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鳥巢式護理干預對新生兒睡眠質量及生理功能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研究新生兒應用鳥巢式護理對其睡眠質量和生理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出生的新生兒12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保暖護理、喂養護理、抗感染護理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鳥巢式護理干預,比較2組新生兒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平均睡眠時間、體質量、身高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進奶增加量、平均每日排便次數、胎便轉黃時間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新生兒疼痛感知、體溫波動和出暖箱時間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鳥巢式護理干預能夠增加新生兒睡眠時間,促進新生兒腸道功能,降低新生兒疼痛感知水平和體溫波動,降低新生兒出暖箱時間,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鳥巢式護理;新生兒;睡眠質量;生理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bird′s nest nursing on newborn sleep quality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Methods:A total of The 120 neonates born i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Bengbu City were divided into ob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in nursing methods.The control group(60 cases)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including warm nursing,feeding nursing,anti-infection nursing,etc.The obervation group(60 cases)was given bird′s nest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The average sleep time,weight and height of the ob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increase of milk intake,the average daily defecation frequency and the yellow time of the fetus in the ob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neonatal pain perception,temperature fluctuation and incubation time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inter-group comparis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Bird′s nest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ncrease neonatal sleep time,promote neonatal intestinal function,reduce neonatal pain perception level and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reduce neonatal warm box time,should be promoted in clinical.
  Key Words Bird′s nest nursing; The newborn; Quality of sleep; Physiological function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19.04.031
  由于新生兒的發育尚不成熟,因此免疫力比較低,需要通過全面和細致的保護才能夠安全成長。但是新生兒不能夠實際表達自身的需求,傳統護理當中只有表現出直觀的疾病,醫護人員才會提升自身的重視程度[1]。但是新生兒有自身的情感需求,需要對其進行一定的關注[2]。鳥巢護理是通過舒適的環境來還原母體子宮環境,將其放入保溫箱中進行保暖的措施,其在臨床當中的應用效果比較顯著,是一種新興的護理方式[3]。本文就新生兒應用鳥巢式護理的效果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出生的新生兒12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抽簽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中男36例,女24例。入院日齡為0~27 d,平均入院日齡(23.55±3.85)d。出生體質量2 500~4 000 g,平均體質量(2 614.55±359.85)g;觀察組中男35例,女25例。入院日齡0~28 d,平均入院日齡(24.06±4.01)d。出生體質量2 550~4 000 g,平均體質量(2 606.18±355.45)g。2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所有新生兒均放置在同一型號的嬰兒保溫箱中進行保溫,對照組中實施常規性護理,包括:1)保暖護理。要避免強光直射對嬰兒眼睛造成刺激,保溫箱內要采用比較柔和的燈光;2)喂養護理。專業人員對母親進行有效指導來保證母乳喂養的科學性,由于新生兒在喂奶以后容易發生溢奶的情況,家屬需要讓新生兒伏在肩上,避免溢奶情況的發生;3)抗感染。將新生兒物品單獨放置,定期對新生兒用品進行消毒和清洗,每日洗澡后在新生兒身上拍打爽膚粉,避免發生濕疹等疾病。利用濃度為75%的乙醇進行消毒。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鳥巢式護理:將質地柔軟的棉被折疊整齊,再卷成筒狀,根據嬰兒的實際情況擺放成橢圓形的鳥巢,將其放入保溫箱中預熱到34 ℃。將嬰兒的頸部墊高,讓其頸部保持中正,避免頸椎產生彎曲的情況。再利用一層棉被將嬰兒身體包裹起來,保持身體呈中位,膝蓋呈自然彎曲狀態。將嬰兒放入其中,身體緊貼面部,提升新生兒的邊界感,對嬰兒的肢體活動進行適當的限制。
  1.3 觀察指標 檢測和記錄2組新生兒平均睡眠時間、20 d后體質量和身高、平均每日排便次數、胎便轉黃時間和進奶增加量。觀察2組疼痛感知、出暖箱時間和體溫的波動。疼痛感知利用疼痛量表進行評估,內容包括刺激后1 min和5 min行為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新生兒平均睡眠時間、身高和體質量情況  觀察組新生兒平均睡眠時間、身高和體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新生兒腸道功能情況 觀察組平均每日排便次數、胎便轉黃時間和進奶增加量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2組新生兒疼痛感知、出暖箱時間和體溫的波動情況比較 觀察組刺激后1 min疼痛感知評分為(3.45±0.81)分,對照組為(6.89±1.4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6.299 5,P=0.000 0,P<0.05)。觀察組刺激后5 min疼痛感知評分為(1.11±0.32)分,對照組為(3.46±0.7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2.323 7,P=0.000 0,P<0.05);觀察組出暖箱時間為(17.01±2.32)d,對照組出暖箱時間為(22.21±5.07)d,觀察組出暖箱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224 2,P=0.000 0,P<0.05);觀察組體溫波動(0.3±0.05)℃,對照組體溫波動(0.7±0.1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9.595 9,P=0.000 0,P<0.05)。
  3 討論
  新生兒是一個十分特殊的群體,子宮的環境十分溫暖和舒適,新生兒脫離母體以后會進入到陌生的環境當中,這會讓新生兒難以適應,這段時期新生兒十分脆弱,并且新生兒階段的發育對于其日后的成長和發育至關重要[4]。近些年來,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提升,臨床醫療水平和護理理念也逐漸提升,因此為新生兒提供更加科學的護理是當前臨床中需要關注的重點。臨床當中需要在新生兒時期給予其全面和細致的護理,保證新生兒的健康成長[5]。
  子宮內胎兒的姿勢為胎頭俯屈、頜部會輕微貼近胸腔,前臂保持相互交叉的情況,大腿與腹腔貼近,小腿、膝關節、肘處于自然的彎曲狀態。這種體位被證實是嬰兒感覺最為安全和舒適的體位,鳥巢式護理是為了為新生兒營造一個與子宮相似的環境,利用質地柔軟的棉被建立“鳥巢”,讓新生兒能夠獲取與在母體內相同的體位,實現按摩和固體定位的效果,提升新生兒自身的舒適感,降低新生兒的緊張程度,促進其生長和發育,盡快適應外部的環境[6]。另外,對子宮環境的模擬能夠提升嬰兒自身的吸吮能力,對新生兒的腸道功能進一步的進行完善。另外鳥巢式護理模式提前將保溫箱進行預熱,為新生兒營造一個十分舒適和安穩的外部環境,保持“鳥巢”內的溫度均勻[7]。由于新生兒體溫波動的幅度比較大,通過鳥巢式護理不僅能夠降低由于治療、喂奶等情況下外界冷空氣對發育不成熟的嬰兒造成的影響,還能夠降低新生兒自身的散熱量,減小新生兒自身體溫的波動[8]。鳥巢護理利用棉布與新生兒保持緊密的接觸,其自身具有一定的腹膜效果,能夠加強對新生兒感官的刺激,滿足新生兒的實際需求[9]。隨著當前人們對于新生兒健康的關注不斷提升,如何保護好新生兒是臨床當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而鳥巢護理是國際上十分流行的新生兒護理發展性照顧的新型理念,是一種積極的能夠促進新生兒發育的護理措施,當前在國內外都受到了認可并且應用十分廣泛,其發展前景十分廣闊[10]。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給予鳥巢式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平均睡眠時間、身高和體質量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腸道功能上,觀察組平均每日排便次數、胎便轉黃時間和進奶增加量也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疼痛感知、出暖箱時間和體溫的波動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中的應用效果十分顯著,能夠為新生兒營造舒適的外部環境,促進其腸道功能恢復,增加體質量,降低外界的刺激,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許鶯.改良鳥巢式護理模式在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7):98-99,102.
  [2]宋秀敏,馮晴,王海英,等.鳥巢式護理用于新生兒的護理效果及滿意率研究[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3):138-139.
  [3]占利鳳,周璇.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學信息,2016,29(21):220-221.
  [4]王愛霞.分析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連續型電子期刊),2019,6(3):79-80.
  [5]葉娜.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3(40):7988-7989.
  [6]胡洋,謝娜.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中的應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母嬰世界,2018,(9):203.
  [7]申其娟.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24):177-178.
  [8]王艷紅.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2):203-204.
  [9]任會玲.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7,24(12):123-124.
  [10]黃素蘭,張春麗,鄭曉芬,等.鳥巢式護理干預對低出生體質量兒的影響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6):91-9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639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