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在當今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職業學校德育顯得尤為重要。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校德育工作當中,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觀念教育,用系統化、具體化的管理工作培養學生,進一步更新學生的觀念,提高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樂觀、積極向上的學習與工作態度,并加強對學生的工作就業技能培訓指導,讓學生更加迎合企業的要求,縮小學生自身素質與企業需求之間的差距,為學生畢業后走入職場做好充分準備。
  [關    鍵   詞]  就業導向;職校德育;主體性德育觀;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0-0160-02
   教育是一項重要的事業,教育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與技能,道德層面的教育工作也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德育是教育的根本,德育工作是一項需要長期引導的工作,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學校德育工作主要是將學生在學校的教育、學生所學的知識技能
  與社會企業進行對口接觸,培養企業大量需求的具有高綜合素質以及職業道德非常良好的專業技能型復合人才。對此,職業學校教育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從而提高職業學校德育的效果。
   一、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校德育教學工作目標
   (一)立足實際樹立大德育、大安全理念
   在學校發展過程中應該十分重視德育工作,將安全教育、科學管理、和諧育人、教育質量、道德教育有機結合,為學校師生營造一個穩定和諧的校園環境。職業學校的德育教育任重而道遠,學校要根據職校實際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對學校德育工作進行總體規劃,樹立大德育、大安全理念,同時做好學校德育工作還要求教師做好學生心理疏導工作,讓學生的心靈充滿陽光,特別是要針對職校學生心理特征積極進行教育。學??梢酝ㄟ^課堂等方式注重學生的心理發展,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并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也可以舉辦各種文明專題講座和遠離校園暴力等法制講座,強化德育教育,營造育人氛圍,此外要創新入學教育,上好職專第一課,在入學之初,進行軍訓,感受到濃郁的德育氛圍。教師的天職在于讀書育人,學校里學生數量眾多,學生素質參差不齊,教師要探索新型育人模式、創新全員教育管理、豐富校園文化、優化育人環境,大力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催生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
   (二)落實科學發展觀,確立主體性德育觀
   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形勢,契合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確立主體性德育觀是職校德育的時代要求,所以在職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學校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加強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職業學校的德育可以培養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和綜合素質,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點任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職業學校德育教育,要將普通的職業技能教育向道德教育及增強綜合素質轉變,將學生的技能培訓與道德個性培訓有機結合,促進學生主體性德育觀的培養和全面協調發展。
   (三)從思想行為上讓學生改變,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職校大多數學生會在畢業后直接走向就業崗位,要勝任崗位的要求,學生不僅僅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知識,更要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只有具備過硬的綜合素質,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獲得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當今是開放的自由思想社會,人民的思想逐漸開放,東西方思想相互融合碰撞,使人們的價值觀念、社會認知日益多元化呈現。對于職業學校的在校生在來說,他們處于社會的邊緣,日益趨于社會化,他們的思想行為在多元化思想影響下,個人主體意識不斷增強,追求個性發展,凸顯個人才能,渴望自由與平等,對不公正的事件有著極其強烈的正義感,但由于他們還是在校學生,社會實踐閱歷相對不足,對于社會的認知比較片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會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與不安,尚未形成正確職業意識、職業理想與道德擇業觀,所以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校德育教育工作當中,學校要從思想、行為上讓學生改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四)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模式,改革教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制度讓越來越多的孩子都獲得了上學的權利,同時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發展進步,越來越多開明的父母愿意給予孩子更好的教育,讓孩子登入大學的殿堂。因此,絕大多數學生在上完初中后選擇步入高中為考入理想的大學而奮斗,只有少部分學習成績較差或家庭比較貧困的學生選擇進入職校,因此職業學校的生源質量正慢慢下滑。雖然職業學校在教育管理方面投入了大量金錢與經歷,但是職校與普通高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導致部分職校工作者的積極性下降。另一方面,部分職校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新形勢面前,一些職校對自身的定位并不清晰,管理機制、教育觀念跟不上時代發展要求,教育質量并不高,所以在市場競爭中逐漸敗落。要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必須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模式,改革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更需要教育者轉變觀念,將原先單純的知識灌輸轉變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德育內容與德育方法途徑的創新,確立主體性德育觀。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校德育教育實現策略
   (一)切實發揮好課堂教學在職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課堂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更要關注學生情感意志的變化,并依據這些變化來做相應的策略,選擇合理的教育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當然,職校德育教材的編寫也要貼近學生實際,及時更新德育課的教學理念,發揮好課堂教育在職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以學生為主體,創新職校校園文化建設
   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不僅僅需要課堂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的創新,還要創新職校校園文化建設,挖掘學校中的各種教學資源,打造獨特的校園文化,培養學生的個性、培養合作意識。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校德育教育,能夠幫助學生確立自己的職業規劃,幫助學生了解社會的就業形勢,正確認識和看待自己,更好地追求自己的職業前途,再者,創新職校校園文化建設,也有助于豐富職校校園文化的內涵。
   (三)抓住職校的社會開放性優勢,落實德育工作
   職業學校教育的直接目的是為社會大量培養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職校的教育會根據社會的需求來做出相應的調整,具有強烈的社會開放性和經濟實踐性。開展職業指導的創業教育目的是激發職校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職校德育的工作實踐化,而德育的影響只有在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才能展現出來,所以要有意識地加強學生的德育實踐活動。在教育過程中,可以在校園進行情景模擬訓練,引導學生進行職業實踐,也可以幫助學生參與到真實的工作崗位上進行實習訓練,強化學生在職業實踐中的職業道德認知,感悟時代職業精神。在社會生活中,老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參與與專業相關的社會服務,指導社會實踐,幫助學生解決道德問題,培養自我判斷和自我思考的能力。
   (四)加強教師隊伍管理,推進職校德育工作者的角色重塑
   教師的職責是進行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全面協調發展,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人格,然而并不是所有教師都重視德育教育與德育學習。目前教育界對德育工作者的要求并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般嚴格,職校德育工作者隊伍參差不齊。主體性德育觀的培養要求職校組建一批高素質的教師專業隊伍,學習德育原理,發展品德心理教育的創新理念,通過自己對育德教育的研究,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激發學生的主體性,能看到所有學生的閃光點,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五)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讓學生的道德行為與企業員工的從業品質對接
   加強對學生的職業道德與價值觀教育,在職業道德課程中增添更多具備實用性的職業道德模范事件素材,培養學生的職業觀、擇業觀,結合學校實際,端正學生的生活行為,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如保持個人衛生、規范作業、規范用語、規范操作,堅持從細處著手,規范學生的言行等,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讓學生的道德行為與企業員工的從業品質對接。
   (六)創新育人與管理模式,讓學生自身素質、企業文化特點與管理要求對接
   職業學校的教育實際上是實現學生從“學校人”到“企業人”轉變的教育,因此要更加重視學生的校園創業鍛煉,學校應開辟更多渠道,在老師的幫助下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可以在學校實行“公司制”的班級管理,制定班級內部管理,實行德育學分量化管理制度,還可以按照企業文化的特點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組織校園文化活動,如在校園張貼國內外知名企業家寄語、優秀畢業生圖片,弘揚先進的企業理念、管理規范,增強學生對企業理念、企業知識的認識與理解。
   (七)樹立主體性德育觀,因材施教尊重學生需求
   開展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校德育工作的前提是確立主體性德育觀。在改革開放發展的新時代,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校教育對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尤為重要。要提高職校教育的真實效果,必須要更新教育觀念,用主體性德育觀指導新形勢下的職校德育工作實踐,主體性德育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的自我意識和主體意識,強調德育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創造性,挖掘學生的潛能,并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差異性,著重彰顯學生的個性才能,了解學生的思想與需求,使學生在自由的氛圍下參與教學,主動參與德育教育,在充分自由的德育教育中領悟內涵,使自己的道德知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全面和諧地正確發展。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承擔著指導學生的任務,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德育過程,追尋自我價值,把教師的主體性轉變為學生的主體性上,強調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自我體驗中找到自我尊嚴,實現自我價值。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國職業教育工作目前著力解決的問題是培養什么樣的人和如何培養人。新形勢下,社會各方面積極整合教育資源,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校德育培養的核心要求職校探索新的教育新模式,按照企業行業與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的要求,充分認識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馮健明.基于“就業為導向”的中職學生德育工作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5(11):76-77.
   [2]郭麗麗.就業導向視角下的高職德育改革探析[J].新疆職業教育研究,2011,2(4):65-68.
   [3]王開淮.就業導向背景下的高職學生素質教育的探討[D].四川師范大學,2010.
   [4]徐時彬,黃天貴,王正莉.就業導向背景下高職德育創新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0(8):60-61.
   [5]劉文,劉偉琴.就業導向語境中的高職德育工作創新探討[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10):66-67.
   [6]周連浩.以文化為載體 以就業為導向 開展中職德育工作[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7):48-49.
  ◎編輯 趙瑞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454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