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高等職業教育的內涵建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程青現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職業教育發展的必要,它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的完善。但是,目前高等職業教育還不能很好地完成社會賦予的使命,職業教育的質量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需要從過去的求大求全轉變為提高內涵建設。
  關鍵詞: 高等職業教育 內涵建設 辦學理念 師資隊伍
  
  職業教育的確立和發展,是中國高等教育的重大發展和完善,是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我國過去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主要培養的是社會管理人才和科研人才。不論是研究生、本科生,還是大專生,培養目標基本都是一致的,只是層次不同而已。其知識結構主要是理論知識,重視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而實踐能力的培養則放在次要位置。市場經濟的建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不僅需要精英,更需要成千上萬的高素質的技術人才,需要成千上萬的能工巧匠,這就要求高等職業教育必須有突飛猛進的發展。目前的高等職業教育院校是原來的大專學校轉變而成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名稱容易變,真正的內涵建設還有一個過程。這幾年大部分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進行了基礎設施建設,建起了新校區,進行了擴招,辦學規模不斷擴大;但內涵建設還有大量工作要做,職業教育的辦學理念還需要更新,教學質量還有待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的內涵建設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要改變辦學理念;要建立起一支稱職的教學團隊;要有配套的儀器設備和實訓基地;要有適應的教學計劃和合適的教材;要有相應的社會氛圍;要改變過去關門辦學的狀況,加強教學與生產實踐的緊密結合。
  一、改變辦學理念,發展優勢專業
  高等職業院校發展首先要轉變辦學理念,改變過去大而全的辦學理念,集中力量發展優勢專業。過去的學校發展都是追求專業全,專業越多越好,什么行業熱門就開什么專業,一般的大專學校,就有幾十個專業,家家開計算機,家家開財會,等等。過去開一個專業也很容易,只要有教室,進幾個該專業的教師照本宣科就可以了;但高等職業教育就不行了,開好職業教育專業不僅需要有理論課的教師,更需要有實踐經驗的專業老師,需要一整套相應的實訓基地和相應的實驗儀器設備。而達到后面的條件比僅僅進幾個專業理論教師要難得多,把原來的每個專業都按照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改革是辦不到的,所以我們要改變辦學理念,發展自己的優勢專業。每個學校一般都有自己的王牌專業,在該專業上技術力量雄厚,實訓基地、儀器設備配備充足,要把這類專業做大做強,做出品牌;放棄一些空殼專業,這些專業讓別的有優勢的學校去做。教育主管部門要做好整體規劃和協調工作。
  二、建立一支專業的高等職業教育團隊
  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師資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依然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尚未建成,教師的生產實踐能力有待提高;專業和學科帶頭人匱乏;教師進修、培訓提高的渠道不暢,缺少培訓計劃;現有的高校師資評審制度不利于引導高職高專教師走“雙師型”的發展道路。職業教育需要雙師型教師隊伍,需要一支龐大的隊伍,我們現有的力量是不夠的。要培養一支適應高等職業教育需求的教師隊伍需要一套詳細的機制和制度,過去的教師隊伍可以直接從畢業生中選取,高層次的學校畢業生到低層次的學校任教,甚至可以是本校的優秀畢業生留校任教,這些人教理論課是沒有問題的,作為職業教育來說需要的是既懂理論又懂實踐的教師?,F在大部分學校對實踐性強的課程教學都采用引進和外聘的辦法來解決師資問題,這部分教師他們本身對教學工作需要一段時間的熟悉和適應,他們長期在社會上形成的思想觀念和學校氛圍的觀念需要融合;學校根深蒂固的按資排輩的模式使這些教師處在學校管理的最外層,他們最多能上一門學生感興趣的課,而對學校的整個教學活動起不到多少作用。高等職業教育和原來的教育是一個整體的根本的變革,教師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力量,沒有稱職的教學隊伍是不行的。職業教育需要一支專業的教學團隊,必須有既有實踐經驗又懂教學的專業帶頭人,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教師,有很好的基礎理論教師,相互協作相互補充,在專業整體設計上有明確的目標方向,使學生既可以學習到必要的理論知識,又可以掌握實際操作技能。高等職業教育要盡快形成培養專業技術教師的機制,大膽重用一些專業帶頭人,鼓勵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兼職,促進專業教師隊伍的形成;生產實踐的知識不同與一般的理論知識,變化和更新非常快,要讓教師有學習更新自身知識的機會。
  三、要修正教學計劃,突出關鍵環節
  教學計劃是教學內容的具體體現,教學目的、教學任務都要通過具體的教學計劃來完成,傳統的教學講究的是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完整性,教學計劃的編制要把相關專業的知識詳盡地精心編排,至于學習的知識是否有用,考慮不到,再加上教師長期呆在學校里,對生產實踐中哪些知識有用、怎么用,本身也了解不多,教學與生產實踐不能很好地聯系。高職教育延續了大專教育的三年制,部分學校現在又是所謂的“2+1”模式,上課課時少,所以常常面面俱到,走馬觀花,看上去好像學了很多東西,事實上什么都沒學會。要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應用性人才,就必須對傳統的教學計劃進行大量的、系統的修改和完善,把專業知識系統地進行梳理,把專業知識分解為必須掌握的實用性的知識、基礎理論知識和一般了解的知識,把握實用性和可持續發展兩個方面。教學計劃必須反映重要知識的掌握和一般知識的了解;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關系到學生將來在社會上的長遠發展,要優先安排;實用性強的知識是以后常常用到的,應作為重點要求學生必須掌握;而相當一部分的知識在生產實踐中用到的機會較少,可以作為知識的拓展要求一般性了解即可。實用性強的知識要有足夠的課時保證,要突出實踐性教學的環節,過去由于課時很少,有些實踐內容大多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或演示給學生看,而很少有時間讓學生動手操作,看別人操作和自己動手完成的效果差別很大。新的教學計劃必須加強實訓環節,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自己操作、練習,應用性人才的培養必須有足夠的實訓時間作保證。教學計劃是教學質量保證的核心,要編制好教學計劃首先需要提高認識,需要計劃的編制者有很好的教學經驗和社會實踐經驗,需要可以完成計劃的硬件和軟件作為基礎。
  四、編寫高質量的職業教育教材
  高職教育教材匱乏。教材大都是本科教材的簡化版,也有一些新編的所謂的職業教育課本,與生產實際嚴重脫節。過去,我們教材編寫的模式都是由一、二個職稱高的教師牽頭,形成一個小組,大家分工合作,一人幾個章節寫作,來編寫一本教材,編者中理論水平高的帶頭人很多,理論水平高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很少,一個小組的人既有理論水平又經驗豐富就更少。有的教材編寫中也請了個別經驗豐富的人把關,長期在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往往對某一部分的知識非常熟悉,但不一定全面,而且這些技術人員不懂教學,在教材知識的組合、章節的劃分、語言的提煉方面水平不夠。編寫一本好的高職教材,比編寫理論教材難度大得多。理論教材可以多少年不變,可是實踐性教材必須和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在生產實踐中不斷出現的新工藝和新技術要能夠及時融入新教材中,這就要求教材編寫人員必須結合實踐,把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的生產工藝收入教材。所以在編寫高職教材時要組織合適的人員,反復商討,分工合作,只有這樣才可以編寫出合格的教材,而不可走過去編寫教材的模式,只求數量,不求質量,讓一個從來沒見過工作現場的人編寫指導生產實踐的好教材,這是不合理的。

  五、要整合社會資源
  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是教學要和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學校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指導生產,生產實踐中新的工藝技術又反饋充實到學校教學內容中,只有這樣學校培養的學生才可能是企業所需要的實用性人才。高等職業教育不能是關門辦學,而應該是在政府及主管單位的大力幫助下,在相關企業的支持下和學校自身的努力合作的結果。政府及主管單位必須給校企合作創造條件,讓校企合作變為可能。目前校企合作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學校熱情很高,企業沒有積極性,學校和企業形不成共贏,所以政府及主管單位一定要給予適當的政策支持,促進校企合作的進行。校企合作建立生產基地,既是企業的生產基地,又是學校的實訓基地,資源共享。高等職業教育還要和執業資格認證相結合,其培養的學生要達到行業執業資格的水平。上級主管部門要賦予合格的高等職業院校職業資格認證資格,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展開。
  六、大力做好社會宣傳工作,營造高等職業教育文化氛圍
  職業教育的發展是高等教育的完善和發展,是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要求,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是社會發展必須的人才。高等職業教育要順應社會發展,也要引領社會發展,做好宣傳工作,讓全社會認識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是西式教育,和我國傳統教育有文化上的沖突,幾千年的封建教育和建國后的精英教育,主要都是培養管理人員,封建社會讀書都是為了當官,是上等人,各行各業的技術人員最多是工匠,是下等人;建國后的精英教育,培養出來的大學生都是國家干部,而動手的工人手藝再好,也是技術工人。官員是學校培養出來的,工匠和技工是師傅言傳身教帶出來的。我們現在要發展現代化的工業,需要大量的能工巧匠,需要有理論知識的能工巧匠,單單靠師傅言傳身教是滿足不了的,必須靠現代化的教育才能培養出大量的動手能力強又有一定的理論水平的能工巧匠,這就是高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傳統教育的補充,也是對傳統教育的挑戰,任重道遠。高等職業教育對理論水平的要求相對于理論研究的精英教育來講要低,而動手能力要求較高,這對于一些中學階段水平較差的學生來講是個好事,他可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樣可以成為有用之才,可以大大緩解中國高考的壓力。西方國家同樣是大學招生,為什么沒有出現中國的高考現象,這是主要原因之一。職業教育要做好宣傳工作,讓學生消除低人一等的思想,讓他們知道,接受高等職業教育同樣是成才之路。通過大力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在社會上同樣可以有所作為,從而吸引更多的優秀學生參加職業教育的學習。
  要做好宣傳工作,就要營造高等職業教育的氛圍。政府要給予高等職業教育適當的地位,高等職業教育同樣應該有本科甚至研究生學歷;高等職業教育需要大量實訓基地的建設,政府要給予資金支持;要完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評價體系,把學科本位的評價觀念轉向能力本位的評價觀念,對學校教學質量評估、教師考評及學生畢業考核標準進行改革和完善。高校要提高教學質量,辦出職業教育的特色,得到社會的認可。社會企事業單位人事制度要完善,職業教育和本科教育是不同類型的教育,不是原來的同類型低層次的大專教育,要從制度上給予同等待遇,給予本科院校和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學生同樣的起跑線,這也是推動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
  高等職業教育的內涵建設是一個社會系統工程,改革的意義很大,難度也很大。它是高等職業院校自身的深層次全方位的完善和提高,同時也涉及中國的傳統文化、政府在教育方針政策及社會對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與配合。高等職業教育的確立和完善,是高等教育的完善,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7908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