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國際商務專業教學改革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我國目前人才市場的需求中,中職國際商務專業由于課程設置的不完善,學生的基礎知識較薄弱,學習興趣較為不足,導致該專業培養的人才在適應時出現了諸多問題,因此,改革該專業現有教學模式刻不容緩。本文主要對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幾點相應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
  建國以后,中職高專教育發展迅速,以培養專業的高技能性人才為主,為生產建設和管理服務。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對國際商務專業的人才需求也日益擴大,出現了市場需求與人才供給之間的矛盾。因此,必須提出改革這一專業現有模式的措施,開展實踐教學,使人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
  1 中職國際商務專業教學模式的現狀
  1.1 脫節的課程模式
  目前占據我國中職國際商務課程模式中占據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的學科本位的課程模式,即傳統的三段式: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這種課程結構已經和社會現今的工作崗位需求產生了嚴重的脫節,不但使學生在今后的就業中難以勝任工作要求,阻礙了學生在職業生涯中的發展,而且也難以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制約了同國際間商務的合作,致使經濟發展的速度無法持續的增長。
  1.2 傳統的教學內容與方法
  在國際商務專業傳統的三段教學模式下,學生缺少對專業知識的實踐訓練以及實際符合崗位要求的技能的培養,在長期單一的理論知識學習中,沒有接觸過實際操作的學生與現實中需要國際商務專業人才的崗位需求愈加脫節。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只有教師單方面的理論教授,學生進行單純的機械式記憶,這種現狀所導致的后果就是學生無法有效的進行針對性學習,沒有實踐幫助鞏固和矯正知識記憶下的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被大大降低。
  1.3 不合理的學習評估
  在各中職學校中,只要學生的考試科目均為合格的成績,就可以順利獲取畢業證書,卻并不要求專業的資格證書。學校對學生學習專業度的評估,僅依靠成績是極不合理極不科學的判斷。最終學生所得的評價由教師的單方面評價所決定,也是不能夠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結果。無法得到多方意見的學生,失去了更大的進步空間,任職能力受到了限制。不合理的學習評估導致學生在初入職場中屢屢碰壁,逐漸失去了就業信心,限制了其全面健康的發展。
  1.4 新型教學模式難以普及
  針對現下有較多問題的中職國際商務專業教學課堂,職業仿真教學的提出和應用可以使學生在模擬出的真實環境中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很好的實際應用。但是由于這種教學模式的實行不能缺少電腦及其他科技,且配備專業的實驗訓練室成本過高,一般中職學校無力承擔,所以這種教學模式的普及較難實現。
  2 中職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
  雖然我國的中職院校開展國際商務專業時還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但也有不少院校已經有意識的開展了國際商務的實踐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以下是對幾種實踐教學模式的簡要利弊分析,可以作為改革創新現下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參考。
  2.1 案例教學
  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和注意力是保證課堂知識能否為學生所全面吸收的關鍵,使用合適的案例進行教學是當下很多中職院校使用的實踐教學方法,它可以調動學生在課堂中積極的參與學習和討論研究,通過深入的鉆研知識,提高自身在實際生活中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不足之處在于案例的選取,往往因為不符合當下的實際狀況致使學生的實踐體驗與具體的國際商貿工作相不匹配。
  2.2 仿真軟件訓練
  在互聯網時代的推動下,國際商務相關的仿真軟件受到了不少中職院校的青睞,它所帶來的仿真操作,能夠成功的模擬出實地的國貿流程以及貨物的進出口環境。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有機會成為不同的崗位角色,體驗到國際貿易中不同的環節涉及到的工作內容,對國際貿易的流程有了更深的了解。不過,因為軟件的更新跟不上企業的發展,這種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尚待解決。
  2.3 校企合作實訓
  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不能只依賴于學校的教育,只有實際的企業實習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使學生有機會到企業中進行外貿工作的實地體驗與操作,使其在實踐中時發現自身的不足,能夠彌補課堂教學的缺陷。同時其中有一部分學生在頂崗實習中會脫穎而出,有利于企業對人才的直接選擇。但是由于相關企業對實習學生的接納程度不高,導致該方法難以大范圍的實現。
  3 以就業為導向的國際商務專業教學模式改革
  要改革現有的國際商務專業教學模式,必須以學生的就業能力作為風向標,具體從三方面進行:教學模式、課程內容、評估方法。
  3.1 新型的課程模式
  第一,在互聯網時代,借助科技手段改革教學模式是最佳的培養學生就業能力的選擇,在計算機的對外貿易等的模擬過程中,學生可以提前了解國貿相關崗位,提高專業素養和能力,建立對工作崗位的信心。
  第二,中職學校應加強與相關企業的合作,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行理論實踐。同時,不定期邀請企業精英或高級教師為學生進行相關內容的講座,加深學生對該專業的認知。并加強對國際商貿企業的了解,及時更新國際商貿專業的理論,確保課程理論的學習不落后、不脫節。
  3.2 科學的課程內容
  在中職國際商務專業的教學中,課程一般分為基礎知識體系建設、專業技能學習和素質拓展三個板塊。在基礎知識的學習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格外重要,學生對于專業技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教師不應加以干涉,應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選擇。只有確定了基本的發展方向,學生對相關行業才有更大的主動性。
  3.3 合理的評估方法
  對學生能力的評估,除了教師對其日常表現單方面的看法和建議,還應結合學生的討論做出更客觀全面的評價,使其正確認識自身的優點與不足,以便更加合理地選擇就業。
  4 總結
  作為中職教育的薄弱點,中職國際商務專業的教學改革工作需要教育相關工作者與教師長期的共同努力,切不可急于求成。只有重視到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確立更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育方法,才能培養出大量的高專業性人才,推動國際商貿企業的發展,為我國的國際商貿做出更卓越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小芬.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國際商務專業教學改革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18):124.
  [2]韓靜.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國際商務專業教學改革探究[J].職業,2016,(8):45-46.
  [3]張岸嬪.轉型背景下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審視與思考[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0):91-9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17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