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競技游泳后備人才培養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培養競技體育后備人才,是競技體育發展的根本,若想做好競技體育項目,保證項目的優勢地位,則必須要要重視后備人才的培養,將后備人才培養放在第一位。長期以來,遼寧省一直是我國競技游泳的優勢省份,但由于后備人才儲備不足,訓練環境不理想,資金近短缺,管理體制落后,教練員短缺且能力偏低等現狀,針對這些現象,通過研究找出相應改善對策。
關鍵詞:競技游泳 后備人才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b)-0216-02
1 后備競技游泳人才培養現狀
后備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一是后備人才儲備數量不足。二是場地與場館受限。全省只有大連、丹東兩個城市有標準的游泳場館,并且可以常年開展業余游泳訓練。三是專項資金投入不足。四是后備人才培養體系不健全。五是后備人才的管理體制缺乏創新,還沒有探索出一條符合我省競技游泳發展所需要的管理模式。六是教練員工作不實,缺少熱情,崗位培訓少,配比低,學歷低,不了解最前沿的訓練方法與手段[1](如表1)。
2 后備競技游泳人才培養解決措施
2.1 對教練員培訓工作進行加強
教練員對于運動員的訓練有很重要的引導作用,在運動員訓練過程中,承擔著組織者的角色,因此,不能忽視在訓練活動中教練員的指導作用,其個人素質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訓練活動的科學性。當前,有很多人錯誤的認為,教練員只需要掌握運動生物學以及運動訓練學就能夠勝任教練工作。然而,當前的科技發展非常迅速,使得人們發現由教練員運用單一知識訓練出的運動員在游泳競賽中已經完全沒有競爭力,無法在競賽中脫穎而出[2]。
基于科技快速發展的背景,教練員需要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并且對其他學科的知識也要進行不斷的學習。遼寧省的體育部門以及其他相關部門,應該強化本省的游泳教練團隊建設,組建一支高素質的教練員團隊,以更好的培養競技游泳人才。遼寧省需要跟上世界競技游泳強國的發展節奏,完善教練員培訓制度,促使其能夠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當前,國外的教練員培訓體系日趨成熟,他們借助建設專門的教練員培訓機制,研究教練員的日常工作并提出建議為其提供指導,開始從業余教育朝著專業院校教育方向發展,因此遼寧省的相關部門可以派出專業人員,到國外學習、深造。
2.2 運動員缺少有效地文化教育
對于遼寧省后備游泳競技人才培養出現的問題,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人才培養體制與國家教育機制存在很大的沖突。遼寧省很多體校雖然貫徹了國家關于強化運動員文化教育意見,然而卻無法取得建設性進展。在培養后備人才過程中,需要將文化教育與競技教育進行有機融合,需要對運動員的文化素質學習情況、專業知識學習情況等加以重視,為后備競技游泳人才的持續發展提供保障。美國的學校體育在發展過程中,大眾為競技體育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保障,為美國培養很多競技體育人才,比如飛魚菲爾普斯、游泳名將羅切特等,因為美國的文化教育與競技體育的地位是平等的,實現了競技與文化的協調發展[3]。
2.3 拓展資金渠道
競技游泳運動要想實現持續發展的目標,足夠的資金支持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通過對我國體育發展的研究可以發現,缺少充裕的資金就無法改善訓練環境。購買訓練設施,將會對遼寧省的競技游泳運動造成嚴重的影響。如果運動員訓練缺少資金保障就好打擊教練員、運動員以及其他工作人的積極性。因此,為了防止出現資金短缺現象,遼寧省體育部門應該加大資金投入,構建專項資金以保證游泳訓練的質量。相關部門也可以借助招商引資、拉贊助的方式拓展資金渠道[5]。
2.4 加強宣傳力度
游泳管理部門。體校以及俱樂部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借助電視平臺、網絡平臺以及媒體平臺等信息傳播平臺,強化游泳運動的宣傳力度,將游泳運動的魅力、價值發掘出來,并展示給大眾,促使其主動參與游泳比賽,壯大游泳運動的群眾基礎。并且教育部門需要對游泳運動進行重新認知,支持學校開展游泳運動,將游泳運動發展到小學課堂,借助媒體宣傳游泳運動可以強身健體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作用。引導學校領導、學生、家長掌握游泳運動技能,引導其認知游泳運動是人類與大自然搏擊的重要手段,有助于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應該借助相關政策,加強各級政府對游泳運動的重視,加強對各級游泳場館的資金投入,改善游泳館環境、以及基礎設施,為業余游泳隊創造更好的訓練條件。體育部門以及游泳管理部門應該組織、舉辦一些具有觀賞性的游泳賽事,促使孩子們能夠對游泳有更多的了解,并喜歡上這項運動,通過游泳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壯大游泳隊伍,發展游泳產業,為國家培養更優秀的游泳健將。
3 結語
綜上所述,遼寧省培養后備競技游泳人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后備人才儲備數量不足、是場地與場館受限、是專項資金投入不足、后備人才培養體系不健全、后備人才的管理體制缺乏創新以及教練員工作不實等??梢酝ㄟ^強化教練員的培訓工作、運動員缺少有效地文化教育、拓展資金渠道、發揮學校人才載體的作用等措施進行針對性改進。
參考文獻
[1] 梅雪雄.游泳(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李靜.中國特色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3(11):45.
[3] 高宏全.廣東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系統的整體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3):78.
[4] 孟得華.上海游泳后備人才培養現狀及可持續發展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8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