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課堂有效交流的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課程改革對教師進行了嚴格的管理。教師要掌握先進的教育思想,成為合格、專業的科學教師。在面對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如果科學教師不順應時代進行改進,就很難培養出適應社會的新型科學人才。
關鍵詞:小學科學;新課程改革要求;有效溝通;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7-003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026
教育理念明確規定了“課堂有效交流”的相關規定,在課堂教學中不能靠教師單純的滿堂灌,更重要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讓學生在課堂上可以自主學習,用較少的時間取得較多效果。新課改對課堂要求也做了相關規定,新課改明確提出:“表達與交流是科學探究的重要形式之一?!背浞直硎玖诵抡n改重視學生的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所以就要求小學科學教師在課堂上充分重視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交流問題。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布魯納說:“學習的最佳刺激因素是對材料的興趣?!芭d趣是學生理解學習活動的積極趨勢,也是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索新知識的動力。因此,在介紹話題時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可以直接影響學生參與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因此,把學生的興趣作為話題的引導點是非常有效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正確引導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新課教學鋪平道路。例如,引人入勝的講故事、有趣的猜測、懸疑的實驗演示、新穎生動的開場白、靈活巧妙的提問等,都可以作為場景創造的方法來引入新的課程。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有許多可以用來創造情境和激發興趣的環節,只要我們注意,每一個環節都可以做到。
二、合理的設計課堂教學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當前課堂應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把學生自主學習放在課堂教學的首要位置。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興趣。教師的角色也需要轉變。教師主體應逐步轉變為學生主體。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教師應在教學中發揮引導和輔助作用。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必須充分尊重和理解學生。當遇到問題時,我們應該和學生討論并得到最終的結果。我們應該通過引導學生來培養他們的學習熱情。
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上課前充分備課,掌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合理設計課程。合理的教學規則旨在引導學生通過自學掌握內容,通過與教師和學生的交流獲取更多的知識。教師只有進行充分的備課才能設計出合理的課堂,才能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把握住重難點。
三、認真傾聽學生的想法,尊重學生的想法
學生希望教師可以理解和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就是對他們最大的鼓勵和關愛,只有鼓勵和關愛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教育家曾說過:“我們的對話都是從外部開始的,再到自己的思考直至自己內心的獨白?!彼越涣鲗τ趯W生來說很重要。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知識比較薄弱,思維表達不是很清晰,語言表達能力較弱,這就要求教師耐心地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傾聽他們的想法。即使學生說錯了或者說得不全,也不要急于打斷他們,等學生說完了教師再去總結或者是補充。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覺得教師愿意傾聽他們的想法,慢慢地他們就會越來越想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學生表達觀點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傾聽,更重要的是鼓勵他們,這樣他們才會更有積極性地去思考,去表達,去實踐。
舉個例子來說,在學習《他們會生熱嗎》的內容時,大部分學生都得出了衣服不會生熱的結果。可是有一個小組的同學通過測量衣服的溫度,發現自己的衣服溫度升高了,得出了不同的結果。全班同學都對結果感到驚訝。教師沒有肯定或否定,而是讓其他學生看他們是怎么做的,并通過實驗測試。結果,有同學發現,負責拿溫度計的同學的手接觸到了溫度計的液泡,才出現了實驗結果的誤區。因此,教師的正確方法是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錯誤并加以糾正。
四、教師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
教師的語言不同于其他專業人員,教師面對的是學生,教師的言行會引起學生的模仿,學生在課堂上會盡量模仿教師的講話。科學本身就是一門嚴謹的課程,不容許有一絲的馬虎,這就對科學教師的語言準確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所以科學教師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用語要規范,盡量使用專業用語,避免使用非專業術語。
總之,學習的真諦就在于培養學習的興趣,只有真正喜歡它才會獲得樂趣。學生只有喜歡學習、樂于學習,才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有所收獲,而其中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科學教師,有責任讓學生愛上科學,為祖國培養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春焱.小學科學課探究教學例談[J].文理導航,2012(36).
[2]徐建忠.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有效交流策略的探究[J].科學時代(下),2010(5).
[3]袁優紅.論簡約有效的小學課堂構建,浙江海洋學院報[J].人文科學版,2011(5).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楊蒙(1976.12— ),女,漢族,山東費縣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教育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2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