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腕踝針聯合耳穴埋豆對肛瘺術后患者換藥疼痛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分析腕踝針聯合耳穴埋豆對肛瘺術后換藥疼痛患者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112例醫院收治的肛瘺手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56例)與對照組(56例)。對照組采取腕踝針干預,觀察組則采取腕踝針聯合耳穴埋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在換藥時的疼痛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換藥時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腕踝針聯合耳穴埋豆能夠有效減輕肛瘺患者術后換藥時的疼痛。
  關鍵詞:腕踝針;耳穴埋豆;肛瘺術后換藥疼痛
  肛瘺主要是膿腫潰瘍形成的通道,目前手術是其主要治療方法,且術后換藥是保持創面干凈和加速創面愈合的重要措施,但換藥過程中由于各項操作會引起較大的疼痛,而患者對疼痛的耐受度較低,影響了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1]。中醫針灸與耳穴貼豆都是中醫適宜技術中常用的止痛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疏通經絡達到調理氣血的效果,具有解痙鎮痛、消炎止血的功效[2]。為了進一步探索中醫療法的應用效果,文章選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112例醫院收治的肛瘺手術患者進行觀察,研究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112例醫院收治的肛瘺手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56例)與對照組(56例)。112例患者中有男性60例,女性52例;年齡為23~53歲,平均為(32.6±1.2)歲。入選標準:行擇期肛瘺手術且簽署本次研究同意書。排除標準:暈針、嚴重肝腎器質性疾病的患者。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腕踝針干預,取下6區進針,以小于30°向心方向斜刺皮膚進針3~5cm。觀察組則采取腕踝針聯合耳穴埋豆干預,腕踝針同對照組,耳穴取肛門、神門、皮質下、直腸等穴位,使用醫用酒精消毒后暴露穴位,然后用0.6cm×0.6cm膠布粘王不留行貼在耳穴,叮囑患者按壓埋豆處1~2min,2~3次/d,直至感到穴位酸脹感。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在換藥時的疼痛情況。疼痛情況采用視覺模擬評量表進行評價,總分為0~10分,分值越大代表疼痛程度越高。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值檢驗 ,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換藥時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肛瘺在肛腸疾病中的發生率為2~3%,主要出現在20~40歲人群中,且男性患者發生率明顯高于女性[3]。該病的主要表現為流膿、腫痛、瘙癢,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較大的影響。保守藥物治療的效果不夠理想,因此主要是采取手術治療的方式。但是術后清換藥過程中患者感到較大的疼痛,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較大的影響[4]。為了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需要尋找有效的止痛措施。
  中醫學理論認為肛瘺術后疼痛主要是由于手術創傷造成的經絡受阻、氣機不暢,氣血阻滯或切口濕熱、熱毒壅阻、氣血不暢或患者情志不調,不通則痛。腑臟是機體功能的中心,經絡腑臟牽一發而動全身[5]。因此,需要采用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的原理。針灸是中醫中常用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將針刺入相應的穴位,具有舒經活絡、祛濕散熱、散結軟堅之效,同時能夠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少炎癥因子的分泌,從而改善患者的疼痛癥狀,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促使患者早日康復。腕踝針是針灸治療的常用方法,主要是通過針刺穴位產生信號刺激,信號沿神經纖維傳到大腦皮層,通過各級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從而產生針刺強反應,從而刺激病灶位置興奮,緩解肌肉痙攣,改善血液循環。耳穴貼豆也是中醫學中的常用方法,耳廓上有較為豐富的神經、血管和淋巴,若有某組織和器官發生病變,會在耳廓穴位上反應出來。耳穴埋豆是在耳針療法上發展而來的一種治療方法,主要是將王不留行貼在膠布上,然后找準穴位并壓緊,從而產生酸麻脹感,之后叮囑患者自行按壓即可。耳穴埋豆能夠達到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的效果,能夠改善肛門括約肌痙攣的癥狀,改善患者的疼痛。耳穴神經豐富,包括耳大神經、枕小神經、耳顳神經、迷走神經耳支、舌咽神經、面神經等,各種刺激直接作用在耳廓穴位上都能夠獲得較為明顯的感覺;此外,除了神經系統之外,刺激耳穴產生的傳入沖動同時對于腦垂體系統具有一定的影響,能夠激活機體的非特異性防御反應,從而調動體液免疫系統。這兩種方法的聯合應用能夠達到協同治療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單種治療方法應用效果,從而改善患者的疼痛癥狀,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換藥時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腕踝針聯合耳穴埋豆能夠有效減輕肛瘺患者術后換藥時的疼痛。
  綜上所述,肛瘺主要是膿腫潰瘍形成的通道,中醫療法在肛瘺術后換藥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黃俊,何文濤,胡娜等.不同手術方式對肛瘺患者疼痛應激與生存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9):115-116.
  [2]萬小萍,吳維,肖義陂等.腕踝針治療跟骨骨折疼痛的臨床護理研究[J].光明中醫,2018,33(19):2910-2911.
  [3]戴光耀,王雪平,劉海霞等.肛瘺患者術后應用酮咯酸氨丁三醇鎮痛對疼痛、生命體征和Ramsay評分的影響[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7,29(9):85-88.
  [4]崔麥茂,陳飛雁,張婷等.中西醫綜合療法對肛瘺術后患者創面節點疼痛程度及創面愈合的效果[J].中醫臨床研究,2018,10(3):141-143.
  [5]馬莉莎,周慶輝.腕踝針治療疼痛類疾病的臨床應用及機理探析[J].世界中醫藥,2017,12(11):2847-285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72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