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字偏旁“土”透視中國古建筑風格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漢字研究中,我們發現由同一偏旁所構成的漢字往往存在某種深層的內在聯系。綜合分析這些同旁字,會獲得一些規律性的認識。本文擇要分析幾個以“土”為表意偏旁的字“灶”“社”,從中挖掘其與古代建筑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漢字;表意體系;偏旁;土;古代建筑
中圖分類號:TU-0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9)06-0085-03
漢字是表意體系的文字,構成漢字的偏旁大多表示一定的意義。會意字中的義符(構成會意字的偏旁都是義符)和形聲字中的形符自不待說,即使是形聲字的聲符,也有一些兼表意義的,如“堂”之“尚”“室”之“至”等。通過深入分析,我們還可以發現,由同一偏旁所構成的字,往往存在某種深層的內在聯系。綜合分析這些同旁字,會獲得一些規律性的認識。下面擇要分析幾個以“土”為表意偏旁的字,從中挖掘其與古代建筑之間的關系。
一、灶
《五音集韻·號韻》:“灶,俗竈。”“灶”是個后起俗體字,今為“竈”的簡化字。古“竈”從穴,是個形聲字,今“灶”從火從土,是個會意字,偏旁雖不相同,但其表意作用是一致的,而且著眼于“灶”的產生和它的功能,從火從土則更為真實準確。
人類發明火并進而發明了熟食,已經有上萬年的歷史,但“灶”的出現時間卻不很長,這是因為古人早期主要是用火堆進行燒烤。即使人們發明了早期的炊具如鼎、鬲等,因為它們都有高足支撐,其下面可以直接燃火加熱,所以也無需用灶。據考古發掘得知,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在其門口處,即挖有灶,但那還僅僅是火塘式,其作用一是用來取暖,二是夜晚用來照明。《韓非子·內儲說上》:“夫灶,一人煬焉,則后人無從見矣?!边@是因為煬者擋住了火亮?!读凶印S帝》:“其往也,舍迎將家,公執席,妻執巾櫛,舍者避席,煬者避灶。其反也,舍者與之爭灶、席矣?!薄氨茉睢笔且驗橛行驴腿说絹硇枰饬?,也需要取暖。后來,當人們大量使用無足炊具時,真正意義的“灶”才應運而生?!墩f文》:“灶,炊灶也?!倍斡癫米ⅲ骸按鹅嘀幰病!薄豆茏印ぽp重己》:“教民樵室、鉆燧、墐灶、池井,所以壽民也?!睆男沃苼砜?,古代的灶與現代的灶大不相同,考古挖掘出的漢代陶灶,倒像一個爐子,但其功能是古今一致的。
因為“灶”在人們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必備設施,所以古人十分重視“灶”,甚至尊為灶神?!墩撜Z·八佾》:“與其媚于奧,寧媚于灶?!薄痘茨献印し赫撚枴罚骸肮恃椎塾诨鸲罏樵睢!备哒T注:“炎帝神農,以火德天下,死托祀于灶神?!辈⑦M而形成了祭灶的習俗?!抖Y記·祭法》:“王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國門,曰國行,曰泰厲,曰戶,曰灶?!奔涝钤诔跸倪M行,這是因為灶是熱源?!抖Y記·月令》:“孟夏之月,其祀灶?!笨追f達疏:“夏祀灶,從熱類也?!奔涝畹闹骷廊耸抢夏陭D女,這是因為婦女的主要家務之一是用灶燒火做飯。漢應劭《風俗通義·祀典》:“灶者,老婦之祭也?!倍缙诘脑钌褚彩桥?,《莊子·達生》:“灶有髻?!惫笞ⅲ骸镑?,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張奎《經說》:“道言,昔登昆侖之山,有一老母獨處其中,莫知其由?!熳鹪唬骸ù死夏福敲N火之母,能上通天界,下統五行,達于神明,觀乎二氣,在天則為天帝,在人間乃為司命,又為北斗之七元使者,又為五帝之灶君,管人住宅,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悉是此母也?!焙蠼浹葑?,美女灶神變成了老漢灶王爺了,祭灶的時間也改到了農歷臘月。漢代以后,灶神的主管范圍擴大,由原來的只主炊事而兼掌家人的壽夭禍福,甚至充當上天派駐百姓家中的監察員。東漢鄭玄說灶神是“小神之居人間,司祭小過,作遣告者?!保ā抖Y記·祭法》鄭玄注)西晉葛洪說:“月晦之夜,灶神上天白人罪狀,大者奪紀,紀者三百日也;小者奪算,算者三日也?!保ā侗阕印の⒅肌罚┮蚨钌癯闪酥匾募艺?,常供奉于灶后小木龕內,或紙繪,或木雕。關于祭灶日期,歷來說法不一,據《禮記·月令》記載:“孟夏之月,……其祀灶。”這是我國有關祭灶日子的最早記載。但后來的傳統習俗,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爺上天前夕,有送灶之儀式,或把酒糟抹在灶門上,謂之醉灶;或將粘糖封住灶王爺的嘴,目的都是使他不能在上帝面前說這家人的壞話。還有的在灶神像兩側貼上兩句話:“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宋代詩人范成大有《送灶詞》,對當時的祭灶風俗進行了生動的描繪;“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斗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歸天門,勺長勺短勿復云,乞取利市歸來分?!彼驮钪笃呷眨闯χ?,人們還要舉行迎灶儀式,把灶王爺迎回家。
二、社
《說文》:“社,地主也。從示土?!洞呵飩鳌吩唬骸补ぶ泳潺垶樯缟??!吨芏Y》:‘二十五家為社。各樹其土所宜木。’”《白虎通·會稷》:“社,土地之神也。”甲骨文“社”本作“土”,直到春秋時期,為了區別字義,才加“示”為“社”。所以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中指出:甲骨文“土為古社字?!薄吧纭钡谋玖x是土地之神?!蹲髠鳌ふ压拍辍罚骸肮补な嫌凶釉痪潺?,為后土?!薄吨芏Y·春官·大?!罚骸敖ò顕?,先告后土,用牲幣?!编嵭ⅲ骸昂笸?,社神也?!薄豆騻鳌べ夜荒辍罚骸疤熳蛹捞欤T侯祭土。”何休注:“土謂社也。諸侯所祭,莫重于社。”用為動詞,祭祀土神亦曰“社”,《詩經·小雅·甫田》:“以我齊明,與我犧羊,以社以方?!?
從甲骨文看,最早的“社”并不是什么復雜、高大的建筑,只是在大地上堆起的土堆?!吧纭钡某霈F,是遠古人類對大地崇拜的表現。這是因為,在遠古時代,科學技術極不發達,人們尚不能正確認識土地生長萬物、養育人類這一客觀現象,便以為土地具有神奇的、不可思議的力量。為了表示對大地的崇拜,也為了祈求糧食豐收,便堆土為壇,供人祭祀。《淮南子·齊俗訓》:“有虞氏之祀,其社用土?!备哒T注:“封土為社?!薄秴问洗呵铩ぶ俅骸罚骸懊松纭弊ⅲ骸凹篮笸烈詾槠砉纫??!庇纱丝梢娂漓胪恋刂裼蓙硪丫谩? 如果僅僅把祭祀土地之神理解為崇拜土地、祈求糧食豐收的話,那么還沒有全面把握“社”的文化內涵。古人之所以崇拜土地,奉之為神靈,一是因為土地能生產糧食,以供養人類;二是因為土地的這一特點與人類的生殖繁衍具有相同的性質,在生殖崇拜的遠古時期,人們自然會崇拜土地之神。關于這一點,古代文獻中多有記載,亦可為佐證。
首先,從“社”的異名來看?!吧纭笔恰案叨C”之祭的異名,《墨子·明鬼下》:“燕之有祖,當齊之社稷、宋之桑林、楚之云夢也。此男女之所屬而觀也。”這里所謂“祖”“社祭”“桑林”“云夢”,據郭沫若先生考證,皆與祭祀高禖有關。聞一多先生則進一步闡述:“《春秋》莊公三十三年‘公如齊觀社’,三傳皆以為非禮,而《谷梁》解釋非禮之故曰‘是以為尸女也’。郭先生據《說文》‘尸,陳也,象臥之形’,說尸女即通淫之意,這也極是。社稷尸女,與祠高禖時天子御后妃九嬪的情事相合,故知社祭即齊的高禖?!庇纱丝芍?,高禖之祭,當在社前進行,抑或同時祭社?!案叨C”本先民社會中主婚配生育之神,故“高禖”之祭的目的,不外乎祈求人口的繁衍?!吧纭庇质恰澳浮钡漠惷!墩f文》:“姐,蜀謂母曰姐,淮南謂之社?!薄痘茨献印ふf山訓》:“社何愛速死?”高誘注:“江淮謂母為社。”稱“社”為“母”,亦可顯示出“社”與生殖之事的特殊關系。
其次,從“社”的職能來看?!吨芏Y·地官·媒氏》:“凡男女之陰訟,聽于勝國之社?!币蚰信露馉幵A,就要到“社”前去論斷,亦可見“社”與男女之事有關。
正是由于人們對土地之神的崇拜和尊重,所以要為它立一個木制的牌位,即神主,并認為這一木主,就是神靈之所憑依。如果國家有對外戰爭,還必須載著這一神主而行?!渡袝じ适摹罚骸坝妹p于祖,弗用命戮于社?!笨讉鳎骸疤熳佑H征,又載社主,謂之社。”《論語·八佾》:“哀公問社于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焙侮套⒁装矅唬骸胺步ò盍⑸?,各以其土所宜之木?!毙蠒m疏:“謂用其木以為社主?!?
對土地之神的祭祀,最初只適用于君主,后來擴大到整個社會。還是由于人們對土地之神的崇拜和尊重,又為神主修建一個可供祭祀的場所,也叫“社”?!抖Y記·郊特牲》:“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風雨,以達天地之氣也。是故喪國之社屋之,不受天陽也?!笨追f達疏:“《白虎通》云:天子之社壇方五丈,諸侯半之。說者又云:天子之社封五色土為之。若諸侯受封,各割其方色土與之?!薄抖Y記·祭法》:“王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自為立社,曰王社。諸侯為百姓立社,曰國社。諸侯自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编嵭ⅲ骸按蠓虿坏锰亓⑸纾c民族居,百家以上則共立一社,今時里社是也?!泵耖g的里社,按自然村的位置,不論戶數多少,都可以立社,即土地廟。在新中國成立前后,我國廣大農村仍有“社”的遺存。
為了使“社”的環境清幽、肅穆,同時也作為標志,古人常常在“社”的周圍種植各種樹木?!秴问洗呵铩ろ樏瘛罚骸疤齑蠛?,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于桑林?!薄端囄念惥邸肪硎鳌岸\于桑林之社。”《莊子·人間世》:“匠石之齊,至乎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
正是由于每個村落都可以立“社”,所以“社”便是居民點的標志,成為古代地方基層行政單位?!墩f文》“社”下引《周禮》:“二十五家為社?!薄蹲髠鳌ふ压迥辍罚骸褒R侯曰:‘自莒疆以西,請致千社?!倍蓬A注:“二十五家為社?!笨追f達疏:“《禮》有里社,……以二十五家為里,故知二十五家為社也?!钡搅撕蟠?,由于村落的大小、戶數的多少不盡相同,所以“社”也并非必須由二十五家組成?!端鍟ざY儀志二》:“百姓則二十五家為一社,其舊社及人稀者,不限其家?!薄对贰な池浿疽弧まr?!罚骸翱h邑所屬村疃,凡五十家立一社,擇高年曉農事者一人為之長。增至百家者,別設長一員。不及五十家者,與近村合為一社。地遠人稀,不能相合,各自為社者聽?!?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的初始義逐漸淡化,由“社”的基層行政單位義引申指某些集體組織、團體?!墩滞āな静俊罚骸吧?,團結共事者亦曰社?!鼻孱櫻孜洹度罩洝肪矶骸岸寮覟樯?,后人聚徒結會亦謂之社?!碧K軾《次韻劉景文送錢蒙仲三首》之二:“寄語竹林社友,同書桂籍天倫。”把若干基層行政單位匯合起來,便組成了“社會”。
參考文獻:
〔1〕何久盈,胡雙寶,張猛.中國漢字文化大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2〕王延林.常用古文字字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7.
〔3〕王貴元.漢字與文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4〕張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5〕晁福林.先秦民俗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責任編輯 賽漢其其格)
收稿日期:2019-04-05
收稿日期:2019-04-05
Abstract: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characters, we find that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the same radicals often have some deep internal relation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se similar Chinese characters will lead to some regular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chooses the Chinese characters "Zao" and "She" with "Tu" as the radicals to analyze and excav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ancient architecture.
Keywords: Chinese Characters; Ideographic System; Radicals; Ancient Architecture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208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