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的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中數學知識點多,難度大,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數學不開竅,成績比較低。凡事必有因,本文針對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進行敘述,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困生;轉化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04-0101-01
數學作為基礎學科,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難度不斷加深,更加深化,更加抽象,更加需要嚴密的推理、計算。有些學生因為學習方法不當,或者青少年時期的叛逆或者其他原因,數學成績跟不上,學習困難。為此,筆者通過調查研究,尋找學困生學習困難的成因。
1 學困生學習較為困難的原因
學困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通過年級調查研究,造成這些困難的原因有以下幾種:一是受學科性質因素影響,學生不能很好地把握數學的抽象性與系統性這些特點。二是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遇到難題就容易產生畏難情緒。三是學生學習方法運用不當,未能掌握比較、歸納、總結等數學學習方法。四是受社會和家長的影響。不好的環境會導致學生不求上進,出現厭學等現象。五是教師在教學中講得多,學生練得少,沒有考慮學生的個性和差異,同時設計作業不合理等。這些都是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
問題。
2 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方法
2.1 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調查發現很多學生都認為上課就是老師講,自己聽,沒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對問題的思考也特別少。所以學困生首先應該具備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老師在授課的時候,不僅僅是耳朵在聽,腦子要思考:老師為什么這么講?這節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這道題的結論是什么?如何運用?帶著這些問題去聽講、思考。然后下課再逐一解決這些疑惑,提高課堂學習的效果。
2.2 敢于探索和提出問題
數學問題,都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中,不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多學多問,所以有問題要及時解決,問老師,問同學。
2.3 科學的制定學習方法
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的基礎,所以學好數學也需要科學的制定學習方法。如課前預習相關知識,將本節課的疑惑點做好記錄,上課時將疑惑的地方重點思考,爭取課上就把問題解決了。下課整理本節課的重點,梳理知識點,整理出新的問題,制定解決方案。定期復習相關知識點,構建知識體系,做到舉一反三。
2.4 保證每個階段學習的牢固
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常常要求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思維邏輯、立體構造等能力,這對于學好數學很有必要。但并不是要求每個人從一開始就擁有相關的能力,都是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一點點建立、培養的。即便解答一道相對較難的題時需要疊加多個階段的多個知識點,也是在鍛煉同學對于已經學過的數學內容的熟悉程度。所以想要學好數學,就必須腳踏實地,將環環相扣的知識點銘記于心,在不斷地解題過程中進行重點、難點的鞏固學習,保證學生在碰到難題時,能夠及時地在腦海中搜尋所有相關的知識點,掌握多種解題技巧,靈活的進行知識的轉換運用。
2.5 善于利用學習工具
數學工具書獲取比較容易,書店各種練習冊、參考書比比皆是,老師要引導學生買適合學生自己的參考書,找適合學生自己的書籍進行學習使用。隨著信息化發展,電腦、網絡以及手機等電子設備的普及,網上很多學習網站也是比較好的,手機App也迅速崛起,百度作業幫、小猿搜題、猿題庫等這些軟件除了可以搜題,解題,還有訓練題庫,最方便的是可以在線和名師學習,可以一對一網絡輔導,也可以看視頻解析,隨時隨地,方便快捷。
2.6 結交“數學圈”
俗語有云:“近朱者赤”。所以,老師要積極地引導學困生的學習方法,要讓學困生與數學尖子多接觸,去學習他們的學習方法和思考方法,取人之長,減少自己的錯誤方法,進而提高數學的成績。
高中數學作為高考的大學科,也是最難的學科。高中數學的量和難度都比初中有明顯的加大,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綜合能力運用更加重要。一旦一個環節沒跟上,數學的學習興趣就會下降,成績也會下降,所以高中數學的學習要科學、耐心、細致的去學,學困生要想提高數學成績,更需要加倍的努力和合理的方法才行之有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3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