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管理與策略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城鎮化建設進程的加快,農村教師專業發展被旁落和自我迷失的現象比較突出。促進農村教師專業發展,對振興鄉村教育,加快城鄉優質均衡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學校必須要關注教師專業成長,實施一些有效管理和策略跟進。以“目標”來規劃教師專業發展;以“制度”來保障教師專業發展;以“基本功”來帶動教師專業發展;以“培訓”來強化教師專業成長;以“課題”助推教師專業發展;以“評價”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以“讀書”提升教師專業發展;以“賞識”來激勵教師專業發展。
關鍵詞:農村教師 專業發展 管理 促進
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在立足于個人教育生活合理性的基礎上,對個人教育生活的不斷發現和個體教育意識的全面覺知。從內容上,教師專業發展包括專業理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倫理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校長作為學校改革發展的帶頭人,擔負著引領學校和教師發展,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重任。實施有效的管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是校長的分內職責 。[1]
一、以“目標”來規劃教師專業發展
農村學校一般人少規模小,很多學校沒有制定三年或五年的發展規劃,也沒得教師專業發展的計劃目標。教師隊伍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考慮長期發展,制定本校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規劃,明確教師專業發展的具體任務與要求,并定期督導推進。學校還應落實優秀教師幫助年輕教師制訂個人專業發展計劃,并適時指導。同時,校長還應引導學校教師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增強教師的內在工作動力,防止中青年教師職業疲倦感,不斷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二、以“制度”來保障教師專業發展
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書里寫到:一種壞的制度會使好人做壞事,而一種好的制度會使壞人也做好事。制度對于教師專業發展也有很大的重要性。根據學校師資實際,制定教師各項專業發展的常規考核細則和終結性評價方案,從而才能有效的督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專業發展的制度,在制定的過程中就要充分發揮民主性,教師、學校領導團隊共同參與。這樣的共同參與,會使教師在執行制度時心平氣和,因為這是他們自己參與共同決定下的制度。同時,在制定教師專業發展的制度時,要充分關注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制度既有懲戒性,也要有激勵性,并將教師專業發展制度融入學校整體的制度建設中,要與評先評優、評職競崗、績效考核掛鉤。在制度制定和實施過程中,要講人文性,對不同資歷的教師可以區別對待。[2]
三、以“基本功”來帶動教師專業發展
作為一名教師,嫻熟的基本功是基礎,“三字一話”僅僅是基本功中的一部分,而備課、說課、作課、聽課、評課,更是教師重要的教學基本功。校長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重點應該是關注教師的課堂教學。一個連課都不能教好的老師,很難培養好學生。近年來,隨著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建設的步伐,很多農村學校都標準化配置了現代教學設施設備,為此,校長還要加強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技能培訓,讓教師熟練操作使用現代教學設施設備。
四、以“培訓”來強化教師專業成長
培訓主要采取外出培訓、校本培訓和“請進來培訓”。派出培訓主要是聽名師的課和專家講座,從而接受新觀念、新方法。多數農村學校因時間和經濟等問題,學校不可能把所有教師都送出去學習,為了擴大派出培訓效益,要求外出學習培訓歸來的教師在學校一定范圍內上一節匯報展示課或作一次講座,這就使更多的教師共同分享了外出培訓的收獲,提高培訓效益。校本培訓是提高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重要途徑,也是學??沙掷m性發展的有力保障。學校定期組織教師集中開展業務培訓學習,學科組常規性開展學科教研活動,都是校本培訓常見的有效方式。具備條件的學校也可聘請名師、專家來校講座、專題報告、現場指導以及教學診斷等,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五、以“課題”助推教師專業發展
課題研究,是提升教師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受人手和規模因素影響,很多農村學校長時間沒有開展課題研究,課題研究是農村學校的短板。學校應組織人員力量,投入一定經費,調動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的積極性。課題研究內容不必大、高,要力求實際、實在,研究價值實用。教師在課題的選擇、設計、研究和結題過程中,就會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思考和探索,教師的專業水平就會自然的得到發展。
六、以“評價”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所倡導的教師評價是發展性評價。而發展性評價的目的正是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的成長過程分為四個階段:準備期、適應期、發展期、創造期。如果采用同一個標準去評價所有教師和同一教師成長的不同階段,就會喪失評價的激勵功能,挫傷教師專業發展的積極性。因此對教師專業發展的評價,要堅持發展性、動態性、多元性、綜合性的原則,充分發揮評價對教師專業發展的促進作用。
七、以“讀書”提升教師專業發展
讀書可以使人增加睿智、滋養底蘊與靈氣,提升人的素養。要求教師讀一些與教育教學有關的書,同時做好讀書筆記,隨時寫下心得體會,也可定期進行沙龍交流和讀書分享。培養教師廣泛閱讀的良好習慣,吸納千家之精華,“腹有詩書氣自華”,教學中就能厚積薄發。投入一定經費,為教師征訂、購買教育教學報刊、專著,建立教師閱覽室、閱讀休閑吧等場所,給教師創建一個便捷、舒適的閱讀條件和氛圍。[3]
八、以“賞識”來激勵教師專業發展
在教師專業發展培養過程中,學校要組織開展公開課、技能比拼、經驗分享、交流論道等活動,給教師創造和搭建較多的展示平臺。在展示中的優秀表現和成果,校長要大力表揚和宣傳,這樣無疑是他們擴大影響的“快車道”,是提高工作熱情的“助推器”。讓教師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的自豪感和內驅力,增加每位教師的成功機會。俗話說:“表揚用喇叭,批評用電話”,對于教師專業發展取得的成績,校長不妨“小題大做”,大張旗鼓地宣傳展示,因為教師看重的往往不是物質獎勵,更看重精神鼓勵?!懊曉谕狻焙汀奥暶h播”會讓他們頓覺“風光無限”。
參考文獻
[1]張萬祥,萬瑋.教師專業成長途徑:30位優秀教師案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翟幸福,做幸福的老師列[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1.
[3]黃艷芳等.教師職業生涯發展與管理[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8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