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亳州“藥都文化”滲入幼兒園課程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幼兒園課程從雙語教學、蒙氏教育到如今的國學熱就是這種趨勢的體現。國學在幼兒園從“百三千”的誦讀,延伸到更具有操作性的區域活動,比如活字印刷、造紙術、毛筆字、戲曲等。然而作為“國寶”的中醫藥,幼兒園卻很少涉及。作為“藥都”亳州的本地人,在研究幼兒園課程時,嘗試把地方文化——“藥都文化”與幼兒園課程相聯系,從主題課程、環境創設、社區合作等方面做初步設想,讓中醫藥文化融入幼兒園的課程中,以期構建亳州幼兒園的地方特色課程,更期冀從學前教育層面更好地傳承民族精華。
  [關    鍵   詞]  地方文化資源;亳州藥都文化;幼兒園課程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1-0054-02
   一、幼兒園課程改革對地方文化資源的訴求
   (一)秉持課改文件的要求
   隨著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的普及運用,幼兒園課程改革勢在必行?!毒V要》總則中明確指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和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城鄉各類幼兒園應該充分利用本地各種資源,構建適合本地幼兒發展的課程”。由此可見,“教師要根據《綱要》,從本地、本園的條件出發,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并靈活執行”。利用本地文化資源是秉持《綱要》文件的體現。
   (二)創建特色課程的需求
   一所幼兒園的特色課程往往是園本課程,來源于當地的文化資源。從浙江安吉的竹制玩具到山東濰坊的風箏課程,不同的地域,甚至不同的社區因為幼兒生活經驗的區別、社區資源的不同依賴于此的幼兒園課程也有相應區別,所以把具有地域特色的“藥都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成為亳州幼兒園創建特色課程的需求。
   二、亳州藥都文化的特色
   (一)華佗故里
  安徽亳州是漢代著名醫學家華佗的故里,至今城區保有“華祖庵”等文物古跡。華佗不僅醫術高超,還有中草藥種植的記錄。在一代名醫的影響下,亳州“藥都文化”源遠流長,到今日,還可以見到亳州百姓鍛煉時,運用華佗發明的“五禽戲”作為養生操鍛煉身體。
   (二)藥都之首
  亳州位于安徽西北部,淮河的支流渦河穿城而過,自古是商湯的都城,有3700年的歷史。由于地理位置和華佗故里的關系,逐漸形成中藥材交易中心。時至今日,亳州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是全國四大藥都之首。1995年,江澤民同志為亳州欣然命筆:“華佗故里,藥材之鄉?!?
   (三)芍花之鄉
  亳州的中藥材種植比較廣泛,清代文學家劉開有詩云“小黃城外芍藥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種花如桑麻”,芍藥花也因此成為亳州的市花?!百裰莅咨终既珖偖a量的60%。全市中藥材種植已達400多個品種,共有800多個中藥材種植專業村,8個中藥材種植基地,藥材種植面積65萬畝?!?
   三、中醫藥滲入幼兒園課程的價值
   《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提及要推動中醫藥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把中醫藥文化引入幼兒園課程,對幼兒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一)體育價值——從中醫理論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中醫講究“順時起居”“未病先防”的理論,倡導人們珍惜生命,注重養生,防患于未然,以及強調早期治療、防止轉變的理念,所以通過中醫理論,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從小培養其按時起居、適度飲食的良好習慣。
   (二)智育價值——激發幼兒對中藥材相關知識的興趣
   中醫養生雖然很盛行,但卻真偽并存?!坝捎诶习傩罩嗅t藥知識的匱乏,對真偽科學的分辨力不強,從‘劉太醫’‘林光?!健畯埼虮尽?,老百姓頻頻上當,甚至開始懷疑中醫藥文化本身。迫切需要增強我國居民對中醫藥科普知識的了解,提升我國公民的基本科學素養。我們可以從娃娃抓起,激發幼兒對中醫藥的興趣,讓中醫藥精華得到認可和延續。
   (三)德育價值——萌發幼兒對家鄉的熱愛和民族自豪感
   幼兒在熟悉、了解中醫藥知識的過程中,會感嘆中醫的悠久歷史,驚訝于先人的神奇智慧,從而迸發出民族自豪感,以及傳承民族文化的責任感。而幼兒在實地觀察亳州本地的中醫藥文化時,更加強了對亳州地域文化的認同感。
   (四)美育價值——引導幼兒感受植物的美,進而提升環保理念
   中藥這種“植物藥”的特性可以引發幼兒對大自然的崇敬,每種植物都有特殊的本領,讓幼兒通過觀察草藥的四季生長,感受植物的根、莖、葉、花和果,感受植物的美,感受大自然的奇妙。進而引導出環保理念,不僅動物需要保護,植物同樣需要保護。
   四、“藥都文化”滲入幼兒園課程的基本構思
   筆者從主題課程、環境創設、社區合作三個方面做初步設想,探討中醫藥進入幼兒園課程的可能性。
   (一)以主題活動為核心輻射五大領域
   主題活動因其發散的思維和兒童的實際需求相聯系,在現在的學前教育課程中被普遍運用。圍繞中醫藥文化大主題,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從五大領域角度可以生成相關的幾個小主題。
   (二)以環境創設為平臺開設創意活動區
   在幼兒園中,環境創設是教育教學的重要一環,由于幼兒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所以真正的教學環節即顯性課堂的時間很少,大部分的教育蘊含在隱性課堂中,即教師的言談舉止和周圍環境對幼兒的影響。環境創設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整個園所的環境,例如幼兒園墻面、走廊、樓梯等;各個活動區的環境,例如活動區的設置、材料的投放。
   (三)以社區合作為支撐豐富課程資源
   中醫藥文化滲入幼兒園課程有賴于亳州“藥都”的地方文化,所以只有與家長、社區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曉萍,李子健,殷杰.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的理論和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顧娟.從中醫“治未病”看中國傳統文化[J].世紀雜志(增刊),2007:163.
   [3]潘文,牛崇信,張敏,等.中醫藥科普三十年發展綜述[J].甘肅中醫,2010,23(9):73.
  編輯 張 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24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