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春運,關于“歸”的濃濃情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有人說:先是有家,后來有了遠方:直至去遠方,才有了鄉愁。也有人說:人生是場旅行,家才是目的地。無論緣由,你離家而行,—年終了,都是歸家的日子。中國人嘴里說著“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正是體現著“過年”和“回家”的緊密聯系。所謂“春運”,“運”的是回鄉的迫切心情,“運”的也是回歸日常忙碌的信心與勇氣,正因如此,這個受人矚目的“中國式大遷徙”在歲末年終泛起濃濃情意。
  “歸”是故鄉情
  1月21日,2019年春運正式啟幕:40天內,29.9億人次將踏上旅途,匯聚成“流動的中國”。據了解,今年春運客座總能力比去年增長5%以上,其中高鐵動車組增長17%以上;投入81萬余輛營運客車、2100多萬個客位;客運船舶運力達2萬余艘,約100萬個客位;預計安排航空班次53.2萬班,比上年春運增長約10%。隨著“鐵路空水”更密切的合作、智能技術更廣泛的應用,今年春運注定暖洋洋……看鐵路,今年春運客座總能力比去年增長5%以上,其中高鐵動車組增長17%以上,在重點方向和重要時段增開臨客列車,安排夜行的動車組100對以上;看道路,春運投入81萬余輛營運客車、2100多萬個客位;看水運,春運客運船舶運力達2萬余艘,約100萬個客位;看民航,預計安排班次53.2萬班,比上年春運增長約10%。
  正所謂“歸心似箭”,箭脫弦而出的速度,大約在每秒50米,折合為時速180公里,在今天中國的高鐵中,復興號時速350公里,和諧號300公里,已遠遠超過了箭的速度。這也意味著,現代中國的春運中,人們以更快地速度奔赴家的方向。離家的游子懷揣著小小的車票,提著厚重的行李,等候檢票、上車、啟程,只待踏上故土的那一刻,卸下這一年的疲憊。在青島火車站寬敞的候車大廳里,即將啟程的人們或喜悅,或焦慮,或期待,或疲倦……在那一張張寫滿不同情緒的臉上,我們看到的是兩個相同的字——回家。
  家在河南的王瀟瀟是青島大學大三的學生,整年的假期她都在打工中度過,而過年,是她久違的歸鄉?!翱偹阋丶伊耍荒甑臅r間里,除了在學校學習就是兼職打工,也是忙忙碌碌的。最想念媽媽做的飯,這個假期要回家和他們好好團圓一下。”一說起高鐵和動車的提速是否對她回家有影響時,她感慨道:“影響太大了。過去回家做普通列車,大概12個小時左右才能到家,而現在坐高鐵,差不多5個多小時就能到家了,速度大大提升了。”
  鐵路網從疏到密,讓春運的速度越來越快,旅途更舒適也更順暢。實際上,到2018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3.1萬公里以上,其中高鐵2.9萬公里以上。從白山黑水到彩云之南,從“最北一橫”到“沿海大通道”,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鐵路密布,高鐵飛馳,“八縱八橫”鐵路網骨架更加清晰。日益完善的路網結構,為春運期間人們出行提供了有效運能支撐,完成了從“走得了”剛性需求到“走得好”品質追求的轉變。
  不僅如此,過去春運搶票的大排長龍現象已不再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微信購票、刷臉進站、高鐵WiFi、互聯網訂餐、常旅客服務、高鐵快運專列……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運用,讓春運出行變得更加“智慧”。今年鐵路部門還試點上線“候補購票”功能,“搶票難”得到緩解。方便快捷的服務模式提升著旅客的幸福指數,溫暖著他們歸家的旅途。積極改善候車、乘降條件,補強車站照明、廣播、引導設施和安全標識,加大設備設施維護保養力度,更新臥具備品,努力補強服務短板,大力實施客運提質計劃……鐵路服務越來越精細,各項服務日趨完善,也更加人性化,讓春運朝著溫馨、有序的方向不斷前行。
  距離再遠,跋涉再艱難,都擋不住回家的腳步。車少、路堵、人擠……這些曾經長期困擾春運的難題正在紓緩、破解,選擇日益多元,出行更加便利,體驗越發舒適。年復一年的舂運,見證了人們出行日新月異的歷史性變化,見證了國家建設各個領域的史詩般變遷。鵬程與遠方,使人心雀躍,然唯有回家,方使人平靜。
  “歸”是動容和期盼
  有一種愛,叫作打開年后的行李箱……家是離別的起點,家是啟航的開始。當我們化身候鳥,在家與工作崗位、學校之間往返時,返程的行李箱總是比回家時更沉。行李箱里攜帶著父母的切切愛意,這樣沉甸甸的“行囊”,帶著家鄉的煙火氣和泥土氣,談不上有多么名貴,卻引發我們的情感共鳴和心理共振。懷著對更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人們又一次重新出發。滿滿的后備箱,承載著父母對子女沉甸甸的愛與關心。透過這面鏡子,我們可以更多地發現和認識人與人、人與家庭、人與社會的關系。
  春節讓一家人實現了短暫的團聚,心疼、體諒子女在外打拼的無奈與艱辛,許多父母都會做好各種各樣的家常美食來犒勞孩子們;在子女返程之際,也會提前準備好各種各樣的“特產”塞滿他們的行李箱。伴隨著商品的極大豐富和網購的方便快捷,這些家鄉土特產其實在全國各地都不難買到,父母也并非不懂得這個道理。為何他們還是要把孩子的行囊塞得滿滿當當?說到底,這就是一種無聲的情感表達:無論走出多遠,家,永遠是你們可以??康母蹫场?
  人類學家閻云翔曾說,在中國特有的人格建構模式里,父母對子女的關愛既是一種隋感義務,也是一種道德責任。父母與子女作為一個利益相關、情感相系的共同體,不因物理距離的拉大而變質;山水阻隔,卻阻擋不住父母對子女的牽掛。大城市擁有更多的機會和資源,也擁有更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更激烈的競爭、更高昂的生活成本,而在一個變動不居的時代里,依然有一些東西未曾改變。不論是“母親千里送藥”,還是“父母掃雪送行”,亦或“父親翻山越嶺送豬肉”,得到父母體恤與關懷的子女們都是幸福的,同時也要懂得回饋、善于分享。
  每到過完年,網絡上鋪天蓋地的視頻、新聞都闡述著“家”對于遠行人們的留戀與不舍。留守兒童跟著父母遠行的車奔跑的身影重復一遍又一遍,他們的不舍與無助全部在臉上,在淚痕問,這讓很多網友感到揪心。歸家時,人們的內心是渴望和快樂的,而重新回到工作中,又是一種不合與無奈的情愫,卻也是對未來生活的全新挑戰。很多時候歸鄉的游子也希望多停留片刻,但真實的生活讓人們不得不砥礪前行。“歸”的情緒有很多,而在這里,有的是為父母、子女的動容和對未來生活的期待。   真正領悟了“家”的價值,我們才能走遍天下,心懷故土。塞滿后備箱的不僅僅是食物,更是鄉愁和親情,這樣的“天下父母心”,怎能不讓人動容,不合與悲傷,讓每個留守兒童在父母離鄉時,讓他們哭紅了眼,難耐生活的必須有這樣的“故事情節”,而這種分離也意味著下次更好的團圓。
  全球矚目的“春運”
  來來往往,“春運大軍”奔波在路上,而外媒也關注到了這場正在中國上演的“全球最大年度人口遷徙”。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月22日發表了題為“全球最大年度人口‘遷徙’正在中國上演”的文章。文章稱,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人口流動,中國一年一度的春運已經正式啟動,而且今年的春運規模將超過以往任何時候,據預計,今年1月21日至3月1日春運期間,將會迎來接近30億人次的客流。
  CNN援引中國交通部近期公布的數據來佐證其所謂“世界最大規模人口流動”:春運期間將有29.9億人次出行,與2018年相比增長了0.6%。其中,公路運輸量將達到24.6億人次,鐵路運輸量將達4.13億人次比去年增長8.3%,而空運量則為7300萬人次。文章稱,在任何其他國家,如此大的客流量都會讓當地的基礎設施陷入癱瘓。不過,中國跟任何其它國家都不一樣,中國已經做好了充足準備來應對這些人流。
  日本共同社21日在題為《中國,春節回鄉高峰開始,30億人大移動》的報道中寫道,中國的春節假期從2月5日開始,但從1月21日起,中國人的回鄉高峰就開始了。共同社稱,中國政府預計,截至3月1日,今年春運期間將有29.9億人次的旅客乘坐汽車、鐵路、飛機等方式出行(含往返),同比增長0.6%。
  除了共同社外,日本兩大通信社的另一家——日本時事通信社則注意到了中國春運期間別具特色的鐵路警察。時事社在1月22日報道稱,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的鐵道警察們在春運高峰前,啟用了搭載人工智能(AI)的巡邏機器人“坦克”和“戰狼”。此外,韓聯社1月22日的報道以“中國40天舂運預計移動人次達30億”為題稱,預計中國春運期間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9.9億人次,其中24.6億人次將通過公交、汽車等交通工具出行。韓聯社援引中國媒體的報道說,僅北京預計就有4306萬人將返鄉。
  在特殊的時間,這場同時象征“團圓”和“分別”的春運,充盈著人們生活,也是這種特別和情愫讓全球矚目。春運,是一場向著團圓的抵達,也是一次面對未來的出發。春運的“幸福密碼”是人們奔向理想生活的堅持,和始終對于“家”的渴望。春運,關于“歸”的濃濃情意,是人們每年都說不完的話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588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