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質量評估及護理干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質量進行評估,并予以護理干預。方法:選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北京市紅十字會急診搶救中心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70例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時期到院進行體檢的健康志愿者70例作為對照組,評估2組患者睡眠質量的過程中,評估量表為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QSI),隨后予以護理,評估改善狀況。結果:1)觀察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入院后,睡眠質量優良率經評估后為80%,對照組睡眠質量優良率經評估后為94.29%,組間數據在進行統計比較后(P<0.05);2)觀察組患者護理前睡眠優良率計算比例為77.14%,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睡眠優良率計算比例為92.86%,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觀察組護理前生命質量評分和護理后生命質量評分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睡眠質量因為相關因素的影響,質量顯著降低,進行護理干預后提升其質量。
  關鍵詞 老年患者;心血管;睡眠質量;護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sleep qua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provide nursing intervention.Methods:From May 2017 to June 2018,70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dmitted to the Beijing Red Cross Emergency Rescue Center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70 healthy volunteers who went to the hospital for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In the process of evaluating the sleep quality of the two groups,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QSI),)was evaluated and the improvement was evaluated.Results:The main results were as follows:1)After admission to hospital,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sleep qua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0%,and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94.29%.The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compared(P<0.05).2)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sleep before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7.14%,and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86%.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3)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nursing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the post-nursing quality of lif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P<0.05).Conclusion:The sleep qua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related factors,and the quality of sleep was improve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Key Words Elderly patients;Cardiovascular;Sleeping quality;Nursing
  中圖分類號:R543;R338.63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19.04.022
  老年人群中常見病之一為心血管疾病,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會造成一定的威脅,同時多數患者由于疾病因素會降低睡眠質量,而影響睡眠質量的因素包含環境、心理情況、藥物等,患者會出現減少睡眠時間、延長潛伏期以及睡眠障礙等表現,同時患者需要采用藥物輔助睡眠,其日間無良好的功能[1]。此次研究主要評估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質量,并予以相應的護理干預,就相關內容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北京市紅十字會急診搶救中心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70例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時期到院進行體檢的健康志愿者70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46例,女24例,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76.6±3.6)歲;對照組中男42例,女28例,年齡62~81歲,平均年齡(72.6±3.7)歲。2組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 1)心理疏通:因為患者患病后會受到病情和環境雙重影響,老年患者在短時間內無法適應,因此會產生不良情緒,嚴重者會出現高血壓表現,以此增加了心臟負荷,降低了患者的睡眠質量[2]。為此患者入院就診后,醫務人員需要和患者進行相應的交流,實施心理疏通的過程中選擇科學合適的方法,將治療目的以及臨床療效告知給患者,此外講解睡眠充足對病情的有利影響,以此提升患者的配合性,有助于將自身心情放松。2)環境護理:老年患者由于環境突然發生的變化,會產生不適感,同時患者作息時間存在差異性,會對對方的睡眠質量產生影響,以此降低了患者的睡眠質量。此時護理人員應為此患者病房的環境,保持干凈,時常進行消毒,保證隨時都有新鮮的空氣,且無任何異味[3]。與此同時,患者家屬需要將探視次數減少,在進行探視的過程中說話降低音量,以免對其他患者的休息產生影響。如果患者經濟條件允許可依據自身的休息時間調換病房,如果患者提出合理的請求,護理人員應盡量滿足。3)睡眠誘導:對于剛入院的患者,護理人員應進行及時宣教,宣教內容包含衛生有關知識、藥物服用原則以及心理治療方法,講解睡眠質量對于病情恢復的意義,對于睡眠有關知識進行簡單的講解,以此將患者的護理依從性提高。依據患者的作息規律以及實際病情制定休息時間,糾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不良行為,并告知患者配合護理對于自身病情產生的重要意義,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作息時間進行監督[4]。如果患者夜間容易出現失眠表現,需要將白日的睡眠時間減少,以此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果患者出現入睡困難,可飲用熱牛奶,或者采用聽音樂以及按摩等方法,協助患者入睡。護理人員需要告知患者家屬晚間減少探視次數,以免由于激動的心情出現入睡困難表現。如果患者夜間容易醒,可選擇耳塞或者眼罩等方法,以免外界干擾睡眠。與此同時,睡前應減少藥物服用劑量,如果用藥異常會加重自身病情。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藥物禁忌證予以了解,可選擇苯二氮艸卓類藥物,并慎重選擇鎮靜藥,并指導患者用藥,告知服用藥物的正確時間,正確劑量,講解用藥后可能出現的表現,以免由于用藥不科學降低睡眠質量。4)飲食干預:如果老年患者出現失眠,在飲食過程中可食用促進新陳代謝的食物以及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其中包含當歸黃芪粥、紅棗蓮子粥等,此外全面調理患者的睡眠情況,以此將其睡眠質量改善[5]。與此同時,為了確保夜間睡眠質量晚餐需要定量,不應食用過晚,睡前1 h不應飲食,吸煙飲酒患者需要戒煙戒酒,同時不能飲用濃茶。   1.3 觀察指標 老年患者睡眠質量選擇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QSI)進行評估,量表指標評估分數區間在0~18分之間,如果患者量表分數<6分說明其睡眠質量優如果患者量表分數在6~12分之間說明其睡眠質量良,如果患者量表分數>12分說明睡眠質量差,評估內容包含睡眠障礙、潛伏期、藥物服用情況、效率以及日間功能等。而后比較觀察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睡眠質量改善情況,改善指標分別為優、良以及差;計算觀察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評分情況,生命質量量表即SF-36,分數和評估指標表現為正相關性[6]。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分類指標用例數與百分比[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睡眠質量比較 觀察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入院后,睡眠質量優良率經評估后為80%,對照組睡眠質量優良率經評估后為94.29%,組間數據在進行統計比較后(P<0.05)。見表1。
  2.3 對照組與觀察組生命質量的比較 觀察組護理前生命質量評分和護理后生命質量評分經統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睡眠、心理以及生理等因素產生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會對睡眠質量產生影響,患者在夜間會加強迷走神經張力,影響心肌供血,從而產生缺氧表現,為此患者會產生憋氣以及胸悶等表現[7]?;颊哌M入醫院實施治療后,因為發生了生活習慣以及環境的改變,為此會出現負性情緒,對自身的睡眠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患者在患病期間出現睡眠障礙會影響自身病情。如果心血管患者出現睡眠障礙會提升其死亡比例。為此對患者實施護理的過程中需要對其睡眠情況進行干預,以此改善病情恢復。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均存在一定的睡眠問題,對其睡眠情況進行評估臨床意義較為重要,文中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QSI)存在內部一致效果,對構想效度和實證效度進行測量,能夠有效評估其敏感性以及特異性[8]。此次研究進行比較分析后可知,觀察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入院后,睡眠質量優良率經評估后為80%,對照組睡眠質量優良率經評估后為94.29%,患者睡眠質量的降低會加強兒茶酚胺分泌,提升自身的血壓水平,并且加強血管收縮。在進行護理干預時采取心理疏通、環境護理、睡眠誘導以及飲食干預等措施,結果表明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后可改善自身的睡眠質量,具有顯著的優越性,說明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后可改善患者的不良作息行為,進而提升睡眠質量。
  綜上所述,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并無良好的睡眠質量,為此在進行治療以及護理的過程中,醫務人員需要正確評估患者的睡眠質量,依據其睡眠質量情況選擇科學的護理,對睡眠質量進行優化,緩解病情。
  參考文獻
  [1]康紅,吳希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質量評估及護理干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下半月),2014,12(7):112-113.
  [2]周麗萍,錢亮,任麗君.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質量評估及護理干預[J].養生保健指南,2017,5(5):116.
  [3]高紅梅.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質量評估及護理干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下半月),2014,12(10):119-120.
  [4]馮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睡眠障礙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7,14(11):232.
  [5]侯曉平,張婧,王玉軍,等.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高尿酸血癥與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5,18(2):116-119.
  [6]羅根艷.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抑郁狀態的臨床分析及睡眠質量評估[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5,26(12):1493-1494.
  [7]張欣.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失眠的護理干預效果探討[J].繼續醫學教育,2015,29(6):78-79.
  [8]崔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ㄟB續型電子期刊),2015,3(36):97,9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641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