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數學學科教學中實施美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美育是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數學之美無處不在,數字、語言、形式、內容等構成了數學美育的主要內容。發掘教材、發掘教師是實施數學美育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數學 學科教學 美育
美育是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德育、智育、體育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學校美育工作。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并于2015年出臺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因此,如何發揮學科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有效整合學科教學資源,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與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至關重要。
數學之美充滿了整個世界,它結構的完整、圖形的對稱、布局的合理、形式的簡潔,數學表達客觀世界的高度抽象、概括,是任何語言所不及的,無不體現出數學中美的因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美感,對于幫助學生學好數學有很大的積極作用。因此,教師要依據學科特點,悉心體會和挖掘數學教材中的美的元素,積極把數學審美教育貫徹教學活動的始終。
一、作為人類文明和智慧的結晶——數學無處不美。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感受美的能力
數學教學中的感受美,就是通過學生的感官對教師講解的數學識能敏銳地作出反映對教師講解的數學識能敏銳地作出反映,產生美的感知和體驗,受到美的熏陶。小學生最愛模仿老師,老師的教態、語言、板書都會對學生的教學意識產生重要的影響。數學教師以自然、親切和藹和端莊的教態,生動形象、富有感情和嚴謹的數學語言,工整、概括、清晰和突出重點的板書感染學生,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逐步培養學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養學生鑒賞美的能力
數學教學中的鑒賞美,就是學生從教師講解數學知識感受到的美,發展到對數學知識本質美的理解。能理解和評價為什么是美的,美在什么地方。掌握鑒賞美的初步知識,掌握一些審美的標準。例如,數學教材中有許多插圖,這些插圖有利于培養學生鑒賞美的能力。
3.培養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數學教學中的創造美,就是學生在感受美、鑒賞美的基礎上,善于在學習和生活中表現美。例如,讓學生用生動形象的數學語言確切表達對數學知識的思維過程,培養學生語言表現美的能力。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教師不但要求學生會計算,而且要求學生能說出計算的理由和思考過程。
二、數學教學實施美育的內容
1.數字美
數學教學中學生見到最多的便是富于美感的數字。兒童一入學,老師就具體形象地以兒童所熟悉的事物為比喻,編出數字口訣,幫助兒童認、記數碼,也給他們以數字美的享受。
2.語言美
數學語言美主要美在其簡潔明了上。例如當人們看到a+b=b+a時,從形式上講,人們會說這是一個等式,但從實質上說,它是一種數學語言,它表達如下的完整意思:兩數相加,交換其加數位置,和不變。多么凝練、簡捷、明了!
3.形式美
這種形式美既反映在數字。四則算式、約分化簡等書寫上,也反映在解題的過程和書寫格式上。其中最突出形式美的便是以簡馭繁了。例如,四則運算中的約分化簡,實質就是把復雜的化為簡單的,把含蓄的化為明了的,使人從最初的“山重水復疑無路”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整個運算過程中,使人充分感受到變幻不定的運算形式美和書寫的格式美。
4.內容美
數學教材中許多知識都具有很強的內在美感。如數學中的組合,幾何初步知識中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圓形、圓柱、圓錐等,都具有較強的內容美。
5.科學美
藝術家創作一件藝術品會給人以美感,而科學家發明一個科學規律也同樣給人以美的感受。如數學的整除規律的發現,給進一步學習公約數、公倍數、質數、合數、數的分解等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分數的引進使人們做除法運算進入了一個自由王國。
三、數學教學實施美育的途徑、方法
1.數學教學實施美育的基本途徑、方法
?。?)發掘教材中蘊含的美的因素。
如上面所述,數學教材中蘊含著許多富于美感的內容,教學中在講解知識的同時,還應挖掘其美的因素,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在講解公式、定義中感受美。
數學中蘊含的美特別是數學的內容美和科學美具有很大的潛藏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顯示。如展示科學美時,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講述科學家發現某一數學規律時的情景,既可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科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發明創造的精神,又可以使他們充分體驗到數學的科學美。
(3)在解題訓練中感受美。
數學中存在著大量的形式美,應該在教學中特別是在解題訓練中啟發引導學生充分去感受和體驗,以培養他們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教師在學生解題練習中,一方面要培養學生嚴謹細致的學風,另一方面要培養他們愛整潔。規范的美感。數學運算中的書寫格式,哪怕是+、-、×、÷、=、>、<、等運算符號,都要使學生書寫得規范整潔,以顯示其和諧與對稱的美感。
2.發揮教師美的基本功能
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語言美,具體應體現下述“八性”
?、?科學性 ② 準確性 ③ 精煉性 ④ 啟發性
?、?變異性 ⑥ 趣味性 ⑦ 思想性 ⑧ 情感性
3.數學教師的板書美。
教師的板書美,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另一主要途徑與方法。這體現在教師的板書設計的全過程中,決不能忽視。如講乘法和除法互為逆運算時,要利用對稱式板書,將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系揭示出來,這種板書體現一種對稱均衡的美感。
數學教師的板書美,具體應體現下述“八性”:
?、?目的性 ② 示范性 ③ 簡明性 ④ 周密性
⑤ 針對性 ⑥ 啟發性 ⑦ 多樣性 ⑧ 精確性
教師應該在數學活動中,創設美的教學情景,在課堂上能把學生所有的熱情都調動起來,讓他們在快樂民主的氛圍中,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在不斷成功的體驗中,覺得數學課非常有趣,數學知識非常有用,學習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讓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感知美、欣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讓學生在美的陶冶中學好數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2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