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語言因詩意而美麗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詩意語言能給人以美感,我們的語言需要詩意水源的滋養。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用詩意的語言引領學生,為學生創設詩意的課堂語言環境,讓學生在識字學詞、仿寫中練習,學會詩意表達。
關鍵詞:小學生;語言表達;詩意
網絡上曾流傳這么一段話,面對晚霞與江水,有人便隨口吟出“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的詩意美句,而有人只能說出“晚霞真紅,天很大,江很長,噢!還有一只野鴨子?!边@樣的句子,缺乏詩意,興致全無。缺乏詩意的語言,如同久旱的土壤生長出苦澀的果實。因此,語文教師應重視小學生語言訓練中的詩意表達。
一、做一名有詩意的老師
董一菲說:“教師的語言是教學的靈魂,對于語文教師來說,語言表達更是教學藝術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師的教學效果?!崩蠋熢谡n堂中充滿情感,用詩一般純美的語言授課,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熏陶,是對學生詩意表達的發蒙、啟智、引悟。在《長江之歌》的教學導入環節中,教者邊展示長江圖片,邊動情吟誦到:“是您的血肉/凝結了我的嬌小身軀/是您甘甜的乳汁……”然后提問學生:“這個人是誰?”學生會異口同聲地答“母親”。教師繼續以詩化的語言,為學生描述:“你是滴滴清泉/你是串串珍珠/你是東方的巨龍……”師接著又問:“這又是誰?”學生會答:“長江?!苯處熯M一步深入發問:“長江與母親有什么關系呢?下面讓我們走進課文具體了解……”孩子們在詩意的語言描述中,如沐春雨。通過母親與長江的聯想,在輕松愉悅中步入學習佳境。
二、創設詩意的課堂教學情境
烏申斯基說:“孩子們是以形狀、色彩、聲音思考問題的,假如有人強迫他們用其他方式去思考,那就是逼迫他們失去興趣和天性?!痹谛W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運用充滿詩意美感的視頻畫面和情感充沛的音頻朗誦,增強學生的視覺、聽覺感受,形成對課文內容直觀的審美印象,內心產生情感共鳴,語言表達自然會充滿詩意。在《我喜歡》一文的教學中,教師播放多媒體,把學生帶到生機勃勃的大自然,與小鳥、蟲兒深情對話,欣賞金黃的田野、蔚藍的天空、皚皚白雪、萬紫千紅的花兒……這時教師向學生提問:“你喜歡大自然中的什么?”學生會爭先恐后地回答道:
甲:我喜歡冬天的雪花,它打破了冬的冷寂,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乙:我喜歡四季,喜歡春天的陽光明媚鳥語花香,喜歡夏天的驕陽、郁郁蔥蔥,喜歡秋天的涼風習習、碩果累累,喜歡冬天的皚皚白雪晶瑩剔透。
他們的回答充滿了詩意,利用多媒體中充滿詩意的畫面與聲音,能刺激學生的各個感官,引導進行學生詩意語言的訓練。
三、在誦讀中接受詩意語言的熏陶
最簡單的一個道理就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睂W生在詩意的誦讀中,會感受到文本的語言美,并積累詩意語言,自然而然地會形成詩意的表達。
四、在造句中養成詩意的表達習慣
在生字教學中,讓學生組詞,然后再進行造句,這既是對字詞的學習過程,又是對詞語理解、運用的過程,會使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有所提高。在最初階段,只是用一個字組詞造句,隨著年級的增高,可選用多個詞語造句。
在學習《三月桃花水》詞語時,我讓學生選詞造句。
流淌 映照 節奏 應和 開犁 催促 沉醉
夕陽西下,小溪緩緩地流淌著,映照出美麗的晚霞。我們在岸邊玩,有一個人突然唱了起來,那輕快的節奏,使我們也跟著應和起來。河對岸有人正在開犁播種,燕子飛在上空盤旋,好像催促著:“快一點,快一點,不然就遲了。”這畫面讓我沉醉……
在識字組詞與造句中,教師經常要求并鼓勵學生,多使用一些修辭。在長時間的訓練中,學生會形成一種表達習慣,使自己的詩意語言表達,不僅在反復訓練中進一步提高,也變得越來越生動形象,越來越富有詩意。
五、在仿寫中運用詩意語言
皮亞杰說:“對于學生來說,從他一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一舉一動,無不都以模仿為基礎,正是這種模仿才能夠成為日后形成思維的準備。”仿寫就是繼承,仿寫的過程就也是創新的過程。在語文教材中不乏充滿詩意的句段、篇章,教學中我常以課文為范本,鼓勵學生進行仿寫。
學完《大地的語言》一文,我讓學生進行了仿寫。
即使你是一個小水滴,我也給你一定的地位。不管別人如何輕視你,把你丟棄、踏碎甚至碾碎,但你的使命,仍記掛在我心里,等來年春天,沒有誰比你更高貴。
小學生正處在學習和模仿階段,好奇心強,模仿性強,可塑性強。讓孩子在仿寫中學習并運用詩意語言,最適合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在仿寫中運用詩意語言是行之有效的。
兒童是天生的詩人,老師要通過正確引導來開啟他們詩意語言表達的心智,讓他們的語言因詩意而美麗。
參考文獻:
[1]芮麗婉.淺談詩意語言的魅力[J].基礎教育論壇,2016(1).
[2]顧明棟.中國古代詩人如何詩意地存在:論漢詩的語言機制與審美心理[J],2017(5).
注:本文系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小學語文詩化教學實踐研究》研究成果,課題批號:BY[2018]G067號。
編輯 段麗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59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