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校園體育文化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影響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眾多因素之中,校園體育文化無疑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校園體育文化特有的文化形式和文化氛圍可以感染和熏陶學生,促進他們參與體育鍛煉。本文以長江大學為例,從精神文化、物質文化、組織文化和制度文化層面探討校園體育文化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以期促進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高校  大學生  體育文化  體育鍛煉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4(a)-0133-03
  在校大學生是社會未來建設的主要承擔者,在大學階段形成對體育鍛煉的深刻認識,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行為,對畢業以后為社會服務,保持身體健康乃至終身體育鍛煉都有積極的影響。在影響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眾多因素之中,校園體育文化無疑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研究校園體育文化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有利于完善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和促進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長江大學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發放調查問卷800份。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長江大學圖書館相關的書刊資料,同時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等數據庫查閱有關校園體育文化、大學生鍛煉行為等方面的研究文獻,為本文提供了充分的研究資料。
  1.2.2 問卷調查法
  依據研究的內容和目的,編制《校園體育文化對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研究》調查問卷,以隨機分層抽樣的方法對長江大學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每個年級隨機發放200份問卷,共800份,回收問卷746份,有效問卷722份,有效率為96.8%。
  1.2.3 邏輯分析法
  綜合運用分析、比較、歸納、推理等方法,對問卷中的相關問題和數據進行邏輯性分析,探討了校園體育文化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獲得更為可靠的研究結果。
  2  校園體育文化的概念和內容
  隨著體育文化研究的不斷發展和深入,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校園體育文化進行了探討,雖然有不同的見解和認識,但是對校園體育文化的內涵是趨于一致的。在分析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我們認為校園體育文化是以促進師生參與體育運動、增強體質為目的,以體育教學、體育鍛煉、體育競賽、體育設施等形式表現出來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具體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校園體育精神文化、校園體育物質文化、校園體育組織文化和校園體育制度文化。校園體育精神文化的內容主要包括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和價值觀念,參與體育鍛煉的態度動機,學校對體育精神的宣傳等;校園體育物質文化的內容主要是向師生提供參與體育鍛煉的物質條件,如體育場館、體育器材等;校園體育組織文化主要是指具有共同的愛好或價值觀的群體組織,如體育協會、體育社團,以及以群體為單位進行的有組織的體育活動,例如以班級為單位的體育教學、體育競賽、學校運動會等;校園體育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各級管理部門頒布的與體育相關的政策、制度、規定和要求。
  3  校園體育文化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
  3.1 校園體育精神文化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分析
  為了研究校園體育精神文化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我們以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態度認知和目的動機為主,設計了6個指標對學生進行調查:是否促進身體健康、是否豐富業余生活、是否可以結交朋友、是否能夠增強自信、是否提高運動能力、是否培養興趣愛好。
  調查結果表明,認為參加體育鍛煉能夠促進身體健康的人數為561人,占全部調查人數的77.7%,這部分學生中,有308人是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有150人是偶爾參加體育鍛煉。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大學生對參與體育鍛煉有著良好認知,“健康第一”的觀念能夠被學生普遍接受。第二位是豐富業余生活,選擇該項的學生有482人,說明體育鍛煉對充實大學生的課外業余生活有著重要的地位。另外還有63.8%和59.3%的學生認為,通過參與體育鍛煉能夠結交朋友和增強自信。這些數據說明,校園體育精神文化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有著較大的影響,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和鍛煉動機能夠促使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并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但是也有部分學生,雖然有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認為通過體育鍛煉能夠強身健體、結交朋友、增強自信,但是仍然不愿意參與體育鍛煉,這說明認識和行動之間還是有差距的,這一點值得引起關注。作為相關的管理部門和老師,還要通過其他途徑促使這些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
  3.2 校園體育物質文化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
  高校校園體育場館、器材等各種體育設施是校園體育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物質條件。體育設施能否滿足大學生的需求也必然影響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和學生體育鍛煉質量的好壞。通過對我校體育場地設施滿足大學生體育鍛煉需求程度調查發現,在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257名同學中,有135人選擇完全滿足或基本滿足,占比為52.5%,還有47.5%的同學認為體育場地設施不能滿足體育鍛煉需求,并存在嚴重短缺的情況;在偶爾參與體育鍛煉的362名同學中,選擇完全滿足和基本滿足的學生所占比例為65.2%。由此可知,大學生對體育場地、器材設施等校園物質文化的滿足程度與參與體育鍛煉行為具有較高的正相關性,滿足程度越高,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越高。   在幾乎不參與體育鍛煉的103名同學中,僅有41.8%的同學認為體育設施基本滿足或完全滿足體育需求,而大多數學生認為體育場地設施不能滿足需求。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大部分學生集中在東校區上課學習,學生人數太多,而校區面積并未擴大,造成體育場館設施、器材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第二,有限的體育場館設施主要用于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導致場館設施這些物質條件不能滿足普通大學生的鍛煉需求。第三,大部分體育設施是在戶外,遇到下雨下雪等天氣,學生自然也沒有合適的鍛煉場所,不能滿足學生需求。
  由于不同的運動項目對體育場館設施的要求條件不一致,對于那些對體育場地要求比較低的運動項目,例如跑步、健身操、羽毛球等項目,更容易受到大學生的青睞并能堅持體育鍛煉;而那些對體育場地要求比較高的運動項目,例如足球、網球等體育項目,校園體育物質文化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比較大,喜歡這些運動項目的學生往往沒有合適的體育場地而放棄了體育鍛煉。
  3.3 校園體育組織文化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
  大學生在體育鍛煉行為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運動技能是參與體育鍛煉的基礎和前提,而體育課堂教學、參與體育社體、課外活動鍛煉是大學生獲得運動技能的主要體現,因此,校園體育組織文化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體育教學和體育社團等方面。
  3.3.1 體育教學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
  以班級為單位的體育教學是校園體育組織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體育教師的言行等對學生都有一定的影響。從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在經常鍛煉的學生中,分別有26.8%和55.7%的學生認為,體育課教學對促進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程度非常大和比較大;在偶爾鍛煉的學生中,共有75.9%的學生認為體育課教學對參與體育鍛煉具有非常大和比較大的影響。這說明體育課堂教學對學生掌握運動技能、促進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甚至對大學生畢業走上社會之后積極參與體育鍛煉都具有重要影響。當然,從數據中也可以看出,有部分同學認為體育課堂教學的影響比較下,這可能是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不能滿足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需求,或者這些學生有獨立的價值判斷,在是否參與體育鍛煉方面,有自己的認識和思考。
  3.3.2 體育社團和體育比賽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
  高校比較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各種活動多種多樣,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形式主要有班級體育活動或社團體育活動、單獨鍛煉等,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時更傾向集體活動,而體育社團無疑給大學生提供了很好的體育鍛煉平臺。目前長江大學體育社團主要有籃球協會、排球協會、網球協會、羽毛球協會、瑜伽協會、健美操協會、乒乓球協會、武術協會、體育舞蹈協會等等。通過訪談,大學生參與體育社團不但能學習運動技能、釋放學習壓力,而且和社團里其他同學一起鍛煉可以形成融洽氣氛,結交朋友,增強友誼,更容易感受到體育鍛煉帶來的滿足感和愉悅感,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其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反之,單獨進行體育鍛煉的學生,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而中斷體育鍛煉,這也是部分同學體育鍛煉持久性差的主要原因。
  除了有組織的體育社團外,長江大學每年還舉辦各種形式的體育比賽,例如籃球賽、排球賽、足球賽、健美操比賽、迷你馬拉松等項目賽事,以及學校秋季綜合運動會。大學生在參與體育比賽過程中,能夠充分感受到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的拼搏感等。這種在體育比賽競爭中形成良好的運動體驗,對大學生建立良好的體育行為以至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有著重要的影響。
  3.4 校園體育制度文化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
  體育制度文化包括國家行政部門頒布的學校體育法規性文件和學校管理部門制定的體育管理辦法,如《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制度》《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等。校園體育制度文化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這些制度或文件具有行政性、強制性,要求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必須達到相應的要求或者標準。體育制度制定與實施是保障和管理各類體育文化活動順利進行,起著協調部門工作,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由于執行力度不嚴格,造成一些文件規定流于形式,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效果并不明顯。例如在大學生體育期末考試或體質測試中,個別任課教師對學生要求不嚴,出現“放水”、標準放寬等情況,也有大學生找人替考等作弊現象,基本上都能達到測試標準,順利拿到學分。這些不良現象降低了校園體育制度文化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也不利于促進學生參與體育鍛煉。
  4  完善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對策分析
  4.1 重視體育場地和設施的建設
  體育場所和運動器材是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物質保障,只有提供完備的場地設施,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時才會有更多的選擇空間,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鍛煉項目,因此,學校應重視體育活動場所設施和設備的建設,盡可能地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體育鍛煉物質條件。
  4.2 提高教學質量,重視學生情感體驗
  在體育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特點來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也可以吸收社會上比較流行的健身運動;在教學方法上可以通過分組比賽、個人展示、表揚激勵等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重視學生情感體驗,促使學生鍛煉習慣的養成及身心健康的發展。
  4.3 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制度建設
  校園體育文化建設離不開制度保障,通過制度建設促進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建議大一、大二學生的體質測試與期末成績掛鉤,合理設置兩者之間的分值比例,如果體質不達標,就意味著體育期末成績不及格,那么就必須參加補考或重修。同時,對于上級主管部門或學校制度的體育規章制度,要認真落實、嚴格執行。既能保證規章制度的嚴肅性,又可以通過強制手段促進大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4.4 重視體育社團等組織文化建設
  高??梢圆扇§`活多變的形式來支持體育社團的建立和發展,鼓勵舉辦各種課余體育賽事,積極安排大學生參加體育社團活動和喜歡的體育賽事,讓他們充分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展示自己的運動技能,這不但有利于提高大學生運動技能水平和身心健康發展,而且對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將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覃超瑩.高校體育文化軟實力對學生體育鍛煉態度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98-99.
  [2] 符巍,許正勇.構建現代大學校園體育文化的國外經驗借鑒及路徑選擇[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8(5):86-89.
  [3] 程維峰.湖北大學生體育鍛煉的人群結構及行為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6,35(10):883-886.
  [4] 辛娟娟.校園文化體育氛圍對大學生體育意識的養成[J].高教探索,2018(5):123-12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5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