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中的識字教學方法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小學是重要的基礎時期,學生在小學時期學習到的知識、掌握的能力都是其以后學習和發展的基礎,因此教師要注重小學時期的教學活動,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活動中,學生需要掌握足夠的漢字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情境化教學方法的應用策略,以期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效果,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情境化課堂  識字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120
   在我國教育的發展過程中,新課程改革理念不斷深入,教師紛紛尋找更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其中,情境教學法主張以人為本,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課堂教學策略。因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課堂上,情境化教學成為了一種有效方法。作為教育者,應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現狀出發,創新出符合小學生實際發展情況的情境化教學策略。
   一、情境化教學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課堂中應用的意義探討
   (一)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改革標準中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主張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創新出更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法。情境化教學方法很好的實現了這一要求。在課堂中,教師利用各種教學輔助工具,以圖片、聲音或視頻等方式為學生創建一個教學情境,能很好的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提高教學質量[1]。
   (二)降低學習難度
   對于小學生來說,漢字識記較為枯燥無趣,并且需要小學生掌握的漢字量較多,如果教師要求小學生記憶幾千個生僻漢字,小學生會覺得學習難度較高,也會給小學生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通過應用情境化教學方法,小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將學習漢字視為一種樂趣,學習難度就會大大降低,提高學習效率[2]。
   (三)激發學生思考
   與傳統教學方法不同的是,情境化教學方法為小學生預留出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在課堂上,教師加以適當的引導,讓小學生通過自身的想象力完成漢字的記憶,這充分的利用了小學生在這一年齡階段下的創新思維能力,在達到教學效果的同時也能提高小學生的思維活動,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所提升。
   (四)產生情感共鳴
   在情境化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利用移情效益,增加了與小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在此基礎上利用情境,讓小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我國漢字的基本特點,體會韻律美,這是對小學生內心情感的激發,增加小學生對漢字的喜愛[3]。
   二、小學語文識字課堂中情境化教學方法的應用
   (一)在故事和游戲中融入情境
   對于小學生來說,游戲和具有故事性的文章情節往往能激發小學生的興趣,所以將情境教學方法應用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時,教師可以將情境化教學與故事和游戲結合起來。例如教師講解課文《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首先給小學生展示小蝌蚪、青蛙、鯉魚等動物的圖片,然后引導學生根據圖片指出這些動物的主要特征,最后要求小學生掌握相關文字的讀法以及寫法。這種首先創設情境的方法能夠幫助小學生建立文字與實物的聯系,從而提高記憶效果。又或者,教師在班級中開展《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游戲,選擇班級中的學生分別扮演小蝌蚪、媽媽等,教師可以適當的借助道具的作用,比如在每個扮演角色的小學生身上標注他所扮演角色的文字,這樣在游戲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文字的記憶,達到良好的識字教學的目的[4]。
   (二)加強課堂情境互動
   情境化教學方法的優勢之一就是能夠增加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互動,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互動中,教師扮演引導者的角色,突出講解識字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使學生不斷調動思維的靈活性,達到記憶的目的。比如,學生學習兩個有相似之處的文字如“大”和“人”時,為了幫助學生有效的區分,教師可以利用形體的作用,教師將兩臂展開、兩腿分開站立,使自己的身體形成一個“大”字,讓學生猜測這個字是什么,并以此為游戲,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做猜字游戲。更多的課堂情境互動有助于提高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5]。
   (三)將情境教學方法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小學生的知識儲備量有限,遇到具有一定難度的文字時,如果不加以充分的引導和幫助,小學生無法實現有效的學習和記憶,因此,教師將情境化的教學方法與小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將課堂中的生僻漢字融入在小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并鼓勵小學生在生活中應用這個漢子,則能夠建立課堂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達到良好的應用和記憶效果。比如教師帶領小學生學習和記憶“龜”這一漢字時,教師可以尋找一個生活中烏龜的圖片,然后比較烏龜與“龜”字的相似之處,教師加以適當的引導,比如“龜”字的上下部分分別像烏龜的頭和身體,發揮學生的聯想與想象,幫助學生建立生活與漢字的聯系,然后教師對學生說:“學生們想象在生活中哪里會出現龜這個字呢?”這種方法有利于小學生形成一雙發現的眼睛,建立生活與漢字知識的聯系,提高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教育工作中提高了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所以傳統中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解的教學方法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出現了情境化教學方法,將情境化教學方法應用于小學語文漢字教學課堂中,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思維水平以及增加小學生的情感互動。在實際的教學互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將情境化教學方法融入在故事或游戲中、增加課堂情境活動以及將情境教學方法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的方法,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小學生的漢子掌握量,為小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義美.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索[A].《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九卷)[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6.
   [2]孟飛.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分析[J].中國教師,2018(S1):125.
   [3]陳琳琳.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探討[J].才智,2018(18):136.
   [4]陳斗國.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探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2018:4.
   [5]范紅英.論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索[J].才智,2017(29):4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0504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