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籃球運動 回歸游戲精神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通過實踐、觀察,提出了研究本土化的幼兒園花式籃球體育活動有效開展的建議。遵循幼兒成長的自然規律,讓籃球運動回歸自然,回歸游戲,回歸純真樸實的教育,從而進一步完善幼兒園的園本課程,促進幼兒運動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體育;游戲;花式籃球運動
幼兒體育是幼兒全面和諧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陳鶴琴先生指出健康對于兒童個體以及國家的意義:“健全的身體是一個人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基礎,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強身,要強身先要注意幼年的兒童。”《幼兒園工作規程》也明確提出幼兒戶外活動時間每天不得少于2小時,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健康領域的教育建議中提出幼兒戶外活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季節交替時要堅持。綜合所見,體育活動能給予幼兒更多的鍛煉機會,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動作、社會性和認知發展,使幼兒具有更好的身體素質,親近大自然的情感也會得到很好的發展。我園一直以來都以籃球為媒介,讓孩子得到充分的全身心鍛煉。那么如何確實有效地開展幼兒園花式籃球游戲活動?我園特針對此研究課題,組織骨干幼兒教師開展了幼兒園花式籃球活動的研究。經過實踐研究、觀察分析,提出了有效開展花式籃球活動的建議。
一、花式籃球活動的分級目標制訂
二、設計主題背景下的籃球運動場館
“籃球主題運動”根據我園的戶外環境因素,由主題區域組成。對幼兒園區域的設置進行統一布局,合理規劃巧妙地利用科學合理地設置,周邊環境與運動區域要有機結合。根據《指南》中幼兒動作發展的具體指標要求和各區域的活動特征,充分挖掘園內資源,把幼兒園前后操場分別劃分出五大區域,并且將之與繪本閱讀進行有效融合,既彰顯了幼兒園的閱讀特色,同時也增加了區域籃球活動的趣味性,我們將不同繪本與區域結合,給他們分別起名,如: 區域1《小個兒也能打籃球》之投籃區、區域2《青蛙噗通跳》之拍球區、區域3《搖搖晃晃的橋》之運球區、區域4《我們愛運動》之綜合籃球區、區域5《鴨子騎車記故事》之運球區的五大主題籃球運動館。在各運動區域的游戲中,我們還會巧妙融入繪本的角色、情節等,注意游戲過程的情境性,游戲內容的教育性,讓孩子在繪本中學習,在繪本中運動。既要有活動量較大的區域,也要有活動量較小的區域,既有發展上肢動作的區域,也要有發展下肢運動的區域,既有發展基本動作的區域,也有發展綜合運動技能的區域,使籃球運動區域涵蓋了走、跑、跳、平衡、投擲等基本動作的發展,以及培養幼兒的靈敏性、協調性、持久力的鍛煉。
三、區域材料投放的層次性和多樣性
籃球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對幼兒體育活動過程與質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投放材料上應注重層次性、多樣性,幼兒在選擇多樣的材料中選擇適宜的層次材料,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的提高。
一方面,材料的投放要根據班級幼兒以及混齡幼兒不同的需要、能力,提供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需求的多層次材料,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我們在投放材料時考慮了材料的層次性,使每個幼兒都能在與不同材料的互動中,獲得經驗的提升。我們在五大體育區域中,提供滿足小、中、大不同年齡班幼兒最近發展區的材料,以《大嘴巴青蛙》之投擲區為例,以繪本主題游戲為線索,引導幼兒與相關材料有效互動,如小班單手拋線上目標紙球、中班一米距離喂青蛙吃蟲子、大班實體球投擲目標靶向游戲等等,滿足不同的人群需求。第二方面,籃球區域活動材料需要多樣性,也就是材料的品種、玩法、大小、重輕、單人完成還是多人合作等等的要求。因此,我們盡可能地在同一個活動區提供各年齡段的運動游戲包、原材料、 半成品和成品的材料吸引幼兒主動探索,做到材料提供的層層遞進,從而讓幼兒掌握運動技能、社會交往等。第三方面是靈活變通地使用器材。幼兒在自主活動,充分發揮器材的魅力,使之靈活組合變通,一物多用,如廢舊輪胎、竹梯、長板的變化組合就可以搭建出高低不同、難易各異的小橋樓道等等,讓孩子借助這些材料,利用籃球的媒介去開展形式多樣的游戲,促進幼兒對籃球的喜愛之情,樂于參與籃球活動。總之,科學合理地配置投放活動區器材,充分發揮器材的教育功能,以激發幼兒的探索意識和創新能力。
四、教師研訓合一促進幼兒身心發展
第一,為了保證籃球區域運動研究的實效性、可行性,我們以“花式籃球游戲的實施與開展“作為園本教研的一個切入口,并努力探究花式籃球活動與幼兒個體發展的內在聯系,挖掘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教育功能。因此,我們以“名師驛站”“教師論壇”等形式開展園本培訓,邀請了專業教授、專家為教師進行籃球文化、環境創設與指導的培訓,拓寬教師的研究思路,提供課題實施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同時還堅持級長工作負責制,每個級長負責一個年齡班的督導與檢查工作,幫助各班老師交流發現的問題,尋找解決的方案,讓老師在課題研究中拓寬思路,尋找靈感。例如,開展“花式籃球游戲促進幼兒運動能力的發展”主題研究及“幼兒園籃球區域創設與組織”交流活動。我們還開展了“運動材料的合理投放與有效運用”的培訓,體現籃球區域活動的教育性、趣味性、層次性和可變性。
第二,精心組織戶外籃球活動,有效促進幼兒運動能力的發展。在時間的安排上,我們統一安排在周三上午進行每次約1小時的“籃球大課間”活動,并隨著氣候的變化靈活調整?;顒又邪喘h節的需要播放不同的音樂,營造活動氣氛。具體的活動流程如下:一是5分鐘的準備運動,每個班在初始區域聽音樂一起做準備啦啦操;二是15分鐘的初始區域,每個班的孩子在初始區域進行15分鐘的活動。三是20分鐘的自主選擇區域;孩子們聽到音樂,就開始結伴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域。四是5分鐘的器械整理,孩子聽到整理的音樂,馬上一起回到初始區域進行放松運動,并一起收拾整理器械。五是5分鐘的師幼互動的活動評價,老師組織孩子回到班上或現場進行活動的點評、小結。
第三,教師在指導籃球區域活動時,可采用整體觀察與個別觀察相結合的方式。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觀察記錄孩子對活動區域中的器材的使用能否滿足幼兒活動需要,孩子是怎樣玩的,興趣是否持久,孩子在活動中有什么困難等。還要關注個別幼兒的表現,了解幼兒的興趣、需要、發展狀態,使幼兒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成長,獲得全面的發展。教師可適當地給予孩子一些有必要的幫助和指引,確保孩子在短短的1小時戶外籃球區域游戲活動中,習得有價值的知識經驗。
五、結語
幼兒園花式籃球區域活動實踐中,給予了幼兒充足的活動時間、空間和自由,能很好地凸顯幼兒體育運動的自主性,培養了孩子社會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很受孩子的熱愛與追捧。因此,要真正讓籃球運動回歸自然,回歸游戲,就要遵循幼兒成長的自然規律,其次是提供的運動游戲包層面上的回歸,游戲環境和材料是幼兒游戲的支架,游戲要回歸純真樸實的教育。終上所述,要保障幼兒園花式籃球活動的有效開展,必須全社會都來參與其中,全面觀察、適時指導、交流分享。今天,我們只是拋磚引玉,研究的道路還很漫長,我們愿同有志于研究籃球運動、體育運動的專家攜手共進,造福祖國未來的花朵!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00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