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提高小學生自主學習有效性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現在教育的發展已進入了素質教育的關鍵時期,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是當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那么,怎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策略,激發探究的興趣
  在課堂一開始,我們就可以“以趣引入”或“設疑引入”,從一開始就激起學生的興趣,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中,只要一接觸到創設情境的環節,每一位學生都變得那么活躍,就連學困生都不甘落后,踴躍地發言,整個課堂都沉浸在熱鬧、激烈的氛圍中。作為一個教師,我們應努力創設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刻意求新,同樣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我們的學生最煩教師教得千篇一律,語文課每次是作者介紹、時代背景、劃分段落、歸納中心、總結寫作特點等等。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要結合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求新求奇。抓住學生求新心理,不斷在學生面前展現那個燦爛的知識新天地,你就會受到歡迎。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方式方法要盡量多一些,活一些。學習的這種境界能使學習者產生無窮樂趣。教師要想方設法使每一堂課都有"新意"。新的方式可以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聯系生活實際,激趣的效果也是相當明顯的。有一次,我剛要講課,外面忽然雷聲大作,大雨夾著冰雹從天而降,學生都往外看。我看到大家無心聽課,靈機一動,就干脆請同學們站起來,趴在窗戶上看雨景,隨即我說:"同學們,誰能一邊看雨景,一邊說出一些貼切的描寫雨景的詞句?學生們高興極了,看看說說,邊看便說,課堂上妙語連珠。這樣即使學生的好奇心理得到了滿足,又激起了他的表達欲望,口頭能力的培養水到渠成。
  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就能喜歡學習,上課能積極參與,精力集中,在學習過程中能自覺學習,能提出各種疑難問題,勤于請教;能積極參加學習小組的討論研究,設法解決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并且主動地尋找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他們的學習目標已不是為了分數,而是切切實實地掌握和運用知識。
  二、在探究中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發現提出問題
  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在弘揚創新精神的今天,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顯得尤為迫切。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無論從提煉文章主題,還是分析人物形象,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會增強學習效果。美國學者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因此我們在課題研究課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問題解決過程就是創造性思維的過程。當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后,教師應該是學生解決問題過程的指導者,應該鼓勵并放手讓他們通過查找資料、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等多種途徑嘗試解決問題。小學生對形式新異,生動活潑的東西特別容易發生興趣,一旦有了興趣,他們就會發揮極大的主動性,對一些問題主動地多思多想,并在這個過程中發展自己的智力。這對啟發、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大有好處的。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的策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能夠提出問題。
 ?。?)注意觀察比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3)組織匯報討論,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開展課外實踐,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三、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第一,教師親和學生,學生爭做主人。在課堂教學活動的起始,教師首先必須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以真摯的情感,真誠的語言創設情景,激發喚起學生強烈的主人意識,讓學生明白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么,讓學生一起訂一個所要達到的目標。
  第二,教師解放學生,學生勇于實踐。要讓學生成為主體,就要真正地解放學生,我們都知道,學習是一種由外在活動到內部吸收的過程。學習中的外化過程,是學生動口的過程,更是一個動手動腦的過程。學生把所學的知識,經過頭腦的加工,然后說出來、寫出來、畫出來、演出來、做出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實踐"。學生通過實踐,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觀見之于客觀物質世界,使之在實踐中完成學習過程。
  第三,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新問題需要解決,當學生獨立思考后還是解決不了,是知難而退,是指望老師講解,還是有意識地尋找伙伴,共同合作解決,這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引導。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的生生互動把學生由傳統班級教學中單純的旁觀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同時培養學生能傾聽別人的意見,能對別人的意見作出評價,并且能通過集思廣益形成自己的觀點。小組合作學習也為學生提供了練習口頭表達能力的機會,學會用清晰的語言闡述自己的觀點。
  四、公證評價,構建安全心理空間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評價之目的在于弱化評價甄別與選拔的功能,通過評價,強化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喚醒并激發他們的創新欲望。人應該是在不斷的激勵和鞭策下不斷獲得內驅力而不斷發展的。學生所獲得的最經常的評價是來自課堂上老師的賞識和同學的鼓勵,所以課堂上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要進行即時評價,對每一個同學的出色表現都給一聲喝采,對每一次個性的表露都給與贊揚。這樣,在一次次的激勵中學生會獲得不竭的發展動力,品嘗成功的愉悅,增強學習信心,發現自己的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促進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具有持續發展的能力。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師的因素,學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課堂環境的因素等等,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708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