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學具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作用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學逐漸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學具教學作為一種最為基本的教學模式,應得到更加重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科學運用學具,不僅能夠激發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還可以進一步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主動性,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具;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16-0208-01
  在傳統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一直都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很多時候都是教師在講臺上講的神采飛揚,一味的向學生傳遞知識,但是學生卻是一知半解,不知所云。隨著數學學習的不斷深入,知識理論性的增加,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這樣的教學模式會導致小學生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如果能夠科學運用學具就可以很好的打破這一僵局,使數學課堂教學效果變得生動形象,還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主體,積極參與到教師設置的學具活動中,創新小學生思維,同時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1 運用學具 激發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布盧姆曾經說過:“學習的最大動力,就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活潑好動,對任何事物都有著極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是他們也有年齡小、注意力很難集中等特點。數學知識內容較為抽象,針對小學生來講,如果他們一味被動接受知識,那么就會對數學學習失去耐心和興趣,甚至抑制小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具教育的方式,為小學生搭建一個很好的數學學習平臺,給予小學生自由翱翔的機會。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授《元角分》時,為了讓學生更加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不同的錢幣,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交易的方式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系,這樣的方式可以將學生手中的錢變得靈活,學生也會樂于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小學生在買賣實踐中不停運算,還可以加強其口算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夠讓學生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系,另外,這種寬松的課堂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躍躍欲試,積極參與其中。
  2 構建學具應用情境 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學具主要目的就是引導小學生認真思考和主動思考,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同時讓小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主體,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創新思維,這樣學生才可以靈活解答數學問題。另外,學生在逐漸形成深入思考問題和挖掘數學內容知識習慣的過程中,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其創新能力。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時,教師在授課之前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其親自動手裁剪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紙張,這樣的方式能夠初步調動小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了解,讓學生從多角度分析兩者之間的特點。雖然學生的研究方式多種多樣,但是總結出來的結論都是相同的,即為:“兩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為梯形”。這時還有部分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靈活運用學具,將其拼接成為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梯形,然后用尺子進行測量,驚訝地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兩邊長度相同,梯形只有一邊長度相同。小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踐得出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特點,這樣能夠加強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信心,讓學生體會到收獲新知識的樂趣。
  3 學具的選擇需要注重科學性與適用性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學具來輔助教學,不僅能夠使小學數學課堂變得生機盎然,同時還可以為數學課堂帶來全新的教學理念。但是學具不可替代課堂教學,小學數學教師在選擇學具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其科學性與適用性,不可一味地追求課堂熱鬧。其實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句親切的話語和微笑都可以讓學生如沐春風,加之數學教師生動的內容講解,多運用幽默化的語言,將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化,讓學生真心喜歡上數學課堂。因此,教師在學具運用過程中,不可讓其流于形式,要注重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率,使學具可以真正服務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學具教學方式能夠將抽象化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還可以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知識體系,提升小學生解決數學問的能力。在這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對其進行分析和研究,以便取得良好的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13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