需要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可以坦誠地表達,禮貌地對待他人所提出的思考,杜絕恥笑和不尊重他人言行的現象。對于教學氛圍而言,可以借助大課間、課外活動、就餐時間播放一些古典音樂作為誦讀活動的環境引導音樂,如以《三字經》《弟子規》《中庸》《道德經》等進行輪流播放,借助這樣的清靜氛圍創建方式激發學生的經典誦讀熱情,潛移默化地形成情感熏陶。
?。ㄎ澹?創新教育方法
對于經典詩詞的教學而言,一方面需要高度重視朗誦與吟唱學習,經典詩詞因為具備工整、押韻的特點,所以非常適合朗誦與吟唱,反復的吟唱可以讓學生的閱讀朗讀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促使學生在閱讀當中感受經典詩詞的語言精妙,從而體會經典詩詞的文學特色。每一首經典詩詞的字數并不是非常多,學生同時也會對個別高度精煉的字、詞形成自己的感悟與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做好引導,以理清經典詩詞情感脈絡的同時正確地指導學生進行朗誦。另一方面需要強化情感代入,以魏晉詩歌為例,因為這一時期屬于文學發展相對比較自由的時期,這個時期的文學作品主要是因為人們長期生活在山水之間,智慧與心性更加淡然,自身的思考與情感也會更好地融入文學作品當中,這也為經典詩詞教學的誦讀提供了一定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以社會背景為主,讓學生感受魏晉時期人的生活環境,只有在這一基礎才可以真正感受魏晉的慷慨凄涼之情。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目前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學生普遍都存在較大的學習壓力,借助美文鑒賞這一種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促使學生可以更加主動地探索寫作的技巧與方式方法,從而實現能力的持續性提高。寫作一般被學生認為是比較困難的教學內容,借助美文鑒賞和學習能力培養的高質量結合,可以更好地推動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推動學生長遠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邱彬.基于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課外語文,2016,19(10):67-67.
[2]張豆英.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探討[J].學周刊,2017,14(14):151-152.
[3]徐敏,趙華.創新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6(4):105-106.
[4]陳桂連,劉茂宏.小學語文經典朗讀的技巧策略探討[J].新課程,2018,31(7):75-75.
作者簡介:
張春花,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城關第三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87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