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級管理中對后進學生學習成長的探究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社會、家庭、學校和自我共同構成后進生的形成因素,家庭作為每個孩子的生活單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性格、興趣和學習方式;而學校作為教育活動最主要的場所,教育理念的陳舊、教育模式的沉疴、教育方法的不當造就并加深了后進生問題。后進生轉化作為教師案頭工作之一,顯得尤為棘手,與學生個人、家庭、學校甚至社會深深相關,要求初中班主任在共性中看到個性,在個性中找到解決策略。本章將圍繞學校和家庭,對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五部分意見,包括加強班風建設、開展結對模式、采用激勵手段、利用感恩教育以及家校合力。
關鍵字:班級 管理 制度 集體 后進生 班干部
優良的班風,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全班同學的思想和行為,是鞏固學生在班集體的精神力量,創立良好的班風是教育班集體成員的重要手段。把后進生放置在一個整體融洽環境下是轉化后進生的前提條件,需要班級班規的約束,需要集體榮譽感的培養,也需要班干部或優等生的模范帶頭,具體如下:
一、完善班級管理的規章制度最重要
“無規矩不成成方圓”。班級管理是一種必要的約束,是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的基礎。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宿舍管理條約、校規班規,看似繁復,其實是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班主任制定屬于本班的規章制度也是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做法。畢竟每個班主任的風格、性格、年齡、經驗等都不相同。除了學習紀律,還有入校、用餐、就寢,學生的吃穿住行、事無巨細,新手班主任可能還要在曲折中摸索前進的方向,發現問題了才意識到規章制度的重要性。而胸有成竹的班主任自有一套規矩,開學第一天就交代清楚班規。
所謂學習以立品為先,班主任立定行為規范、班級制度是培養學生的第一步,是讓我們規范行為,提高思想品質。有了良好的班風班紀,不管是“前進生”還是“后進生”,都會融入到學習氛圍中來。
二、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感
馬卡連柯曾說:“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自身就能成為味道的教育力量了。”培養班級集體榮譽感,是維護良好班風學風的前提。俗語云:“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薄ⅰ氨娙耸安窕鹧娓摺?。班主任要引導學生拋開“自我為中心”的觀念,懂得“眾人劃槳開大船”的道理,將后進生拉入共同前進的陣營之中,不落下任何一名同學。我們經常聽到老師說“要不是某些同學拖后腿”云云,這種話有害無益,只會深化同學之間的偏見,讓后進生陷入自卑的心理。
我帶的班級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在校運會上卻遭遇了滑鐵盧。首先是因為本班沒有體育生,班主任寄希望于每個班實力較為均勻的團體賽上,比如接力賽、集體跳繩等項目。然而每次排練的時候,出于各種原因,人都到不齊。于是到了比賽那一天,一塊集體榮譽的獎牌也沒有拿到。就在班級一片低迷的時候,在個人項目上,有一個平時成績不太起眼的男生獲得了400米跑步項目的第二名。我意識到兩點,一是班級缺乏集體榮譽感;二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所謂的后進生也有閃光之處。運動會后,班主任成立了班級男籃隊和女排隊,并鼓舞后進生將對體育的熱情持續,并化作學習的動力。
班主任要引導每一位同學都要自覺維護集體榮譽,反對一切損害班集體利益的行為。在良好班風學風的氛圍中,同心同德,共創未來。挖掘后進生的優點,并化作學習的動力。
三、加強班干部的帶頭作用
每個班級都有一個班委體系,并不是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班干部,必然是具備班干部素質的學生來擔任。合格的班干部必須是在班級中表現突出,有強烈的集體主義感,熱愛班級,遵守校紀校規,有積極進取精神,在學習上和班級開展的各項活動都能夠起一定的帶頭模范作用。班干部是班級的頂梁柱、主力軍和先鋒,大部分學生對于班干部的職位都持有自己的態度。有時候,班主任讓后進生來擔任某個職務其實是另辟蹊徑的做法。
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要比班主任老生常談切實有效,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作用力是不可忽視的。加強班干部的帶頭作用,不僅是良好班風學風的保證,也是挖掘后進生潛力的一大法寶。總之,良好的班風學風是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前提,也是班主任轉化后進生的保證。
四、開展結對模式,輔助后進生
轉化后進生,轉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平時上課不認真、作業完不成、不能及時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工作,于是上課跟不上,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本著“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確保教好每一個學生”、“沒有差生,只有差異”的原則,班主任在班上展開結對模式,是輔助后進生提高成績的重要手段。目的不僅僅是幫助后進生成績進步,更重要的是幫助其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幫助者活也可以督促后進生進行自習,充分利用好課外時間。
?。?)幫助者的職責.幫助者,顧名思義,在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上形成了一定的規律,能夠認真接受課堂知識、獨立完成作業、并通過測試,無論是具體題目,還是學科學習方法,甚至整體學習規劃,都能給到后進生可行性強的建議。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多了解后進生的相關情況,針對性地、有效率地提高后進生的成績,并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掌握好的學習方法;二是幫助者需為后進生制定合適的復習和相應的輔導計劃,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幫扶工作;三是幫助者有義務督促后進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如存在后進生學習態度不端正的情況,態度極其惡劣的同學交由班主任處理。
?。?)后進生的義務.班主任要對后進生提出以下要求:一是自覺配合幫助者的工作,積極的進行復習;二是要端正學習態度,找尋適合自己的好的學習方法。
我制定的幫扶結對是小組計劃,每四個人一組,由學習排名前后不等的同學組合。S同學的英語偏科,膽子也較小,平時不敢請教老師。班主任安排了英語科代表Y同學到她所在的這一組,Y同學表示有不會的題目都可以一起解決。抓緊課上時間,利用好課下時間,科學安排座位有助于后進生與幫助者共同進步,傳承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優良美德。當然,班主任要鼓勵學生積極幫助學習上存在困難的同學,就要實施一定的獎勵政策,在階段表彰會上,給效果顯著的同學足夠的信心。
我班的小組計劃從第一次月考后開始實施,到期中考試的時候,S同學相比月考名次進步了十名,班主任不僅給進步明顯的S頒發了學習進步獎,還給幫助者Y同學頒發小老師獎,并在操行分手冊上加分。
總之,后進生學習進步是轉化工作最顯著也最直接的目標。與此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也是學習進步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翟媛媛.師愛在班級管理中的價值解析與實踐應用[J].淄博師專論叢,2018(04)
[2]鄭志英.后進生轉化工作探微[J].成才之路,2019(02):22.
[3]金博.提高高中班主任自身素養的思考[J].科技資訊,2018,16(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20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